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原始图画是文字最重要的源头。在文字出现以前 ,图画就已经获得了很大的发展。原始图画的发展为文字产生提供了物质条件、书写技术、心理基础等准备因素。原始图画在刻画工具、颜料的制造和运用上的日渐成熟 ,为文字出现准备了书写工具和书写原料等必需的物质条件 ;原始绘画技巧的逐渐成熟为文字产生提供了书写技术手段。由原始岩画到彩陶纹饰 ,原始图画经历的由具体而抽象的审美认识过程 ,为抽象化、符号化的文字的产生提供了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口头讲述与案头书写均与文学作品的产生有深刻的关系,随着学界对口述传统讨论和认识的深入,我们实有必要分别从口头和书写的视角来认识不同文学传统的形成及其特性.不同的文明由于价值观的影响,其对声音和文字的重要性有不同的定位;而文字产生之后围绕运用文字而形成的力量侵蚀了口述传统原先占据的地盘,形成了文字表征的大传统和口头表征的小传统的格局.探讨口述与书写在不同文明的早期关系,可以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这两个不同的文学传统的彼此关联.  相似文献   

3.
"火星文"有其特殊的使用人群,特殊的使用空间,特殊的"书写"材料、"书写"工具和传递方式,其使用者也对传统汉语的形义关系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改造和再约定,但是"火星文"不是一种新文字,而是网络化时代汉语书面语的一种特殊变体。  相似文献   

4.
汉字演变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书写"。信息量增加,用字范围扩大,对书写效率要求不断提高;工具材料直接影响书写状态和文字形体;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社会文化环境制约文字书写的规范性。楷书是字体发展最后一站,与"书写"和"印刷"有关。  相似文献   

5.
我国书法艺术是文字书写的艺术。它以其简炼的线条造型构成了形态美、动态美 ,传达着书写者的思想感情。其形成是劳动人民生产实践的结果 ,劳动实践首先产生语言 ,而后出现了记录事物的文字 ,文字的字体从古至今经历了由繁至简的过程。我国文字成为书法艺术是由汉字的特殊结构、读音、造型及书写工具所决定的 ,所以作为表达美的符号就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赋予书法艺术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汉字的笔画形态、结构特点、书体形成、审美特征、品评标准等,无一不是在由毛笔为书写工具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起来的。西方舶来书写工具适合表现西方字母文字的笔画形态,却难以充分表现汉字形态和审美特征。当代日常书写工具有必要按照汉字的既定特征与书写要求进行本土化与民族化的改造,这不仅是民族书写意识回归及理性自醒的表现,更关系到当代书法生存与普及环境的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7.
书帖是古代尺牍当中的重要品种,是文辞和书法共同铸就的广为文人喜爱的艺术品类。过去对书帖的赏鉴比较集中于书法,实际上作为文辞与书法的统一体而言,书帖有着远远超乎书法之外的文学审美特性。书帖在六朝尤其晋宋产生发展的源头一般以为是山涛启事,侧重点在书写工具变异带来的影响;另外也有文字之成熟发展带来的对文字之用的超越以及汉字书写规律的自然演化。但除此之外书帖的产生发展尤其是其艺术成就的取得,在六朝之际还有一个不曾被研究者注意的重要原因,这就是玄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一、速记溯源 速记是一种用简单而有规律的记音符号加上词语及句子的略写方法,代替现行文字快速记录语言或表达自己思维的书写技术。 语言是人类通过口语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但是,在录音技术和设备发明之前语言一讲即逝,不能长时间地保留下来。于是人类又创造了用书写(最初是刻写)形式记录语言、表达思维的工具——文字。最初的文字(如象形文字)都是一些简单的书写符号。如:  相似文献   

9.
语言是人们进行交际和沟通思想的工具,是民族的特征之一.中国民族众多,语言情况复杂.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中华各族所使用文字多种多样,既有象形文字,也有音节文字、字母文字,更有来自汉字系统的方块文字,将现存的和已经"死亡"的加在一起,文字总数在30种以上.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怯卢文、焉耆文、龟兹文、粟特文、于阗文、突厥卢尼文、回鹘文、察哈台文、吐蕃文、西夏文、彝文、东巴文、老傣文、白文、水文、契丹文、女真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满文等.  相似文献   

