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 ,社会公众的利益观、价值观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采访者和采访对象的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基于此 ,文章运用新闻传播学的理论着重探讨了三个问题 :一、人际交往模式 :对采访交往共同体的阐释 ;二、采访交往主体的二重性 ;三、体验式采访 :采访交往的冲突化特征。  相似文献   

2.
电视采访必须注意采访过程中的心态视角,而采访者仰视、平视、俯视三种心态在观察事物中位置,是采访者正常、平稳积极状态下的采访过程。“仰视”心态,体现采访者谦虚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是采访者的基础和根本;“平视”心态,尊重人格、平等待人、真诚地广交朋友,既不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3.
试论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中的非言语沟通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言语沟通行为是在不借助言语、文字符号情况下,通过体态、目光、发音的细微差别或面部表情等静态及动态的信息符号进行的一种人际沟通。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过程中的非言语沟通既包括采访者通过言语之外的方式影响采访对象以获得信息,也包括通过对采访对象非言语行为及其环境的观察、分析而获取信息。非言语沟通往往通过面部表情、目光、时空、副言语等非言语行为实现。非言语行为因其直观性、形象性,且难以伪装,不仅能够传递言语难以表达的信息,而且比言语行为更接近事实,因此,非言语沟通行为在新闻传播者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隐性采访之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 ,是指在秘密状态下 ,被采访对象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 ,记者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 ,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 ,或者以其他方式 ,获取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由于有价值的信息的稀缺和追求新闻的纪实性 ,新闻业者偶然或经常采用隐蔽的形式来获取新闻 ,引发了许多法律思考  相似文献   

5.
批评报道的采访 ,常吃“闭门羹”。记者应该巧妙地运用各种办法包括反问等 ,迫使采访对象开口说话。为此 ,记者必须正确把握被采访对象的心理状态 ,抓住要害 ,从新闻受众的角度 ,代表内行、权威和上级机关 ,利用对立面的申诉举报材料 ,利用采访对象自相矛盾的地方等等 ,设置出采访对象不得不回答的反问句来  相似文献   

6.
对名人的采访报道是众多读者关注的焦点 ,也是新闻记者追逐的热点。但由于采访名人的目的性和时间限制性很强 ,所以它又是采访的难点。若要取得采访的成功 ,必须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 :首先 ,充足的访前准备是成功的基础 ;其次 ,明察采访对象的心理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再次 ,情感原则的恰当运用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是获取新闻材料的主要手段,不能因为采访对象的不合作态度而人为中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通过知情意的调节,来消除采访对象的抵触情绪,促使新闻采访由“不和谐”向“和谐”状态转变。  相似文献   

8.
美国新闻学家杰克·海敦说过:“新闻事业是一个跟人打交道的行业。大约99%的新闻是部分或全部以访问——也就是向人提问题——为基础写成。”作为消息源的采访对象是新闻信息的承载者,是大众传播的一传手,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有着特殊而又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在中外新闻采访学中采访对象仅是记者从事采访活动的客体,而在大众传播学中,没有“采访对象”这一概念,只是作为一种“信息源”被提及。广西大学新闻系副教授靖鸣的论著《采访对象主体论》将采访对象提升到大众传播学研究体系中重要的主体地位来研究,试图构建一个全新的科学合理的大众…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本身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对采访活动主体(即记者)的心理研究与对采访对象心理研究同等重要。了解记者在新闻采访中的心理活动特点及其规律,了解记者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对于提高采访效率、搞好新闻报道具有相当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记者招待会这一类公众性的采访场合提出富有创意的好问题,是新闻界一向关注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吴小莉的三次提问的案例分析,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吴小莉在提问过程中能够从对新闻事件的单纯的探询,向着与采访者心灵交流的方向拓展,同时能运用各种方法积极引导采访对象社会角色的合理转换,这些做法使她在几次提问中都获得了很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新闻采访提问,是新闻采访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方式,对电视记者来说尤为重要.采访中的问题设计、提问技巧,以及时机把握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新闻采访的成败.如果记者能掌握一套灵活多变的提问艺术技能,那么就可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使采访动作大获成功.  相似文献   

