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讨了科技论文作者如何运用多种评价性手段向读者宣告对某一命题或论断的态度和判断.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检索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将调查结果总结为三类评价性标识语:态度、确定性和学科常识.语篇分析表明评价性词语或表达能够有效地帮助作者向读者投射自己的学术主张和研究结果,使读者或科研同行与作者形成一致的评价.  相似文献   

2.
语言中存在着许多评价性手段,评价性手段包含着作者或说话者的某种态度和思想意识,它们的使用使语篇语句显得主观。评价性手段在音系层、词汇层、语法层及语篇层面上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它在语篇中使用的多寡决定了作者或说话者表达的观点、态度及判断的强烈程度或凸显程度。  相似文献   

3.
英语动词隐喻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词隐喻起源于人类对美的欣赏活动,其修辞作用主要在于增强英语语言中动词的形象效果和特点, 体现动词的内涵意义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英语动词短语被广泛地认为难以掌握因为动词和小品词的组合似乎无理可循。过去一直认为它们是任意组合起来的语言现象,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然而,认知语言学却认为动词短语的组合是有理据的,可以分析并加以系统化。文章援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原型范畴、理想认知模型及认知域、意象图式、概念隐喻等几个经典理论,具体探讨了短语动词语义延伸的认知理据,进而阐明小品词在建构短语动词时的原理,为短语动词理解提供了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5.
转喻作为一种基本的认知机制在语法结构的形成中扮演重要角色。动词结构中价的扩展与压缩、名词向动词的转换以及成分扩充等语法现象借助转喻成为语言现实。这类语法现象可以通过基于类属理想化认知模型的相关激活操作得到解释,激活操作的成功进行取决于能否在类属认知模型中建立转喻联系。从认知角度分析动词结构的转喻理据为进一步揭示一般思维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  相似文献   

6.
小品词的隐喻理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短语动词是英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短语动词的语义形成中,小品词起着关键作用。本文尝试由小品词切入,援用Lakoff的隐喻理论,结合人类的生理、心智和社会经验,探寻小品词意义构建的基础——隐喻理据,进而阐明短语动词的意义构建,为短语动词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复合动词及其理据再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调查基础上 ,重新评估复合动词的数量和使用现状 ,进一步研究了词的理据 ,认为 :复合动词的语义逻辑含义为简缩性标记语 ;主要语用修辞功能是简炼与强调 ;主要合成方式则是“显性简缩式”的缩造法和“隐性简缩式”的转换法。文章最后预测 ,复合动词在新世纪将有大发展。  相似文献   

8.
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一种认知活动,一种认知思维手段,它在我们的学习以及语言运用中无时不在。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现代汉语中嗅觉动词的种种隐喻义,同时对它们的语义、语用以及隐喻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这有利于我们更多地了解和正确地使用汉语嗅觉动词。  相似文献   

9.
同源宾语以宾语的形式出现,起的却是状语的作用,可以用来表示谓语动词的行为方式、行为的目的、伴随状态、行为的结果,并对谓语动作的背景和条件进行补充说明.同源宾语以宾语的形式出现而不是以状语的形式出现,主要是因为宾语的形式可以起到四个作用: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紧凑,使多义的谓语动词词义明晰化,强调和修辞.  相似文献   

10.
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探讨了名词隐喻和动词隐喻中的相似性。认为名词隐喻的相似性可以分为外在特征相似、内在特性相似、兼有内外部特征相似以及情景关系相似,动词隐喻中有过程相似和动作相似。不管是哪种相似都隐含着模糊性,由于个人心理,受教育程度,文化背景等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隐喻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相似文献   

11.
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形体构造与它所记录的词在意义上具有一定对应关系,古人由此总结出六书理论.凡是符合六书造字原则创制的文字为理性造字.以理性造字产生的汉字形体具有构字理据.汉字变异破坏构字理据,但其变异轨迹、动因和内部机制可以解释.凡形体变异能解释,可称变异理据.有的讹变形体经过改造,获得新的构形解释,可称理据重构.  相似文献   

12.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观点是全面理解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体系的关键。多年来 ,语言学界对任意性学说的研究经久不衰。但是 ,到目前为止 ,还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文章从语音、词汇、句法以及语用几个层面提出语言的“理据性”,对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学说提出挑战 ,希望对语言研究者与学习者探讨研究语言符号是否具有“任意性”问题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婚姻的社会动机与个体动机是有差别的。婚姻的社会动机的立足点是群体两性关系以及人口再生、人口质量和社会秩序。婚姻的个体动机主要体现在生理需求、物质利益需求及精神需求。制定和完善婚姻制度首先应当研究和分析婚姻个体的动机结构,通过法律合理地引导婚姻当事人的婚姻行为,使之符合婚姻的社会利益和社会动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分析了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之间的关系。选择日语为第二外语的本系英语专业学生是本文的受试对象 ,作者通过大量的材料及考试成绩记录对他们学习日语的动机和学习成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试图证明适当的、积极的学习动机对学习日语或其它语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5.
16.
中国人人际交往中评价行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活动中 ,中国人对他人的评价一般以“扬”为主 ,即在对他人进行评价时 ,会考虑到对方的心理感受 ,尽可能避免做负面的、否定性评价。但由于中国人的行为取向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差序性和复杂性 ,因此并不总是对他人做出肯定性的评价 ,而往往根据自己与交往对象的不同关系状态 ,在不同的交往情境中 ,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 ,对不同的对象做出不同的评价行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简.爱》问世一百多年来,主人公简.爱已成为举世公认的自立、自尊、自强的新型女性形象的典型代表。但评论界对于简.爱何以具有这样的性格和品质却论及不多,本文试以拉康的后精神分析理论对简.爱进行剖析,揭示其成长的内在原因和驱动力。主体在追寻缺失的爱中,在对他者的认同中,完成了完整人格的修复和理想自我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欧盟气候政策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欧盟是应对国际气候变化的推动者和引领者,即使在当前面临严重危机的情况下,仍坚守其气候政策的底线。究其原因,实现经济利益、降低能源依赖、推动一体化的发展以及社会内部各层面的积极支持是欧盟积极气候政策的内在动力;而国际体系和国际气候机制的结构性特点、应对全球化的冲击以及拓展"欧洲模式"则是影响欧盟气候政策的外在动因。鉴于相关内外因素在一定时间内不仅不会消失,反而有所凸显,未来欧盟继续奉行积极气候政策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9.
双语和多语族群的语码选择和转换受制于约定俗成的语码使用规范。这些规范与族群的发源地、居住地、社会地位、民族意识、社会关系和社交意愿等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规约本民族成员根据交际场合的不同,在“融合”和“分化”两类语码转换行为中做出选择——前者旨在增进族群之间或交际双方之间关系的融洽与和睦,后者则是为了彰显本民族的语言文化特色和独立的民族身份,从而保持本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和社会政治权益。  相似文献   

20.
日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校日语专业1~4年级268名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经研究分析,得到7种日语学习的动机类型。学生总体上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学习努力,能力自我评价也较高。考试竞争动机成为全体学生最强烈动机,2年级学生动机最强。动机与动机强度成正比关系,与能力评价不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