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年47岁的莫金凤,出生在沾河畔的逊克县新鄂乡新鄂村一个普通的鄂伦春猎民家里。她4岁那年病魔夺去了母亲年仅38岁的生命。她懂事后,父亲告诉她,鄂伦春族在1953年下山定居前,一直过着原始的游猎生活,住的是“撮罗子”,穿的是兽皮,吃的是兽肉,到处漂泊。由于缺医少药,普遍流行一种肺结核传染病,这种病不仅夺去了母亲年  相似文献   

2.
用实事求是的观点探讨和分析鄂伦春民族“价值观”的变化 ,离不开鄂伦春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背景 ,用历史的、辩证的、客观的眼光看待其变化的过程 ,有利于提高鄂伦春民族对自身的认识 ,对鄂伦春民族今后乃至将来的发展 ,都具有重大的意义。鄂伦春民族传统的价值观念一切观念形态“归根结底都是从他们的经济生活条件 ,从他们的生产方式和产品交换方式中引导出来的。”有史以来直至新中国成立 ,鄂伦春民族在大兴安岭的原始森林中 ,从事原始的狩猎生产 ,辅之以采集、捕鱼 ,过着与世隔绝的森林游居生活。历史学家认定 ,解放初期鄂伦春民族是处…  相似文献   

3.
是谁怀抱着猎枪当琴弹? 是谁围绕着篝火唱欢歌? 哦,是鄂伦春人在欢庆, 在用歌声把深情来寄托。改革开放给咱生活注满了甜蜜, 红彤彤的篝火越烧越旺, 心中歌儿越唱越多越快活! ——鄂伦春民歌 1980年,一位来自日本东京的民族问题专家在对我国境内的鄂伦春民族考察后断言:“三十年后,世界上将不再有鄂伦春民族。”  相似文献   

4.
一 人类起源的神话,普遍存在于世界各民族之中。 鄂伦春族人类起源的神话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件稀世珍品。 无需赘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漫长岁月中,鄂伦春民族曾几乎是与世隔绝。隐藏在鄂伦春民族中的大量的、具有一定学术研究价值和文学欣赏价值的民族传统文化遗产则是刚刚在发掘,鄂伦春民族神话的研究更是一块荒漠的处女地。 鄂伦春民族神话同其它各兄弟民族的神话一样,在人类文化发展的轨道上同辙而行,经  相似文献   

5.
今年九月是鄂伦春民族走出深山,实行定居40周年。这40年是鄂伦春民族翻天覆地巨变的40年,是鄂伦春民族走向繁荣昌盛的40年。鄂伦春民族历史上曾繁衍生息在北起外兴安岭、南至黑龙江,西起贝加尔湖、东到库页岛的广阔地区。17世纪中叶,沙俄入侵这一地区并将鄂伦春人强行驱赶到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地区。近百年来,由于国内外反动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和狩猎经济  相似文献   

6.
“高高的兴安岭有一片大森林,森林里往着勇敢的鄂伦春,一人一匹猎马,一人一杆枪,獐狍野鹿满山岭打也打不尽……”提起噪鄂伦春这个民族,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这首家喻户晓的歌曲。的确,在记忆中,鄂伦春人是与猎枪猎马联系在一起的。鄂伦春人长年靠游猎为生,1951年鄂伦春自治旗成立时,鄂伦春民族还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地域公社发展阶段。在短短的几十后时间,鄂伦春民族跨越了几个社会形态,从原始社会末期走进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期间,鄂化春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要化:告到了游走山林的日子,实现了定居;蛮单一的狩猎生产方…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流域鄂温克、鄂伦春和赫哲等渔猎民族的星辰知识体现着人类天文学萌芽时代的特点。本文从天文学、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等层面探讨北方渔猎民族的星辰知识。北方渔猎民族利用天象变化定时间、定方向、定季节,正处于从观察物候向观察天象的过渡时期。其星辰知识虽简单幼稚,却是科学的萌芽,体现了人类对天体认识的起点。同时,其星辰知识大多在自然崇拜和神话传说形式下表现出来,充满渔猎文化内涵,正体现着萌芽状态的天文学与原始信仰交织在一起的一般特点。  相似文献   

8.
鄂伦春民族的舞蹈被沿袭至今,已经发生了转变,但其本质没有变。原始的舞蹈风格是萨满祭祀的动作和曲调,掺杂了他们狩猎时的动作和生活生产行为习惯。经过数千年的历史车轮,由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素质文化的提高,鄂伦春民族的舞蹈由原始风格逐渐演变成现在的古伦木沓,一年一度的活动仍然被人们传承。鄂伦春民族舞蹈是具有独特性的,演变至今不仅含有传统的萨满文化风貌、歌颂优良道德,而且包含现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表达、弘扬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有着历史性的象征,也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财富,其内涵值得我们深究,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护并传承。  相似文献   