10.
纳博科夫是一位视觉艺术大师,这是理解其小说创作的关键.纳博科夫反复声明自己天生是画家,具有特殊的听音辨色的“色彩听觉”天赋,其作品运用文字呈现出五光十色的艳丽色彩.纳博科夫对古往今来欧美列国的画家画作了然于心,其创作过程即如作画般在纸张的画布上挥毫泼墨,实践着“诗如画”的书写传统.除了斑斓的五彩世界与绘画般的文字书写,纳博科夫的小说还大量借鉴了电影叙事技巧.在文字与视觉艺术之间,纳博科夫自觉且自如地进行着空间书写.  相似文献   

11.
学界历来都非常重视文字和语言对思维方式的影响,其实书写方式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更大。动态的文字是记录和传播,动态的语言是表达和交流。历史地看,文字和语言都必须完成于书写才能存留下来。材料、工具、对象之不同直接造成记录、表达、传播之不同,由此形成思维方式发展之不同路向。简重帛贵、字形复杂、刻录艰难等因素造成了中国古代片段的、摘要式的书写方式,形成了跳跃的、富于阐释空间的文本样式,发展了中国“直觉慧悟”的辩证思维方式。由此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作为中华民族之根的汉字和汉语,在现代思维功能方面与其他文字语言并无不同。  相似文献   

12.
文字的产生从来就是人类学在线性进化学说中作为“文明”标志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古典知识体制中带有世界性认知的一个判断.文字体系的产生同时各有其理、各有其法,各有其踪.中国的文字形制世界惟一,需要特别的解释;“书画同源”现象并不是中国独有,却成就了中国独有的文字学,需要特别的解释;任何文字都有相应的材料,惟中国的书写材料洋洋大观,需要特别解释.文化人类学或为此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13.
探索中国书法艺术走向世界的途径,深入研究开发中译外的新领域,指出中国书法艺术可以融入世界各国文字尤其是西方文字,达到中为洋用,从而永葆青春,继续得以发扬光大。通过分析中西文字的结构特点及其书写工具,讨论中西方诗歌、名言等精彩文化载体之间的完美转换,论证了用毛笔书写欧美文字,将中国书法作品外译,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作品,实现书法艺术全球化的创意确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结合汉文传世文献和考古发掘资料,指出最近发现于贵州仡佬族民间,由仡佬族文字书写而成的《九天大濮史录》、《濮祖经》与史实多有出入,其著作人物及时间皆有依附假托之嫌.这种仡佬族文字产生时代,不会早于清代晚期,将其指认为早于甲骨文的说法,缺乏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5.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交际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是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工具。在日常交往中,人们希望能够看懂别人写的东西,也希望别人看懂自己所写的东西,谁都不愿意自己写的意思被别人误解,更不愿意因误解而造成政治的或人力、物力的损失。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文字,本身有致命的缺点:难读、难写、难记、难查,书写时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以毛笔为书写工具的艺术,是祖国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既有欣赏价值,又有实用价值,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可是,一段时间以来,由于种种原因,书法教学被淡化,许多中小学不开写字课,致使广大青少年书写水平普遍低下,不懂书写法则,书写不规范、不整齐,影响了学习和工作,妨碍着精神文明的建设.因此,恢复书法教学应有的地位,在大  相似文献   

17.
文字是记录有声语言的书写符号,是人类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人类有了文字,就可以打破口头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所受的限制,完成“前人所以垂古,后人所以识古”和向远地传递的语言作用。恩格斯曾经对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过很高的评价。他认为,人类“从铁矿的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时代”(《家庭、私  相似文献   

18.
中国砚台的出现可以溯源到上古时期,那时的研磨器可称为中国砚台的雏形.随着文字的演变与发展,书写活动的日益频繁,出现了专门用于书写的书写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其发展是一个从追求实用功能到追求审美情趣的过程.文章阐述了砚的起源以及歙砚的历史演变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9.
世界各地自源文字的出现显得突然,是文字起源的真实反映,而非前文字资料有所缺失.我们把文字起源视为一个突变机构;其中"表意"和"记言"是"控制变量","书写记录系统"是"状态变量",并有"表意"和"文字"两种形态.文字的产生就是,在表意和记言两个连续变化的力量推动下,书写记乔录系统从表意到记言的"相变".它与水随着气压和温度的变化突然从液态变为气态一样,属于尖角突变:从而具有尖角突变的特点:双因子性、双峰性、滞后性、不可达性和发散性.  相似文献   

20.
对"委蛇"一词从文字上进行了考析探讨,认为该词是字各有义的合成词;"委蛇"之"蛇"的读音应是"也"的上古音(同"移"),"也"为"蛇"的古字,其上古音也是"蛇"的上古早期音;词的书写形式多样不能说明其文字就是表音不表义的,而要作具体分析;"双声叠韵之字"不可求诸文字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