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一个区域的旅游亲和力已经成为构成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构建区域旅游亲和力,旅游目的地营销者首先要树立旅游为民的战略思想,其次要注意富于亲和力的区域旅游形象的设计和传播,还要加强旅游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2.
差异化竞争下无锡旅游形象定位及传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目的地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和选择,因此要重视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本文对无锡旅游形象定位、游客对无锡旅游形象的感知、无锡旅游形象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休闲度假要素配置以及全方位立体传播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小艺 《决策与信息》2009,(11):128-129
旅游形象定位是旅游地形象策划的核心,城市旅游形象定位是促使人们前来旅游的动力,也是城市旅游发展的战略制胜点。本文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概念、基础、定位的原则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阐述和总结,以便为城市旅游形象策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好坏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决策和选择,在竞争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作为乡村旅游地形象组成部分的景观形象也为游客所关注,无锡的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乡村旅游形象的策划研究远远不够。本文对乡村旅游景观形象设计要素、乡村旅游景观形象设计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无锡乡村旅游景观形象设计思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俊 《决策咨询通讯》2010,(2):66-68,74
成都市的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数量众多,特点鲜明,但是开发与管理不到位。根据成都市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应突出成都市旅游资源的文化元素,把成都市旅游形象定位为"中国草根文化、休闲文化体验之都",以可供游客选择的"旅游套餐"的形式重新设计旅游线路,重塑府南河,建立美女博物馆,利用体验式旅游、自助旅游、交换旅游等新形式,把成都市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6.
林爱平 《引进与咨询》2013,(12):72-73,92
旅游形象设计与推广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的重要手段.形象源于文脉,旅游形象设计要充分体现地方性特征,名人文化是三坊七巷最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文化符号,但旅游者对名人文化的感知不够,因此,三坊七巷旅游形象设计应以名人文化为重点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7.
大熊猫形象是四川旅游目的地形象的主打品牌,与大熊猫形象相关的旅游业在四川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对大熊猫基地旅游进行SWOT分析,浅析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8.
吴浩 《决策》2004,(7):44-45
在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中,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对于消费者的选择趋向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坦率地说,安徽、合肥的对外形象早已落后于实际拥有的宝贵资源和已取得的进步,其实在我们身边就有太多可以用来包装、刷新这块热土形象的珍贵题材,可惜常在人们熟视无睹、束手无为之中空置或被别人用以发展。在进入信息时代的地球上,竞争的法则是:“你不表达自己,就必然会被别人所表达”。不要小觑了包公题材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旅游业已经进入了形象驱动时代,鲜明独特的形象定位已经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作为川西重要旅游节点的雅安,在旅游形象定位上的摇摆不定,已成为困扰当地旅游业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本文在分析雅安旅游形象定位现状、游客感知形象调查的基础上,对雅安的旅游形象进行了再定位,提出"西部体验乐园"的整体旅游形象,并对雅安新形象的推广提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邢台地区旅游形象的设计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首先针对邢台地区旅游形象的设计,笔者希望通过提升游客满意度、复数口制等方法对邢台旅游地形象设计提出建议。然后指出该地区旅游发展途径,通过地区内外部环境的共同影响和作用,提升该地区的整体形象。最后,结合旅游形象设计方法感知阐明邢台旅游形象设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旅游社会承载力的量测及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业的发展使旅游目的地的社会特征发生了改变,其变化趋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目的地承载能力。每一个旅游目的地所维持的可接受的旅游发展水平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超过了这个限度,就可能导致当地社会系统的退化。  相似文献   

