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盾构法作为地铁隧道施工的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已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是盾构隧道设计和施工中非常关注的问题。以广州地铁三号线某盾构区间的两条水平平行隧道为研究对象,运用三维有限差分法对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层移动和地表沉降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得出了两条盾构隧道开挖面距离、注浆压力的大小对地表沉降的影响规律,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和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路基变形是关乎运营铁路安全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运营事故的潜在诱发因素。盾构隧道下穿既有铁路是造成其路基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工程地质详勘确定了不同工况的地基强度参数,开展路基沉降变形数值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基采用不同加固方式处理后的铁路路基,其地基加固强度与路基顶的沉降变形值呈负相关性;地层损失对于路基沉降变形有较大影响,且在一定范围内路基沉降变形随着地层损失率的增加而逐步增大,地表沉降槽宽度系数与地层损失密切相关;采用MJS工法加固盾构隧道周围土体能够减小盾构穿越路基的沉降。本研究结论可为有效解决盾构穿越路基的沉降变形问题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铁某区间由于受旁边国家重要文物保护的需要,采用控制地层沉降较好的盾构工法,盾构区间通过一基坑锚索区域,为保证盾构顺利通过,需预先拔除锚索,本文介绍了跟管钻进套取锚索的技术,对同类工程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长株潭城际铁路湘江隧道采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掘进,刀盘直径9.34m。盾构施工不可避免对地层产生扰动,当扰动引起的地表沉降较大时,将危及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本文针对湘江隧道盾构下穿岳北社区段,通过盾构掘进前期引起较大地表沉降的分析,对施工工艺进行调整,采用注浆工艺对地层进行预加固,采用全土压平衡模式,优化掘进参数,加强渣土管理,调整同步注浆等措施,将地层位移进行了有效控制,确保盾构安全和建筑物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地铁盾构井的施工过程中,基坑支护的稳定性监测在施工安全控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广州某地铁盾构井的特点及施工方法,对盾构井的围护结构进行了实时监测,分析了围护桩桩体位移、斜撑钢筋轴力、锚索应力及地表建筑物沉降的变化特征,不但及时掌握了基坑开挖过程中的安全状态,还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6.
采用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盾构穿越既有建筑过程中控制沉降措施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盾构开挖时,土仓土压应该大于开挖前地层侧向土压力的理论值,在本工程中,通过现场试验和监测,得出土压系数取实测侧压力系数的1.2~1.3倍时,盾构开挖时地表沉降达到较好的控制。当盾构穿越既有建筑物时,应考虑建筑物附加应力对地应力的影响,调整土仓中土压参数。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调整前后地表沉降量有较显著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盾构在复合地层中施工,经常会遇到盾构姿态难以控制、刀盘刀具异常或过量磨损、刀盘变形与开裂等问题,目前是盾构施工一大难题。针对芜湖过江隧道其中一段软硬复合地层的工程地质特点,将其在盾构掘进断面内的地层简化为上软下硬的二元地层结构,对刀盘受力公式进行推导并建立刀盘受力计算模型,基于LabVIEW编制盾构刀盘受力计算程序。该程序可以计算盾构机在复合地层掘进过程中的刀盘有效推力、有效扭矩、倾覆力矩和不平衡力及它们的变化情况。最后实例计算,得出刀盘受力和力矩随软岩比、刀盘转角和贯入度的变化规律,解释了盾构在复合地层施工难题的原因,为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地铁盾构施工的具体过程,对影响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的因素进行收集并归类划分,建立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hapley值来确定指标体系中存在关联性的各指标权重,采用模糊理论对各级指标进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了基于Shapley值和Fuzzy理论的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评价模型,对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管理过程进行研究。最后以某地铁盾构施工项目为例,对其施工安全管理过程进行了研究,由案例评价结果可知,将Shapley值和Fuzzy模型应用在地铁盾构施工的安全管理上是可行的,能提高地铁盾构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依托河南新郑机场至郑州南站城际铁路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实践,应用提出的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的机器深度学习算法,研究大直径盾构隧道施工中地表沉降预测规律。在盾构隧道中心线地表选取76个监测点,获取地表最大沉降数据,以前30组数据为训练数据组,对后46个测点地表最大沉降进行动态预测,并和实测值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46个地表最大沉降预测结果中有38个点的误差绝对值小于2 mm。应用后验差法评价动态预测结果,获得了小误差概率P值为0.87,后验差比值C值为0.59,说明提出的机器深度学习算法能够较好地实现对盾构隧道地表沉降的动态预测。  相似文献   

10.
砂卵石是一种典型的力学不稳定地层,盾构在此不利条件下安全穿越铁路困难较大。采用数值分析技术对无水砂卵石地层中土压平衡盾构推进引起的地层响应进行了模拟,并和现场实测的地层变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减小地层变形的措施,并应用于工程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确保了在列车"不限速、不慢点"、不预先加固的条件下成功穿越京九、柳西铁路。  相似文献   

