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王艳萍教授多年从事李大钊研究,曾参加过《李大钊人格风范》、《李大钊史事钩沉》等书的编撰,近年来更是日益精进,不断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李大钊与唐山》(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40万字)就是她从事李大钊研究的代表作。该书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重要学术著作出版资助项目,李权兴为学术顾问,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杨永山、著名学者张静如分别作序。综览全书,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称道:一、河北学者撰写的有关李大钊研究的首部个人专著。回顾李大钊研究的学术史,如果不计李大钊逝  相似文献   

2.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青春’之气,万古长青。”这是吴玉章同志,一九五九年为《李大钊选集》出版时的题词。它正确地概括与评价了李大钊同志的伟大革命精神与崇高思想品格,真诚地表达了我们后人学习与继承革命先烈光辉思想的意愿与决心。历史证明,李大钊的革命思想与行动,确实是永葆青春的。还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前的新文化运动初期,李大钊就提出了他的著名的“青春”思想,阐明了他的“青春”人生观,并在实际行动中充分发挥了他的青春的光和热。李大钊同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北方党组织的直接缔造者。对李大钊的建党活动,史学界已经进行了许多探讨和研究,但是,对他建党活动中所体现的特点,尚无专门的沦述,我们不揣浅陋,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纪念李大钊诞辰100周年。 一、在青年知识分子中培养马克思主义者并吸收他们加入党组织,是李大钊建党活动的第一个特点。五四爱国运动中,广大的青午知识分子第一次走上了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显示了巨大的喊力和历史作用。作为青年思想领袖,李大钊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具有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李大钊最初的建党活动就是在这人中展开的。1920年夏天,李大钊与北大学生邓中夏、高君宇等人经过酝酿讨论,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穷会,该会的成员,以  相似文献   

5.
拙著《李大钊思想研究》出版后,受到学术界许多同志的鼓励.治学,我无什么经验可谈,现将我怎样研究李大钊思想的一些想法与做法写出,以与青年同道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6.
国内外研究李大钊的思想、搜集李大钊的著作的专家不少,也编辑出版了许多有关李大钊著作的《年表》、《目录》、《文集》和《选集》。在国内,有刘弄潮的《李大钊著述目录试论》、文操和蔡尚思的《守常同志遗著目录》、张次溪的《李大钊先生传》附《著作年表》、张静如的《李大钊同志革命思想的发展》附《著作年表》、文操的(试编李大钊(守常)遗著系年目录》《补正》《再补》、人民出版社的《李大钊选集》和《李大钊传》编写组的《李大钊传》附《著作目录》;在国外,有日本丸山松幸和斋藤道彦的《李大钊译著文献目录》。这些《目录》、《年表》和《选集》为研究李大钊同志的思想提供了方  相似文献   

7.
学术界在1995-2005年间对李大钊传播唯物史观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进展.本文立足于全面的学术成果,对此进行了综述,并予评论.本文认为:就成绩而言,相关研究取得了以下三方面的新进展,一是关于李大钊所使用和界定的唯物史观概念的研究,二是关于李大钊传播与研究唯物史观理论的内容分析,三是李大钊传播与研究唯物史观的影响和意义讨论.检讨近十年来李大钊传播与研究唯物史观的研究成果,有两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有待探讨:一是李大钊唯物史观研究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关系,二是李大钊传播与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共产党建党理论的联系.本文还对加强和改进本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值得同行重视.  相似文献   

8.
<正> 1913年秋,李大钊在赴日本留学之前,曾给友人天问写了一首诗,题为《南天动乱,适将去国,忆天问军中》,诗的内容是: 班生此别意何云?破碎神州日已矄。去国徒深屈子恨,靖氛空说岳家军。风尘河北音书断,戎马江南羽檄纷。无限伤心劫后话,连天烽火独思君。此诗最早发表于1913年《言治》月刊第6期,1959年后,随着李大钊诗文的编选出版,一直为我国的文化界、史学界所重视,在广大读者中广为流传。1959年肖三主编的《革命烈士诗抄》选了这首诗,1979年周红兴、李如鸾著的《李大钊  相似文献   

9.
吴汉全 《江海学刊》2004,(2):145-152
对历史学的几个相关概念进行的马克思主义诠释 ,是李大钊创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重要方面。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 ,李大钊对历史、历史学、历史哲学等概念进行了科学的诠释 ,为建立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史学理论体系做了基础性的工作。通过研究李大钊对有关历史学概念的诠释 ,能够为进一步系统地研究李大钊的史学理论体系 ,提供认知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形成于19世纪20年代中国史学近代化的过程之中。中国近代新式学校教育普遍实行以来,许多史学家都是以史学专业教育或研究为职业而成名成家的,李大钊也不例外。李大钊1920年7月开始了近七年的北京大学史学教授的生涯。北京大学史学教授职业为李大钊提供了施展才能的契机与舞台。李大钊史学思想的形成与北京大学史学教授职业的职责要求以及其本人的尽心尽责的履职是密不可分的。李大钊在史学教授的岗位上,积极参与北京大学史学系的教学研究和课程改革,认真教诲学生,大力提携青年。在这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中,师者李大钊也受到诸多启发,成为丰富其史学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