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香港殖民地社会处于两种文化的交汇冲突之中,存在着身份认同的危机,因此在这种文化环境下写出的妓女传奇,自然包含了对整个集体本身经验的艰难叙述。施叔青小说《香港三部曲》不但塑造了香港百年沧桑史,同时通过对殖民框架的认同和超越,勾勒出一个华洋共处的文化空间。该文通过对施叔青小说《香港三部曲》的解读,揭示出其中的殖民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评价了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皮得·凯里的小说《奥斯卡与露辛达》。在这部作品中,凯里重写了19世纪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现代性的移植,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英雄神话进行了质疑和解构,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性的殖民历史的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评价了澳大利亚著名作家皮得·凯里的小说《奥斯卡与露辛达》。在这部作品中 ,凯里重写了19世纪澳大利亚的殖民历史———现代性的移植 ,对传统现实主义小说和现代主义英雄神话进行了质疑和解构 ,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性的殖民历史的怀疑和否定。  相似文献   

4.
《红色的火星》是美国当代著名科幻小说家罗宾逊最负盛名的小说,于1993年在 美国和加拿大同时出版,当年就获得美国最佳小说星云奖。《红色的火星》是罗宾逊所著火星三部曲的第一部,另两部分别是《绿色的火星》和《蓝色的火星》。这部小说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人们展示了一幅最完整、最令人信服的火星画卷,生动逼真地描写了未来人类在火星上殖民开拓那惊心动魄的史诗般的英雄壮举,是迄今为止有关火星探索和殖民开发的最成功的科幻体小说。小说因其独到的视角、故事情节的多样性、时空的大跨度、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众多的人物以及不断变…  相似文献   

5.
《珊瑚岛》是维多利亚时代的经典儿童小说。从早期教育和海外历险两个层面,小说《珊瑚岛》记录了儿童英雄的成长历程。通过延续了“鲁滨孙传统”,小说《珊瑚岛》强调了白人种族与文化的优越性。它以殖民主义话语的形式,与帝国的海外殖民和文化霸权形成合谋。在这个意义上,它成为二战后威廉·戈尔丁试图质疑与改写的对象。  相似文献   

6.
《后土夫人》(《韦安道》)和《华岳神女》两篇人神婚小说中的女神,前者是皇地祇,后者属女山神。文章试从神话文学角度,发掘篇中的神话元素,以强化对文本的分析。并从高姿态神婚、补偿型婚姻和反抗巫术三点切入,探讨这两篇小说所反映的婚恋问题和呈现的心理。《后土夫人》和《华岳神女》两篇小说,都呈现高姿态神婚:后土夫人作为皇神祇,地位崇高,《华岳神女》中的华岳三公主,亦具威势。两篇人神婚小说,都涉及神女婚恋是否自择的问题。两位神女亦利用神能,扮演"补偿者"角色,对"欠缺者":两位功名未遂的男主角,作出仕宦、财富等补偿。此外,两篇小说同具反抗巫术(antipathy m agic),法师以符箓法术"反抗"被视为"异类"的神女,呈现人对"异类"既亲且畏复杂而吊诡的情绪。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维.苏.奈保尔的小说集《在一个自由的国度》的关键词,暗示着这部小说集所关注的主题,但"自由"在这部小说集里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含义。本文意在对这部小说集中的三篇小说进行对比分析,来理解后殖民关系中"自由"的真正涵义,从而说明即使在殖民关系解除后,人们获得真正自由的希望依然渺茫。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取劳伦斯的《菊花的清香》和《母女二人》两篇小说作为研究对象。在原型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自性化"理论对这两篇小说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劳伦斯文学创造力形成过程中的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9.
在鲁迅小说中,《狂人日记》与《长明灯》两篇是比较特殊的。这不仅表现在它们与其他诸篇的不同,而且还表现在它们之间的多处相似,这使它们在鲁迅小说中形成一个特殊的单元。更耐人寻味的是,它们又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小说集,《狂人日记》为《呐喊》的开篇,《长明灯》则编入了《彷徨》,而这两本小说集又反映着鲁迅不同的心绪。如果我们对这两篇小说作一比较分析,不仅可以领悟到鲁迅小说更深刻的思想内  相似文献   

10.
依温妮·维拉是非洲最具世界性和天赋的作家之一。她的小说致力于书写津巴布韦战乱年代国家命运走向与极端暴力性事件中底层女性的生存境况。在其代表性的作品《无名》《舌下》《蝴蝶燃烧》中,女主人公分别陷入身份、情感、自我实现的困境。这折射出殖民掠夺、反殖民战争对妇女的伤害以及父权制下女性生存之艰难。同时,维拉大胆运用诗意化的写作方式,与小说中的暴力事件产生强烈视觉对比,悲剧效果更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