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小姐”的嬗变看语言的社会镜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联,能够反映社会现象、映射社会变化.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或激变时,作为社会现象的语言会应社会需要而出现变化.从历时的角度来看,"小姐"这一称谓语的使用及其含义的嬗变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的变革与发展通过"小姐"的几多沉浮而反映出来,并由此揭示了称谓语的变化与社会各因素之间极为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语言随社会共变,而词汇反映社会的变动最敏感.在现代汉语发展过程中,第三阶段十年"文革"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十年"文革"给语言造成的冲击既猛烈又彻底,然而也最短暂.歌曲属于文化的范畴.在那场以"大革文化命"为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的"文化大革命"中,歌曲照例被打上了特殊时代的烙印.本文主要以<战地新歌>的歌词为例,讨论"文革"时期的语言变异现象.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会引起语言,尤其词汇的变化;而语言的变化又客观记录了社会发展变化的轨迹。尝试结合"黄牛"词语群的翻译,探讨语言和社会变迁的"共变"关系,并指出因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现实而引发的翻译误点、盲点。  相似文献   

4.
社会的不断变迁产生新的词汇,并赋予已有词汇新的含义。"鸭梨"是如今网络上以及社会上甚为流行的词语。"鸭梨"作为"压力"的谐音词,成为人们表达心理情绪的新词。"鸭梨"一词的产生反映了语言变异与社会环境,社会心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5.
语言是人们交流的工具,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同时,语言文字也是历史的一面镜子,清晰地折射出社会人生百态。从女性视角出发,以《说文解字》"女"部字和英语语言中部分词汇为例,分析汉英语言文字、词汇中所蕴含的女性文化印迹,反映出中外女性在社会生产、生活中地位的变迁。  相似文献   

6.
以日语中"我なし"(わなし)-词概括日本民族"无我"的心理意识,并例举了它在语言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方面的反映,继而从历史、政治等角度阐述了这种"无我"心理形成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形合-意合”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角度论证了英汉两种语言正处于"形合"-"意合"的互动进程之中,"形合"与"意合"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只是"量"而非"质"的区别.根据"语言沉淀着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凸显说话者的推理和思维方式"这两条原理,翻译家应当尽量在译文中保留源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吸取他人之长补已之短.文章一方面指出我国学者在研究"形合"-"意合"现象时拿原文与译文对比的方法错误以及在探索"形合"-"意合"形成因素上缺乏科学依据的臆断性,一方面对翻译理论家试图用本族语的思维模式替代外来思维模式以致阻碍语言结构良性变化的现状深感忧虑.  相似文献   

8.
“手”词语的结构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手"的词语在英、汉语言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利用认知手段(转喻、隐喻)对共时语义范畴"手"词汇进行分析,并借助意象图示理论探究语言发展的理据性.通过分析和研究"手"词语的历时发展过程及其内部认知机制,揭示和"手"词汇的发展过程体现人类对客观世界构拟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语言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是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问题.“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就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一般说来,内容决定形式.它具体表现为特定的文化常把某种烙印加到语言之上.当然,最明显的是表现在语言的词汇平面上.”因此,对一种语言词汇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和分析,无疑又是了解使用该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的极为有效的手段之一.因为作为语言诸要素中最敏感地反映社会变化发展的“词汇”,它能象“化石”一般地保留着一个民族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化内容.  相似文献   

10.
新词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又是一种社会现象。研究新词能为更深层地认知语言,跟踪社会的发展轨迹和前进方向提供重要依据。"X+女"族词语属于近年涌现的新词汇。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出发,对"X+女"族词语的构词特点、词源等进行了分析,重点联系社会因素对"X+女"族新词的成因加以分析和阐释,将更好地揭示社会与语言之间的互动关系并对新词的研究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最快也最直接地反映在语言词汇的变化上,而词汇中的社会称谓语部分更是首当其冲,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能在社会称谓语的使用中直接体现出来,从新中国的建立到"文化大革命"的浩劫,再到改革开放以及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社会一系列的重大变革无不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称谓语的变化,我们从中可以真实地体验到语言与社会的共变关系,因此对当代中国社会称谓语的历时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会的发展、民族间的交流、文化的传播等因素为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提供了条件和基础。词汇互借是语言、文化需求的产物。从英汉词汇互借的方式和内容上可反映出英汉词汇互借对各自语言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了语言的融合。  相似文献   

13.
阐述语言中的词汇同类语言区域的文化背景。文化因素确定了词汇与特定的社会团体之间的联系。物质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会导致词汇的增减变化。在语言学中 ,词汇对于文化是敏感的 ,因为它与文化是一一对应的。词汇比其他语言特征更贴近文化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形形色色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掌握一门语言实际上就是掌握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词汇是构成语言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要素,常常是最敏感的反映了社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折射出各民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5.
女书,作为一种有地方特色的奇特女性语言文字,亟待我们去探索和保护。在进行探索和保护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脱离其产生和流传地域的社会人文生态环境、自然地理环境和语言生态环境。本文从语言生态学的角度,以女书词汇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独特词语、与现代汉语形同义别的词语以及女书词汇中遗留的古词古义成分为例,探究女书与其流传地域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6.
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的不断发展 ,语言自然也要适应、反映社会的发展变化 ,因此词汇的再生就成为现代英语发展变化突出的现象。分析现代英语词汇再生的途径和方法 ,对于揭示其内在规律 ,更好地掌握和使用这门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根据古今道教文献和道教诗词文献,结合我国传统道教不同时期的特点,对道教词中特别的意象"姹女"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在道教外丹派中,它是炼丹隐语,指炼丹用的汞.在包括全真教在内的道教内丹派中,"姹女"指人之性,或称为神与气.另一方面,为了吸引普通民众入教,在某些语境中,这个词在全真教道教词中,也可以是道教外丹派的含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中国社会快速发展,男性和女性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角色出现了新的变化,一些具有"双性气质"表征的词汇符号被生产出来。"女汉子"一词作为新的"能指",反映出这样一种社会现实需求:打破纯粹男性气质/女性气质之间的界限,在话语表达中寻求性别多样重组的空间和可能。媒体的话语实践,或突出"女汉子"身上的性别对立与矛盾,或通过国家话语强调女性的劳动者角色,或对该符号进行大规模使用,使之"平常化"。传统的性别话语的隐藏其间,甚至再次强化了原有的性别二元对立。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是无意义的。媒介的"女汉子"话语向我们展示了话语及意义的不稳定,以及微观权力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词汇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的因素,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外来词是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交往接触的产物。汉语外来词的历史源远流长,本文从历史的角度简述了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方法和“汉化”途径。  相似文献   

20.
"V个VP"是现代汉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格式.当其中的"个"不表示任何实际量时,整个结构在词汇、句法、篇章等多个层面上体现出较强的主观性.且当其主观性体现在量范畴上时,整个结构又具有表示主观大量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