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关键就在于改革、开放和创新成功地奏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三部曲 :改革———突破传统模式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开放———顺应全球化发展趋势走向世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创新———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永葆青春活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所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 ,是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最具创意的思想之一 ,是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的一项重大理论成果。这一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表明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是发展现代社会主义生产力 ,提高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壮大社会主义综合国力的必然选择。同时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的融合 ,也是现代市场经济内在的一种潜在发展趋势。而要实现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 ,一方面要对社会主义的现有体制进行进一步的改革 ,另一方面也要对市场经济的实现形式进行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开放条件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勇  陈锡喜 《学术论坛》2007,3(3):44-47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需要处理好生活同意识的关系,基本价值观的稳定性和变动性的关系,不同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党的意识形态同各种社会思潮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明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路径,在方向上,形成“一主多元”的意识形态格局;在价值取向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要坚持党性原则与以人为本相统一,促进党的意识形态的“目的因”向公民精神的“动力因”渗透;在内容上,把增强民族凝聚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途径上,协调各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手段和工具,增强主流舆论的引导力;在语言和范畴上,建设支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系统。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邓小平的开放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马克思的一个基本思想。虽然他没有使用过“全球化”的术语,但他用“世界性”或“世界历史性”的概念表达了同样的意思。邓小平的开放理论,运用和发挥了马克思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系统回答和阐明了在全球化趋势下,中国为什么要开放和如何开放的问题,从而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政绍 《南方论刊》2014,(10):35-37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作为国家制度的民主,只能是一定阶级的民主。国家政权是由民主和专政两个方面组成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离不开无产阶级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成为我国法定的根本政治制度。凡重大问题的决策,都由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会议集体讨论决定。  相似文献   

6.
加强文化开放是巩固社会主义信念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外开放作为一项不可动摇的基本国策,不仅适用于经济领域,同时适用于文化领域。文化开放作为对外开放的一部分,如何在新时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中,把握人们的思想脉搏,尤其是如何在开放中巩固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这是在全面进入小康建设的今天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当今这样一个国际风云变幻、各种思想文化激荡的世界,我们一方面要警惕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用和平演变的方式扩散、渗透一些不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文化;另一方面更要加快文化开放的步伐,大力弘扬和发展先进文化。通过加强文化开放,使社会主义信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进一步巩固,促使人们的思想成熟,从而坚定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开放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利英 《天府新论》2010,(1):114-1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仅有着丰富的内容,而且蕴藏着深厚的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特色就是改革开放,其开放战略的基础就是推广国际汉语,以语言推广带动文化传播;同时深化国内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利用高科技传媒手段,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进而提高中国软实力。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深刻指明了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正确揭示了社会主义既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又是目标与手段的辩证统一,从而划清了同"贫穷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这是对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潘华实 《南方论刊》2008,(11):17-18,7
邓小平的全方位经济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经济建设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充实、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体系,促进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是指导中国人民不断推进改革开放,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
"入世"过程中进一步实践邓小平开放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开放理论的实质就是强调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与业已存在的世界市场加强联系,这是对马克思和列宁世界市场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在这一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我国不是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也遇到了越来越多的障碍.积极争取"入世"是进一步贯彻邓小平开放理论的必然要求."入世"以后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也要依靠邓小平开放理论加以解决.为此,就必须调整开放策略,从主动开放转变为被动开放,从局部性开放转变为全局开放,从政策性开放转变为体制性开放.  相似文献   

11.
回顾建国60年来的天津文学,人们都知道天津的文学创作有了重大提高。但未必有多少人注意到,天津的文学环境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而正是文学环境为文学创作提供了表演的舞台。60年来天津文学环境的变迁,可以说是经过了社会主义文学体制的建立、发展和转型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的时代产物,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理论方向,又推动了社会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因此,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认识,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深刻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了邓小平的民主思想。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民主不是抽象的,必须坚持把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制、民主与纪律、民主与党的领导结合起来。其主要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政治体制改革上。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促进社会和谐进行了不懈努力。一是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启动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序幕;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三是注重民主法制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牢固的法制保障;四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支撑;五是提出小康社会构想,协调先富与后富之间的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适合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从社会基本矛盾入手,通过深刻分析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正确认识和把握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以此为根据,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率先提出的“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到四个现代化上来”的主张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这个转移 ,他关于实现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等观点 ,确立了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提出的以“小康之家”来形容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和他进一步提出的分“三步走”到 2 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 ,确立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 ;邓小平深刻阐述了现代化建设与坚持社会主义的关系 ,一方面他强调中国搞现代化 ,只能靠社会主义 ,不能靠资本主义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只有把现代化建设作为中心工作 ,通过“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 ,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指明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实践者们遭受的挫折与失败 ,与他们对马恩关于社会主义设想和现实生产力基础问题上的教条主义紧密相关。邓小平基于生产力发展 ,对社会主义本质做出新的科学概括 ,揭开了“什么是社会主义”之谜 ;并从实际出发 ,坚持生产力标准 ,揭开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之谜  相似文献   

18.
人类历史是在改革中不断开放的历史,每一次改革都伴随着开放.开放与封闭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矛盾,而改革则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方式.开放是困扰中华民族进步的世纪症结,封闭是导致中华民族长期落后的总根源.邓小平改革理论形成的历史前提--对文化大革命的全盘否定,决定了其改革思想的主题是开放.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根据变化了的国际国内形势而提出来的 ,也使我国从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中走了出来 ,发展了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理论 ,开创了中国新式的工业化道路 ,使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特性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健 《学术论坛》2004,3(5):11-14
邓小平在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进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的价值问题,形成了具有鲜明特性的社会主义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特性具体表现为价值原则的民本性;价值结构的合理性;价值目标的现实性;价值步骤的稳健性;价值标准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