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汉、藏文文献,结合出土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学和藏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历史上党项族和藏族的密切关系;阐述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重大影响;勾勒出藏族僧人在西夏的地位以及西夏封藏族高僧为帝师的史实和重要意义;讨论了西夏和藏族文化上相互交流,特别是在印刷术和书籍装帧上的互相借鉴;介绍了西夏文献、文物中有关藏族的资料,最后论述了元明时期西夏后裔在宣扬藏传佛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汉、藏文文献,结合出土的西夏文献和文物,对西夏学和藏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论证了历史上党项族和藏族的密切关系;阐述藏传佛教对西夏佛教的重大影响;勾勒出藏族僧人在西夏的地位以及西夏封藏族高僧为帝师的史实和重要意义;讨论了西夏和藏族文化上相互交流,特别是在印刷术和书籍装帧上的互相借鉴;介绍了西夏文献、文物中有关藏族的资料,最后论述了元明时期西夏后裔在宣扬藏传佛教方面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就藏学研究领域图像资料的大体分类、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同时就充分利用和发挥图像资料在藏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对目前国内主要西藏网站利用与分析的基础上,对西藏网站历史发展、特点,在藏学研究中的意义、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了探析,以期推动藏学研究事业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清代藏学汉文文献中择取“土巴”、“(酉仓)”、“纵”、“铁力麻”等十一条具有西藏地方特色的藏语词语,试作整理释义,以期为藏学文献的阅读与整理及语文辞书的编纂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任新建 《天府新论》2022,(5):封二-封三
由于藏族所居青藏高原地理特殊、气候严酷,过去交通困难、社会相对较为封闭,研究难度甚大。故很长时期内,藏学是一个冷门学科,只有很少的学者投身于此。先父任乃强即筚路蓝缕开创中国藏学亊业的先驱者之一。他开创的康藏研究与格萨尔研究,成为我国现代藏学的重要基础。他的一系列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影响广泛,被誉为“中国现代藏学的开拓者”“康藏研究与‘格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7.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馆藏藏学文献十分丰富,文献涵盖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文种也较多,其中也不乏精品,如馆藏的藏文版《大藏经》是其藏学文献之珍.对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馆藏藏学文献进行考证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澳大利亚藏学研究的脉络与研究现状,也有利于开展文献交流,探索开展合作研究的新途径,推动国际藏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西藏民族学院藏学研究在历史、宗教与哲学、文化、经济与社会、藏医、教育、法律、体育等领域,取得了不小成绩,在国内藏学发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西藏民族学院三十年来的藏学研究,形成了自己的优良传统。当前,西藏民族学院藏学研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近二十年来,中国学者在继承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近现代著名学者陈寅恪(1890—1969)的学术研究史尤其是藏学(Tibetology)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这篇论文本“详人之所略,略人之所详”之旨,就陈寅恪先生与藏学研究之关系作一论述。分为三部分内容:⑴陈寅恪研究藏学之脉络;⑵陈寅恪影响下之藏学研究;⑶陈寅恪研究藏学之“经世致用”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西藏民族学院科研成果目录汇编》中有关藏学论文及图书的统计,反映出了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西藏民族学院藏学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11.
中西哲学本身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然而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中西哲学家都对形而上的哲学范畴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中西形而上学的关注点、追求目标和终结(衰退)的原因还存在着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1931年至2002年美国各高校有关藏学研究的104篇博士毕业论文和5篇硕士毕业论文的定量分析,探讨了藏学研究在北美,尤其是在美国的发展特点及其趋势,希望通过对代表高等院校最高教育水平的博(硕)士论文的个案分析,能对目前我国的藏学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相似文献   

13.
康德认为传统的形而上学都是非科学的 ,根本原因在于对理性的超验运用。为此 ,康德对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在此基础上 ,康德要将形而上学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 ,即创建科学的形而上学。而其科学的形而上学观也就体现为对“作为科学的形而上学是如何可能的”这一问题的回答  相似文献   

14.
形而上学是哲学史的基本命题,"拒斥形而上学"是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主流,其欲为是要终结形而上学.在形而上学之为哲学的层面上,比如实证主义对形而上学的颠覆并不包含有更多超越思辨哲学的智慧.事实上,对待传统形而上学岂能像对待死狗一样一扔了之!在形而上学之为方法论的层面上,现行哲学理论的运思大多以"凡形而上学为恶,凡辩证法为善"为轴心观念,溯其本质,并没有更多的合法性依据.在科学昌明的背景下哲学变革呼唤"形而上学"的回归,当然回归并非复辟,而是走入合理、成熟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5.
形而上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形而上学的含义出发 ,分析了几种形而上学的界说 ,从历史的角度说明了反对、拒斥形而上学的过程与意义。对近年来新的形而上学的复兴、一些人对形而上学的召唤作了剖析 ,指出了任何作为哲学含义的形而上学都必须从一定的假定出发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6.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根本性质,也是人的本性的根本体现。人的本性具有双重性,灵与肉的矛盾是人的内在矛盾。人要超越这一矛盾,通过形而上学的追问以超越自身分裂性存在的局限性。从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来看,西方形而上学历经了对象性形而上学,中经主体性形而上学,进而达到现代视界的形而上学。当今社会,人们更加期待形而上学来启示人们复归人的本性,创造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古典意义上的“形而上学”是指超验的本体论。它在20世纪遇到了严重挑战,现代化进程及其所蕴含的市场逻辑对经验原则的推崇、逻辑实证主义及其“证实原则”对形而上学的拒斥、科学认知领域出现的纯粹客观性和绝对确定性理想的瓦解、后现代主义对所谓“元叙事”的解构等;而更深刻的危机却在于形而上学本身,即它的提问方式的知识论性质,使“在”沦为“在者”。形而上学作为人的本然的存在方式,只能被暂时遮蔽而不可能被彻底抛弃。拯救形而上学的真正希望在于清算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海德格尔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