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07年11月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签署的《东盟宪章》使东盟一体化进程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这将对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合作产生重大影响。在CAFTA框架下,《东盟宪章》生效使东盟一体化进程加速并不会减弱东盟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相反,有利于推进双边经贸合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郑汴一体化进程中,文化认同有助于降低磨合成本,加强区域凝聚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郑汴文化认同有着独特的优势:历史上的血缘性、空间上的趋同性、文化上的同源性,但郑汴文化认同也存在障碍,必须加强政府的引导、媒体的推动、文化成果的共享,以推动郑汴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后期,在国际政治领域,地理空间的认同(身份认同)取代了意识形态的认同(制度认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地区合作成为地区内国家应对外部挑战、谋求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手段和政策取向。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马盟)作为北非重要的地区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由于成员国政治互信缺失,经济互补性不强,缺少强有力的区内大国的引领,以及各国外交政策的差异等因素,导致地区认同缺失,地区一体化进展缓慢,地区主义尚未发育。近年来,马盟地区合作开始走出困境,一体化进程稳步推进,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马盟地区主义的前景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4.
在亚洲区域一体化中,东盟最早启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从特惠贸易安排到自由贸易区,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的交往历史悠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主要的交往活动是贸易往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交往扩大到军事、政治、文化等方面。1967年东盟成立,此后经过金融危机、非典、恐怖袭击等危难的考验,东盟已在各个领域建立起28个合作机制。中国人民与东盟各国人民的友情更显坚固。新时期,青年一代的交流对中国-东盟友好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意义重大。在2003年第七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温家宝总理倡议建立中国与东盟青年部长会议机制,以促进双方青年交流,此后,中国还与部分东盟国家合作开展了多个具有广泛影响的项目,各国积极派遣青年代表参与交流合作活动。  相似文献   

6.
2015年12月31日东盟共同体成立标志着东盟一体化发展进入新阶段。东盟共同体将会有效地整合东盟各国的力量,增强东盟国家的实力和内部凝聚力,使东盟具有更强的整体性和自主性。这必然会改变东盟传统的行为模式和发展方向,也会深刻影响整个区域国家的互动。同时东盟一直奉行的"东盟方式"在东盟共同体成立后将继续发挥作用,其非强制性原则在促进合作、缓解矛盾的同时也将限制东盟一体化进程的广度和深度。因而,中国需要清楚地认识到东盟共同体成立后的发展和变化,并积极应对东盟未来在政治、安全、经济、社会、文化、公共外交等方方面面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7.
北朝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北方少数民族与汉民族走向一体化,与此同时,佛教也在北方社会广泛传播。我们认为,作为该时期各族人民共同信仰的佛教,对这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民族一体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东盟是当今世界上主要由发展中国家构成的最成功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之一。战后冷战格局的形成以及基于东南亚地区政治、宗教、文化多样性和经济发展不平衡性所引发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彰显了东南亚国家谋求地区一体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东盟作为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其对外政策的核心就是要借助各种手段和途径谋求东南亚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民族主义思想为欧洲近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巩固提供了思想基础,欧洲文化认同也为当代的欧洲一体化提供了精神支柱。欧洲文化认同反映了当今的全球化进程中不仅仅存在着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还存在着超越民族认同之上的人类文化同一性,在民族认同的基础上构建欧洲文化认同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最早启动了亚洲区域一体化的进程。从特惠贸易安排到自由贸易区,再向经济共同体迈进,东盟区域一体化的经济效应已逐步显现,主要体现为:促进东盟区内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推动了区域新的产业分工的发展与深化,使成员国的市场规模扩大,生产要素的流动性增强,专业化生产扩大,进而促进了区内投资的增长。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对区域内其他的一体化形式具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边疆地区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几乎每个少数民族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化,形成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同时,在历史长河中,互嵌式杂居的各少数民族与汉族又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形成并保持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两种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边疆的治理效果,影响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国家整体的发展速度。加强文化整合,把民族文化整合进中华文化之中,以中华文化指导和引领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通过出台惠民经济政策、强化对中华文化教育、提升对中华文化的“增量认同”、加强中华文化对民族文化精髓的吸纳能力、推介拥有民族文化精髓和特色的中华文化于世界等措施,以此强化并保持边疆少数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高于民族文化认同,提高边疆治理效率,节约治理成本,有利于民族国家政治稳定和统一以及国家的整体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华裔文学的身份和属性研究历来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速,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碰撞日益增加,全球性的文化认同及整合现象应运而生,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发展为全人类的共同文化——全球文化。文章试图从这一角度,通过对旅美女作家查建英的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的分析,从文化层面上重新给予美国华裔文学身份和属性新的定位与解读。  相似文献   

