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映照着中国特色道路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道路自信,丰富着人类文明理论宝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在不懈奋斗中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动态优化过程,是认识逻辑、实践逻辑和辩证逻辑相统一的完整体系。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是历史唯物史观下的对国家推动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切观念和原则的凝练表达。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主体是国家治理现代文明,以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视角来讨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逻辑架构和世界意义,不仅为全世界各国政党探寻富有自身特色和遵循历史传统的现代化道路提供了中国智慧,也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富有马克思国家治理文明观的话语叙事语境的中国方案,彰显深厚的中国文明自信和中国文明创造担当。  相似文献   

2.
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来理解人类现代文明及其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人类文明观创新的核心内容之一。唯物史观“社会关系”辩证法,是马克思理解文明及其发展规律并创构人类文明观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依据。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马克思超越近代思想家关于“市民社会”的劳动原理及其“劳动—所有权”“劳动—财富”“劳动—教养”等文明叙事,确证了“劳动—资本”关系在现代市民社会的“轴心”地位和意义,同时揭示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历史地位、本质意义和内在限度。在此基础上,马克思依据“社会围绕着劳动这个太阳旋转”原则,提出共产主义文明的总体愿景。马克思基于“劳动—资本”辩证法的人类文明观,是研究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3.
人类文明现象的产生与发展,不断地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他们探究其本质,追索其根源,分析其结构,指明其作用,从而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这里涉及了科学的文明观这一重要问题,它是建立各种科学的文明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前提。要建立科学的精神文明学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研究科学的文明观这一理论导向是很有必要的。科学的文明观,在当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马克思、恩格斯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所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是我们分析和认识人类社会文明现象的根本观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增长、物质财富的不断丰富,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也在不断增长,生态文明成为了我国社会不断发展的新追求。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问题的基本观点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习近平在继承马克思生态观的一部分理论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的生态形势,延续并拓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理论视阈,为我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及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内容充分体现了习近平非常重视学习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同时,马克思生态观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有着积极的影响,习近平在对马克思生态观继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生态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旧哲学在自然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而到了历史观上就陷入唯心主义,盲目夸大主观的能动作用,忽视了社会生产实践活动才是历史发展中的逻辑前提.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摒弃了唯心主义与形而上学的观点,认为人才是历史的主体,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终极目标将是为了构建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只有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历史唯物主义及其生活实践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马克思和谐社会思想和其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化功能与全球化视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文明观深刻揭示了政治文明在社会文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是社会主义社会文明的有机内容 ,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化时代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社会化功能 ,还必须不断拓展政治文明的全球化视野 ,这就是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着重实现社会主义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相似文献   

7.
一、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的历史依据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提出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认为,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任何一个阶段,“人们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是两种尖锐对立的社会制度,但这种对立并不能改变人类文明发展的自身轨道。社会主义不能“无中生有”,它必须继承人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创造的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文明成果,才能进一步创造…  相似文献   

8.
深刻理解与论述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创性理论贡献,这是新时代中国法学界关于习近平法治思想研究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之一,就是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基于习近平法治思想对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哲学阐释,深入探讨习近平法治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发展的原创性贡献,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法治思想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创造性地阐发马克思主义法哲学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悉心把握人类法治文明发展趋势,科学揭示人类法治文明发展的多样性统一规律和交流互鉴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重大命题,深刻确证当代中华法治文明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历史性生成的内在必然性;创造性地论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崭新理念,为重构全球秩序体系确立了价值基石,指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前行方向,从而彰显了科学法治理论逻辑的真理性力量。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当代人类先进文化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角度看问题。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应包括:系统整体观、人文价值观、社会实践观、文化创新观。运用人文科学的思想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系统科学观,在人文科学的建设中贯彻科学的发展观,对于人文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和发挥其在人类文明中的积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丝绸之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倡议,既是坚持文明交流互鉴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贡献。文明交流互鉴作为一种崭新的全球文明观,从人类历史高度积极回答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文明向何处去”的时代之问,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新时代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文明交流互鉴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重要内容,还是中国参与全球治理实践的理论探索与现实回应。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和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为深化“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提供理论渊源与文化底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人类文明发展的新方向,遵循平等性、多样性、包容开放性、共享性的基本原则,依托中华文明,才能形成“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内生机制;只有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才能构筑“一带一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外在机理,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文明理论新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马克思自然-历史观视角下的社会形态的社会结构与社会生活的四分法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政治、精神和生态文明有机统一奠定了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四大文明理论主要是指:马克思恩格斯是全面发展文明观的理论先驱,我们党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物质、政治、精神和可持续发展文明的光辉思想,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是马克思主义四大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蕴含着实践、资本与价值的三重逻辑,既彰显了马克思在历史观上的深刻变革,也对理解"逆全球化"的本质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具有重要启示作用.马克思克服了黑格尔历史哲学体系的抽象性,以实践维度指明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体化趋势,揭示了"逆全球化"的非历史性;通过探析资本在世界历史进程中的辩证作用,彰显了世界历史观的资本逻辑;最后论证了世界历史发展的最终趋势,揭示了"逆全球化"思潮背离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导向,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顺应世界历史走向,契合人类解放哲学主题,彰显了世界历史观的价值逻辑.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观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重要理论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内容之一。全面系统地研究和阐释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将有助于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以及科学地把握当今世界的一体化发展趋势。一人类对自身历史的认识,受历史发展本身的制约。在地理大发现之前,人类尚不了解世界的真实面貌,世界历史观问题也就无从谈起。地理大发现之后,人类的认识视野得到极大拓展,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逐渐地纳入人们的认识范围,囊括了世界各国历史文化的世界史著作应运而生。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和新一轮的殖民扩张,使世界各地区、各国  相似文献   