12.
由于各阶层人士之间具体的情况各异,所以,对待记者采访的心态不尽相同。从记者的采访实践活动中可以了解到,影响采访对象心理变化的因素很多,诸如:年龄、性别、文化水平,以及所从事的职业等等。对采访对象心理状态的研究和把握,大体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愿意接受记者采访的人。在这类人中,愿意接受采访的心理也不一样,有的人对记者的采访工作认识比较明确,尊重和支持记者的采访;有些人则是从本单位、本部门或个人的愿望、利益出发,来满足单位、部门和个人的需要。对这些采访对象,记者在采访中应区别情况,确定相应的采访方法,把握采访对象…  相似文献   

13.
着重讨论了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采访对象、采访策略以及采访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可以分为几种方式,其中,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获取信息的方式。一、提问要有简洁性新闻作品生动处的来源之一是细节。就是说记者在采访时要挖出那些细微的闪光点,鲜活的生活,积累丰富具体的素材。新闻用事实说话,有了具体的东西,才能深入认识事物。没有一个个具体的事实,具体的数据,全是一般性的材料就难以写出好新闻。因此记者提问要具体,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大而不当。那种不分场合、时机,举起话筒就问:“你现在感想如何?”的采访提问是不可取的。因为这样的问题太宽泛,对方往往不知从何答起,只能说“我太高兴”、…  相似文献   

15.
民俗摄影是以民俗事像为拍摄对象的一个崭新的摄影门类。在民俗摄影采访过程中,采访者的心理历程会随着采访的进行而与对象产生互动,互动的结果导致了采访异化现象的发生。心理异化在民俗摄影的采访过程中,会极大地影响采访过程,从而使采访失去其原来所希望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隐性采访是新闻舆论监督采取的一种特殊采访手段,它能最大程度的接近新闻现实,获得可贵的新闻采访资料,其采访事件的现场性、突发性、及时性等特点,使得报道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不仅深受受众的喜爱和关注,更为权力机关运用法律介入事件调查收集了第一手的资料和证据。隐性采访就自身职能而言,与法律并不直接相关,不具有强制性,但却对采访报道后行政执法机关的介入,依法行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采访中常常需要记者出镜,出镜记者的提问和现场表现在一定程度上会决定一个新闻节目的成败。作为一个电视新闻的采访记者应该具备如下的职业素养:1.要有对新闻现场的判断能力;2.要有对自身情感的把握能力;3.摆正记者和被采访对象之间的关系;4.做好前期准备,提问有地放矢;5.倾听和引导,让采访双方达到互动。  相似文献   

18.
隐性采访是非公开身份或采访目的而进行的收集或披露新闻素材的方式,它能真实地采访到公开方式难以获得的新闻素材,将社会丑陋现象曝光,满足了受众的知情权,增强了舆论监督的力度,因而受到各新闻媒体的普遍青睐。但同时,隐性采访是否合法,作为舆论监督手段是否值得提倡的疑问也在学界存在。隐性采访有一定的法律基础,对隐性采访可以有条件地合法化,即隐性采访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在道德的约束下采用,必须对其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  相似文献   

19.
新闻媒体通过记者进行隐性采访 ,有利于保证获取证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有利于新闻宣传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做斗争 ,但在法律框架内 ,隐性采访既有空间也有禁区 ,新闻工作者要十分谨慎地把握采访尺度 :一、不经新闻机构的特别批准 ,记者不得自行实施。二、应当遵守《国家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国家保密法规等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 ,不得以引诱犯罪为手段 ,不得干预和影响司法审判。三、隐性采访所使用的手段 ,仅限于涉及公共利益的事件 ,应遵守保护公民、法人人格权的规定 ,不得以侵害被采访对象的人格权为代价  相似文献   

20.
真正的新闻采访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期的美国,几十年后,欧洲和中国的新闻界都开始把采访活动引入新闻实践。到20世纪初,采访活动已经成为了新闻界的一种制度和规范;采访制度化有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原因;自由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报业资本的增长是采访出现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物质基础;政治民主化运动是采访制度化的主要推动力;文化环境的改变也在采访制度化的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