12.
旅游危机:类型、影响机制与管理模型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旅游危机是影响旅行者对一个目的地信心和扰乱继续正常经营的非预期性事件。文章分析了旅游危机的类型、影响内容、影响范围和影响机制,创建旅游危机时期潜在旅游者风险决策模型和旅游危机管理的模型,指出在危机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的管理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竞争力问题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任何旅游目的地都面临着如何提供最好的社会福利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决策。决策的选择要涉及复杂的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和环境方面的问题。近年来,由于认识到旅游产业潜在的、巨大的经济回报,越来越多的省份、城市将旅游产业作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注意到,旅游目的地(特别是大尺度的目的地)需要在地方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和游客旅游体验满足之间找到平衡点。如果处理得当,旅游业可以成为扩大社会目标的巨大动力。许多地方正在为达成这个目标而谋求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提升。遗憾的是,没有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清晰地描述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在本研究中,作者运用区域竞争的有关理论考察了旅游竞争力与目的地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影响旅游目的地核心竞争力的六个关键性因素,并构建了描述它们之间关系的模型。  相似文献   

14.
韩国吸引中国游客的战略和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使新兴富豪和高收入阶层的人数不断扩大,从而成为对韩国极具吸引力的市场。本研究将就中国市场的潜在旅游需求进行评价,对中国游客对韩国的印象进行调查,并提出韩国吸引中国游客的战略和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15.
如何对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的评价是城市旅游环境研究中的首要问题.本文以开封市为例,通过征求相关专家意见,并结合有关研究,构建了一个由旅游地资源环境、旅游地自然生态环境、旅游地社会服务环境和旅游地信息环境组成的城市旅游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对开封市旅游环境质量进行了定量的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开封市旅游环境总体质量较好,旅游资源环境和信息环境相对较差,旅游环境承载力的合理性最佳,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旅游信息网络建设程度最差,旅游自然生态环境各要素也较差.其优化的途径包括实施景观生态工程、加强宣传促销、开发自然旅游资源等.  相似文献   

16.
旅游服务补救质量的综合模糊评价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旅游服务补救是目前旅游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旅游服务补救质量进行合理、客观的评价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本文综合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的评价模型构建了服务补救评价指标体系,对服务补救质量进行量化分析,并实证检验了该评价方法,研究结果可以有效地指导旅游企业改进服务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旅游产业潜力评估模型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旅游产业为研究对象,以旅游系统结构为切入点,分析旅游产业潜力的真正来源、结构及转化途径,通过计量方法具体回答目前旅游学界比较茫然的旅游业发展潜力空间大小这一战略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短期来看,旅游需求潜力要小于旅游供给潜力,旅游产业潜力受到旅游需求不足的短板制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需要刺激需求来实现旅游业更大潜力的挖掘。本文从需求与供给结构研究旅游产业潜力的方法将为其它产业潜力的测算与评估提供一种借鉴。  相似文献   

18.
关于对企业活力产生的结构性基础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企业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提出的主要是非结构性因素理论.本文先介绍了现有企业活力研究的理论进展,然后对决定企业活力的几个结构性基础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企业活力产生的结构性因素观点.同时,本文还认为影响企业活力的非结构性因素也是极其重要的,但其重要性位于结构性基础因素之后,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内涵于结构性因素之中的.  相似文献   

19.
Corporate reputation: Meaning and measurement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orporate reputation has attracted interest from a wide range of academic disciplines. It is also a growing focus for business and media attention.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struct of corporate reputation, first by untangling the terminological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caused by the interdisciplinary nature of much of the earlier work in the area. The construct of reputation and the allied constructs of image and identity are each reviewed. A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which the three constructs can be seen as labelling different but allied concepts. I then move on to consider how reputation has been measured. The paper uncovers considerable confusion in the use of what might appear to be basic terms and links this to a subsequent lack of grounded measurement tools in the sector, until relatively recently. With a clearer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 of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the allied constructs of image and identity, researchers are now well placed to test the relationships widely claimed by practitioners between corporate reputation and other variables such as commercial performance and employee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The review ends by illustrating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can be assessed from the basis of a clearer conceptualization of reputation and its measurement.  相似文献   

20.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mediating role of structural empowerment in the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engagement. Based on self-reported questionnaires from 240 employees working in the tourism sector in Galicia (northwest of Spain), the findings reveal that the linkage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engagement is partially mediated by structural empowerment. 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 foster work engagement by enabling access to information, opportunities, support and adequate resources. This empirical study is one of the first to examine the role of structural empowerment as a mediator between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and work engagement and may serve as a reference for promoting work engagement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 A number of contributions and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