14.
生态文明观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至高命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对资本主义生态文明进行了制度批判、辩证批判、实践批判,阐发了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重要尺度、历史发展的永恒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本质属性,揭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是推翻资本主义和建立共产主义。探析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及其时代化,不仅能够为破解今天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提供独特的理论资源,而且能够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制度文明     
文明作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况,它是通过社会生活的几个基本方面表现出来的,它不仅表现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社会精神生产和生活这两个基本方面,同样也表现在社会制度的进步这个基本方面.这在实际的社会生活中是无可置疑的.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既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也有制度文明的思想,而且都是极为丰富的.提出并研究制度文明问题,尤其是社会主义制度文明问题,有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有利于我们真正把握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有利于保证社会主义文明建  相似文献   

16.
世纪之交 ,文明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更深入地探讨文明问题 ,特别是 2 1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 ,山东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于 2 0 0 0年 1 2月在聊城召开了“2 1世纪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理论研讨会。现将本次会议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提出的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与会学者认为 ,研究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规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文明观为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在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时 ,对人类…  相似文献   

17.
把人类的结局作为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来进行专门研究,是今天的时代所赋予的任务,也是惟有今天才能解决的问题。从认识上讲,探索人类的结局是形成完整的人类观、深入把握人类本质、正确的理解人类的历史地位与作用所必需的;从实践上讲,是清楚地把握今日人类文明的实质及人类文明的未来走向、正确地走向今日人类困境并迈向新文明所必需的。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科学地探索人类的结局,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类的认识已具备了必要的条件,这既包括专门科学的大量具体材料,又包括哲学发展所提供的一般理论背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看来,国家与政治权力的历史生成,与文明的诞生有着同样的历史.政治与文明都不是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存在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人类社会由自然形成的共同体演变为虚幻的共同体时,即标志着国家的产生,也标志着政治文明的诞生.因此,对于政治文明而言,它经历了一个从专制到民主的发展与进步过程.民主的历史几乎与政治的生成历史是同步的,它经历了原始的自然形成的民主制,到集权制,再到现代民主制这样一个发展历程.马克思认为,现代政治文明或说现代民主是与集权制相对应的一个范畴,现代民主构成了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9.
林剑 《学术研究》2015,(3):1-8,159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究竟存不存在历史规律,这历来是哲学历史观中争论的核心问题之一。绝大多数哲学家都承认历史是有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也是承认历史规律的。但不同的历史观对历史规律有不同的理解,历史上大多数的决定论者都对历史规律诉诸神学的与唯物主义的理解,唯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在历史规律问题上既坚持历史的决定论,同时又赋予历史规律以实践唯物主义解释。人的社会、社会历史、社会历史规律都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因而对社会历史规律也应赋予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社会历史发展之所以是有规律的,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活动是有规律的。社会历史规律虽然是在人的实践活动基础上生成的,但这绝不意味着人们可以创造与改变历史规律,历史规律与自然规律一样,一旦形成也具有客观性与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性质。社会历史的发展不仅是有规律的,而且社会历史规律的展开表现为历史进步,推动社会历史进步的最终动力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历史之所以表现为不断进步,原因在于人的实践是不断发展、实践能力与水平是不断提高的。社会历史规律是有客观性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取消与改变规律,但正确地认识与把握历史规律可以充分利用规律积极的方面,减轻历史负效应对人们造成的痛苦。  相似文献   

20.
生产与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相辅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社会历史进步不仅取决于生产,还取决于交往,生产与交往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历史进步,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基本原理,也是后发国家跨越发展的历史观基本前提。自觉遵循生产与交往互动规律,积极选择跨越发展方式,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