9.
我们内蒙古自治区群众业余艺术代表团的蒙古、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六个民族的全体同志,这次能够参加盛大的会演,和五十多个民族的同志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感到无限的  相似文献   

10.
从远古走到今天,鄂伦春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的舞蹈艺术一直在民族发展的进程中成长和完善。他们的民族舞蹈大多是狩猎题材的自娱自乐的舞蹈艺术形式,舞蹈语汇以模仿动物、鸟类、狩猎和采集活动为主,比如鄂伦春民族的《黑熊搏斗舞》、鄂温克民族的《罕日切舞》、达斡尔族的《鲁日格勒》等等。这些民族舞蹈艺术具有一定的摹拟性特征,采用拟声、状形、达意、传情的手段和方法去抒发舞者的感情,质朴无华、简洁自然,是对游猎生活的最直接展示。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随着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入,鄂伦春族的生活水平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是,他们的思想意识又是如何呢?研究这个问题,对于充分了解鄂春伦族的现状,指导今后的工作必将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鄂伦春族是只有6000多人的少数民族,在十八站有512人。鄂伦春民族以勤劳、勇敢著  相似文献   

12.
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桦皮制品异同初探张敏杰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里收藏和展示了许多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桦树皮制品。那或古朴、或精致、或宏大、或小巧的桦皮文物,既体现了东北地区诸民族,尤以赫哲、鄂伦春、鄂温克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顽强地生存...  相似文献   

13.
(一)在我们伟大祖国的东北边陲,世世代代居住着勤劳、勇敢、朴实的鄂伦春民族。他们在大小兴安岭绵延数千里的森林里过着狩猎生活,沿河流而移动。他们分布的地区在  相似文献   

14.
鄂伦春民族在长期的狩猎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今天这些传统文化己趋灭绝,因而保存其珍贵的文化遗产更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译记和运用上尽可能达到准确性和科学性,笔者对鄂伦春民间文学艺术形体名称及其含义作了较细致的调查考证。现归纳成拙文,供参考、雅正。  相似文献   

15.
鄂伦春族是生活在黑龙江省的少数民族之一,鄂伦春民歌在少数民族音乐中占据着特殊的地位。然而,鄂伦春族音乐的传承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正确、有质量地传承成为我们思考的问题。在本文中,笔者尝试以《鄂伦春小唱》为例,对三个不同版本进行分析解读,力图对鄂伦春民歌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禁猎     
《中国民族》2008,(11):71-71
“鄂伦春”是民族的自称,有“山岭上的人”之意,也有解释为“使用驯鹿的人”。他们大部分生活在黑龙江、内蒙古地区。鄂伦春族是精骑善射的民族,世世代代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以狩猎为生,他们的衣食住行及传统文化等方面都显示了狩猎民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鄂伦春族是历史上游猎于大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民族。由于居住的地方处在偏远的边疆,又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鄂伦春族文化的传播。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的生产与生活,使鄂伦春族的文化不致失传,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编辑出版了一部由王立坤主编的《鄂伦春传统民歌》。  相似文献   

18.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民委认真落实国家政策,大力开展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全市人口较少民族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有效改善,人均收入逐年增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1年,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俄罗斯等4个人口较少民族人均收入都超过6500元,  相似文献   

19.
狩猎生产是鄂伦春民族的传统生产方式,但是从鄂伦春民族定居30多年的发展变化看,狩猎生产已不是唯一的生产方式,特别是近几年,猎业经济的收入只占总收入的8—10%。因此,人们普遍意识到从事农业及多种经营生产,是鄂伦春民族发展的根本出路。 1 新生鄂伦春族乡位于黑河市西部山区,全乡有5个村,1020人,耕地17590亩。其中鄂伦春族聚居村,有86户,321人,有耕地3660亩。由于鄂伦春族建村定居仅36年,所以虽然从事农业生产,但仍需汉族及其他民族的协助,他们自己不能独立经  相似文献   

20.
地名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我国北方渔猎民族中的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赫哲四个民族的地名,虽然和其他民族同样有着自己民族的特点,但是,由于这四个民族处在相似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有着许多共同之处,除此之外,他们在历史上多数都曾遭受沙俄侵略,有着被迫迁徙的重大历史事件,因此,在对聚落最初命名时,就不约而同地出现了采用类似的地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