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现代作家中 ,惟有老舍多方面受惠于与他在经历、禀性、才情上十分相似的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狄更斯的幽默风格触发了老舍“天赋的幽默之感” ,狄更斯的小说世界唤起了身处伦敦的老舍对故乡的回忆及表现的欲望 ,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旨趣更投合了老舍的性格。这些都促使老舍一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就自然而然地对狄更斯的作品进行了单向性的模仿。他的多部作品在小说题材的选择、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创作的主导意图、幽默风趣的审美取向诸方面受到了狄更斯的显著影响。不过当他从狄更斯那里获得打开小说殿堂的第一把钥匙后 ,并未将狄更斯奉若神明 ,而是带着自己的经验与见识去汲取分析 ,甚至批评扬弃 ,这与作家认识社会和人生的不断深化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狄更斯对教育的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狄更斯的许多小说都谈到了教育问题,反映了他对教育的重视。本文通过狄更斯小说对英国19世纪教育体制的批判,分析了狄更斯本人对教育所持的观点,从而呼吁人们更加重视教育。  相似文献   

3.
狄更斯在世时,英国读者,上自公王贵人,下至厨娘无不爱读他的小说。在非英语国家,狄更斯的小说也赢得了最广大的读者的喜爱。即使在现代主义浪潮席卷西方文坛的本世纪,狄更斯仍然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古典小说家之一。狄更斯小说的魅力是什么?高尔基说得好:“在伟大的艺术家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时常好象是结合在一起的。”狄更斯便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狄更斯的创作方法的特点便在于他把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方法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最伟大的作家,他把现实的社会生活作为自己取材的对象,竭力挖掘其中的内涵,发现其中蕴含着的美与魅力,将大众文学与高雅文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狄更斯创作的众多小说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的艺术特色,即作品的庶民性、独特的人物塑造观以及夸张和幽默的语言描写。狄更斯独特的创作手法使他的小说成为真正大众化的艺术形式,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5.
伦敦是狄更斯小说的主要背景,也是其小说事件发生和人物活动的主要场所。在狄更斯的笔下,伦敦的自然环境、物质环境和生存环境都是恶劣的。狄更斯笔下的环境除了写实之外,往往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性,特别是其小说中的河流、街道等。  相似文献   

6.
狄更斯作为现实主义创作大师,林纾在对其作品进行译介与研究的过程中,对其现实主义创作特征颇多体会,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推介。林纾在翻译狄更斯小说的同时,以现实主义为中心,对狄更斯的小说创作进行了探讨,牵涉到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文学与生活的关系、文学的社会作用以及叙事艺术等很多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当时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国内狄更斯小说研究可以从总体研究和主要作品两个方面进行探讨。总体性研究主要体现在创作思想研究、创作艺术研究、比较研究和翻译传播研究等四个方面。对狄更斯小说的分析和解读则主要集中在《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荒凉山庄》、《艰难时世》等小说上。与国外狄更斯研究相比,还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研究内容存在重复现象;研究范围较为狭窄;研究程度不够深入。因此,需要加强学术史的研究和更多地翻译、引进国外狄更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文学的角度探讨了狄更斯演讲集的学术价值。作者通过具体例子证明 ,狄更斯的演讲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狄更斯作品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我们了解维多利亚时代的文学状况、尤其是小说的状况。更为重要的是 ,这些演讲还为研究狄更斯的文学观提供了有用的窗口  相似文献   

9.
马车夫巴基思是狄更斯自传体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但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狄更斯通过对其言语特征的临摹和复制,用简洁、明快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其丰富的内心世界,将这个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有力地渲染、烘托了小说的主人公,凸显这位小说大师的人物素描艺术。  相似文献   

10.
任何优秀的作家,其创作必然是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有机结合。狄更斯的小说在结构、道德意识、城市题材、人物等方面都既继承了过去的传统,又有自己的创造,同时暗含了未来小说的种子,甚至在某些方面开了未来小说创作的先河。这正是狄更斯小说盛行近200年而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卡夫卡和狄更斯表面上很少有相似之处,但在内在、深层上却是互相关联的。他们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对家庭一社会冲突主题的关注。卡夫卡称他的《美国》是对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不折不扣”的“模仿”,是从狄更斯那里借来的梦,箱子意象、无罪者负罪、父母形象的投射是两部作品共同探讨的问题。比较研究是一个双向阐释的过程,卡夫卡的《美国》受到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的启发,而从《美国》的角度来反观《大卫·科波菲尔》,我们对狄更斯的作品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论述了英国作家查理斯.狄更斯在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人物塑造手法,主要从幽默和讽刺两方面入手,分析了作者对人物神态、个性和语言的描绘;让读者在作品的诙谐、愉悦气氛中领略作者的写作初衷,透过作者锋利的笔触认识到文中蕴涵的哲理。  相似文献   

13.
《艰难时世》是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的不朽之作。小说中狄更斯对当时流行的功利主义思潮进行了有力的批判,从而揭示出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的根源。分析这部小说中两个典型的功利主义信徒——葛擂硬和庞得贝以及他们周围人物,指出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及其导致这些人物的悲惨性命运。  相似文献   

14.
英国文论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认为狄更斯笔下的人物形象大多是扁平的,却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人性深度感。《双城记》是狄更斯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它诞生在作者遭遇情感危机的人生苦痛阶段,流露出作者精神世界的痛苦挣扎,小说中的人物在更深层次上与圣经人物原型隐秘相合,映射出创作主体潜意识的想象性宣泄,作品中多重人物性格和复杂的人物关系,其实质是虚构了一个“受难”“复活”乃至“牺牲”的原型故事来寻求解脱人生困境之途。  相似文献   

15.
美国当代杰出批评家希利斯.米勒的《查尔斯·狄更斯:他的小说世界》是西方现象学批评学派的代表作之一。该著虽然充分注意到了作家意识在文学世界中的主导作用,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开掘阐发,但对作家意识的表现形态即文学形式的核心地位视而不见,因而有严重的局限性。米勒的《查尔斯·狄更斯:他的小说世界》之成就和不足典型地反映了西方现象学批评的成败得失。  相似文献   

16.
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的长篇小说《远大前程》是他所有作品中无论从语言上还是结构上都堪称是最完美之作品,体现出他复杂多变的艺术风格。他的小说运用一系列的艺术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长短句并用、人物的本色语言、重复与对偶等等,刻画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给读者带来了美的享受和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   

17.
狄更斯向来被视做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然其作品明显具有与其他现实主义作品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乃至作家整个创作受到基督教信仰重要影响。长期为人所不知或忽略的《我们主的一生》为此提供了重要依据。此乃狄更斯专为自己孩子所作私人文本,在其去世64年后方始发表。该作品清楚表明狄更斯熟悉圣经,特别注重基督教信仰中仁爱、宽恕、谦卑,并相对淡化公义和审判等教义。这与其作品所体现的“以善为美”、“团圆结局”、“恶人悔改”等模式及温馨人情特征相一致。  相似文献   

18.
《双城记》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的角度揭露了封建贵族的邪恶。以这一小说为蓝本,从人道主义的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辩证地分析了其人道主义思想的时代进步性、局限性及其对当今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