13.
区域认同是影响区域深度融合的关键因素,作为知识与人才密集的教育与学术组织,大学在强化区域认同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优势.分析区域认同在区域一体化中的作用,结合京津冀区域发展现状,论述大学强化区域认同的优势与途径,并在办学理念、战略导向与实践创新等方面为其提供策略选择,旨在提高大学服务区域发展的主体意识与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引导农民工转变为城市人口并融入城市,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民工面临的生存、心理、职业、社会、政治等发展困惑阻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进程,城市融入本身是破解困惑的重要价值取向和最终诉求。对农民工城市融入的规律和方向进行探讨后明确农民工城市融入的本质是城市亚文化认同,实现的关键是进行适应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亚文化的心理重构,才能促进农民工走出城市融入的困境。  相似文献   

15.
从语言、传统等方面考察和分析云南省边境地区傈僳族的民族认同以及国家认同的现状,结果表明他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正处于一种胶着状态:一方面他们在与国外同源民族的交往过程中比较看重民族因素,另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国家认同又优于其民族认同.有鉴于此,引导傈僳族实现其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良性互动的共生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从经济方面切实促进这一民族的发展,缩小其与内地民族的经济差距,以构筑其国家认同的根基;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增强他们对国家的政治认同;在文化方面挖掘傈僳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以引导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加强傈僳族的国家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16.
边疆多民族地区作为中国“多民族”特征最为显著的地区,由于国家认同因素的多缘聚集和认同序列的多维交织,认同问题最为复杂,整合需求尤为迫切。基于认同整合的实现目标和价值观建设的自身特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能成为也必将成为认同整合的最有效路径之一。以价值观特有的功能凝聚社会共识,减少和避免各种价值观和价值认同之间的对抗可能性,增强各民族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形成以国家和中华民族为归宿的价值认同序列,巩固和提升国家认同。  相似文献   

17.
飞速发展的现代通信技术和全球一体化进程使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频繁,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如何选择自身的身份定位对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影响。总的来说,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文化身份的定位共有三种选择:坚持原有文化身份;改为异文化身份;超越两种文化的国际人身份。人与文化的关系以及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趋势。决定了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的正确文化身份定位应该是创造性地坚持原有文化身份。  相似文献   

18.
金融危机使台湾经济遭受重创,经济陷入全面衰退困境.在此时艰下,台湾当局积极因应,先后推出两波"因应景气振兴经济方案",望能拉动内需、提升经济.除此之外,台湾必须正视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现状,积极加强两岸经济合作,融入区域经济整合中,才有可能摆脱经济困境.  相似文献   

19.
盛行于清代四川地区的民间演剧活动,不仅是祭神、酬神的主要形式,也是人们纵情娱乐的一大盛会。透过这一群体性公共文化活动可以发现,“举国若狂”的民间演剧背后竟承载着社区认同和社区整合的文化意义。事实上,尽管清代四川的社区类型有所不同,但民间演剧在促进和加强社区认同、社区依属、社区凝聚以及社区满意等方面,均扮演了独一无二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20.
部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商业竞争愈加激烈,我国不少上市公司应收账款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大幅上升,坏账损失率在不断增加,严重的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当前部分上市公司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化应收账款管理,盘活企业的流动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