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概略回顾百年来中国的近代汉语语音研究 ,在三个问题上作了初步探讨 :一、2 0世纪中国近代音研究的历史继承 ;二、百年来中国近代音研究方法的发展 ;三、百年来中国近代音研究的主要成就与当前研究的主要不足。  相似文献   

2.
文章论述了我国审计实证研究的现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审计实证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德国是中国研究开展得较早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在一些大学中就建立了西方国家称为"汉学所"的研究机构.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德国高校中国研究的主要方向经历了从传统汉学到现实中国问题的转变,相关的研究所在中国研究中具有教学和研究双重功能,而且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4.
善书(或称劝善书)是一种劝善戒恶的书籍,在中国传统社会曾经广为流传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与此相关,对中国善书的研究较早得以展开,并取得了相当丰富的研究成果。大致而言,20世纪以来的中国善书研究在中国大陆、港台地区、日本学界及欧美学界有不同的问题意识和学术关怀,并逐渐形成了三种主要研究路径:宗教史、思想史和社会史。梳理近百年来中国善书研究的学术史脉络,有助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善书研究,亦即可以看到中国善书研究的三种可能走向,包括书志学的继续推进,横向的社会史视野和纵向的思想史视野。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善书研究仍有很大的学术空间。  相似文献   

5.
吴原元 《东方论坛》2009,(3):96-101
中美隔绝对峙时期,美国的中国研究先后经历因麦卡锡主义而备受打击阶段、1958年国防教育法颁布后的跃进阶段以及70年代后随着财政资助潮消退和中美关系趋于缓和而进入相对停滞状态这样三个时期。隔绝对峙时期美国中国研究的主要特点是观照现实、服务现实。中国研究与现实的紧密结合,推动了美国中国研究的发展,使美国中国研究形成独具特色的注重应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近现代中国问题的风格;但同时损害了研究的学术性。  相似文献   

6.
"文化研究"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新视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研究"在当代中国成为主要的话语资源之一,与文学地位的日益边缘化、西方主题的中国语境化、文学批评的自我封闭以及知识分子批判精神的回归有关。"文化研究"之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至少有三个方面的意义,它突破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学科意识,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多的主动权;它开拓了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惯性视域,强化了文学研究的开放性和伸展性;它淡化了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经典观念,把非经典、非精英文化提到了相当的高度。当然,"文化研究"也还存在着如何转化、如何批判和如何深入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汉语言是中国几千来年一直传承的文化,它是人们沟通的方式,是一种和外界交流的基本技能.但是,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同样的一句话在不同的场合和表达的方式不一样的情况下意思也会发生改变.近年来,汉语的语义已经成为多个学科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在针对现代汉语的研究中,许许多多的语言学家、学者或是其它流派对其都有着高度的关注.语义的转向成为了现在语言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转向.语言的语法研究中的主要问题莫过于语义的取向问题,这关系着语言的规范,在现当代的语法研究中日益凸显出较为重要的地位.语义研究成为语法研究的转向潮流,大有发展之势.  相似文献   

8.
郭英剑认为当今中国大陆赛珍珠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对赛珍珠众多作品的详细解读和分析,因此赛珍珠的文学价值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是贬低了,因此,应该加强对赛珍珠文学作品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摘要]学术界对中国农村问题的研究随着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工作不断升温,农村问题研究日益成为“显学”,越来越多的学者与机构投入到农村问题研究,研究成果也日益成为党和政府制定农村工作政策的理论支撑与重要参考。本文通过对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2001-2009年中国农村问题研究论文检索得到的有关数据,从农村研究的研究者、研究机构的主要研究领域与成果及其地区分布的角度考察近9年中国农村问题研究的发展与变化,并对这样的分布可能对农村研究自身发展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阐述了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理论的形成发展、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体系的内容,包括毛泽东对社会调查研究理论基础、地位作用、方法、原则等问题的论述以及毛泽东社会调查研究理论与实践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马克思主义调查研究理论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变异学研究理论的提出不仅是对比较文学学科现有板块的有机整合,同时,也以差异可比性作为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善了学科的方法论体系,但现阶段的变异学研究也存在某些尚待完善的地方,它们涉及了该学理的立论基础、发展趋势以及自身定位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湖南留日作家虽有不同的思想历程和生活体验,但其留学经历使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日本文学的影响。有的从日本文学中吸取创作灵感,有的受到日本近代文学思潮或某种文体的影响,有的留学前、后的创作风格发生变化,而受异域文学影响最大的湖南留日作家是田汉。当然,他们在接受日本文学影响的同时,母体文化在其精神结构中起着作用,他们的创作又是对日本文学的超越。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中国留学生文学是出国学人心灵的写照,是大学理念的语言化身;它标志着出国人对地域方言的兼有能力,是中国知识分子审美立场的载体。留学生文学的素材具有现场感。  相似文献   

14.
朝鲜和日本的汉语文学有不同的特点,这种不同的特点与中国文化对这两国文化的不同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对其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看出朝日两国对中国文化的接受是出于各自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的需要,从而使这两个国家的汉语文学分别具有本民族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15.
茅盾文学奖是新时期文学进程中出现的重要事件,目前对茅盾文学奖的研究一直处于某种边缘位置。任东华博士专著《茅盾文学奖研究》打破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的界限,对新时期以来出现的这一重要的文学事件进行了客观化、总体化和历史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6.
龚鹏程的《文学散步》,现在仍可给文学概论的重写热提供诸多启示:一、必须明确文学概论的基本问题,去掉伪问题和多余问题;二、文学概论的撰写应具有问题意识、价值取向和生命关怀;三、文学概论的撰写应融合中西,但立足点和旨归应是中国文学传统和美学传统。  相似文献   

17.
作为自先锋文学开始就为文坛所瞩目的作家,苏童与毕飞宇虽分属于20世纪80和90年代的文学阶段,但两者在诸多方面的共同之处,决定了他们可以作为考察自先锋文学以来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脉络的代表作家。在考察两者生存空间与创作历程之后,如何介入历史叙事、展现创作技巧和写作题材,以及适应为时代而进行写作的转变,构成了二者之间的共同之处,并产生了证诸文学历史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厘清国学的概念入手,分析了针对当代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国学教育的意义,并着力探索了在高职院校开展国学教育的新模式:“理论精粹+琴棋书画”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以及“国学教育+社区教育”的新型致用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美国,随着近年来"亚裔研究"、"中国研究"等学科的发展,美国华裔的文学和文化成为研究热点。而身份问题更是族裔研究的重点。身份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少数族裔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身份表示一个人的归属,因此身份也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以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为例,探讨美国华裔的身份变化,揭示身份中文化、族裔和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文学是一份蕴涵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但在中国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着重探讨在以知识经济为时代特征的21世纪,高等学校的中国古代文学教学在发挥学科优势、促进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要应对的关键问题,其中包括中国古代文学课的创新教育素材的处理问题;如何对待原教科书的问题;如何对待本学科发展动态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