11.
库车拗陷的勘探实践表明,盐层与油气密切相关。通过对2条地震测线的分析发现,盐层、盐上地层、盐下地层变形看似孤立,实际相互影响。盐层构造变形一般发育在古隆起上部,盐上构造变形主要发生在盐枕构造的翼部,无盐地区主要发育基底卷入式构造。膏盐层可以延缓盐下地层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可以改善盐下储层的储集性能;膏盐层本身也有可能成为油气储集层;膏盐层具有形成超压封闭和物性封闭的双重封闭机制,对盐下油气藏的保存极为有利;膏盐层的塑性流动特性,使得盐下构造圈闭在强烈的构造挤压中得以保存。  相似文献   

12.
根据平衡剖面原理,对经过西秋里塔格构造带的2条地质剖面进行构造复原,利用PRA公司的BasinMod-1D软件对其中的2口井做沉降史分析,结果表明中、新生代的构造演化特征为三叠纪末期发生构造抬升形成古隆起构造,之后的侏罗纪未发生构造沉降,一直处于沉积间断状态,白垩纪早中期发生构造沉降,白垩纪末期库车拗陷整体发生抬升剥蚀,古近纪库姆格列木群沉积期的喜马拉雅早期构造运动强度较弱,苏维依组-康村组沉积期的喜马拉雅中期构造运动强度逐渐增大,到库车组沉积期-第四纪的喜马拉雅晚期构造活动最强烈。盐层的滑脱作用使得盐上、盐下地层变形极不协调,盐上地层缩短量明显大于盐下地层,表现出明显的盐上、盐下分层缩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对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状况的认识,第一个方面是,如何认识具有剥削性质的阶层在我国的成长和发展;第二个方面是,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多样化会不会削弱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第三个方面是,在我国阶层构成多样化后,阶级的整合将成为一个引人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迁60年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一直处于社会大变动时期。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由原来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演化转变为“十大阶层”。值得关注的是改革30多年来,中国中产阶层正处于崛起阶段,尽管这个阶级阶层结构还存在诸多的问题,然而一个现代化的阶级阶层结构雏形已经形成。  相似文献   

15.
社会阶层变迁对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20余年来的变化使国家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逐渐形成了社会阶层的差异。通过对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了解,力求以社会学的观点来分析和探讨当代中国社会阶层演进中的休闲体育,提出从社会阶层的视角来研究休闲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历来重视用社会阶层分析法对社会结构进行分析研究,在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高度关注社会阶层及其关系的变化,及时地进行科学理论概括,为党和人民制定正确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奠定了基础.本文联系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变迁的实际及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有关社会阶层方面的重要思想,浅要论述了当前怎样对社会阶层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托甫台西东河塘组顶面整体表现为东南倾伏的单斜构造,局部有较多的微型低幅度背斜。本地区东河砂岩油藏属于海退环境下受古地貌控制的以砂坝沉积为主的油藏。泥盆系东河塘组(D3d)及其下伏的志留系柯坪塔格组(S1k)、上覆的石炭系巴楚组(C1b1)在本地区都有剥蚀尖灭。东河塘组及与其相接触的地层在东河塘组尖灭线附件岩上性具有封堵接触与非封堵接触特征,构造、地层岩性以及地层接触关系三因素造成了东河塘组油藏圈闭顶、底板及侧向封堵的特色。通过构造及顶、底板岩性分析和侧向封堵性分析,找出了有效圈闭分布区域,对目前进一步的开采以及外围区进一步的勘探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会阶层结构变迁问题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有见地、有深度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大多限于社会学领域,侧重于阶层的划分、收入差距和收入分化的研究。本文试图从我国社会阶层变迁对老工业振兴的积极作用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完善和优化辽宁社会阶层结构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及各阶层自身状况发生了深刻变化。其中 ,变化比较大的社会阶层是 ,公有制企业工人阶层、非公有制企业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知识分子阶层和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这些阶层的现实状况和基本利益要求 ,并据此改善和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我们党才能更好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0.
社会的阶层分化与媒介的控制权和使用权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的阶级、阶层划分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有对媒介控制和使用权利的分配模式也产生了显著变化。主要的阶层及其对媒介的控制和使用情况可划分为三类 :拥有媒介的控制权 ,引领媒介发展潮流 ,决定社会舆论导向的强势阶层 ;拥有媒介的使用条件与使用能力 ,具有主动的媒介接近意识 ,善于利用媒介满足自己需要的中间阶层 ;缺乏使用媒介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基本被排除在媒介表现内容之外的弱势阶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