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政府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影响和作用下,不失时机地做出调整对日政策的决策,并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同日本的友好关系,努力推进中日邦交正常化。虽然最终没有实现邦交正常化,但中日关系在这一时期仍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为后来的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2007年是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35周年,为了纪念两国关系发展的这一重要历史时刻,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与中华日本学会在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日本国驻沈阳总领事馆等相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筹备了名为“互惠、合作、发展中的中日关系——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  相似文献   

3.
创价学会进入中国公众视野的形象,经历了从最初的负面宗教团体到"推进中日友好不能忽视的力量"的演变过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对日认知的发展变化,见证了新中国外交从遭遇围堵到广结善缘的成长经历。《人民日报》及书刊媒介上的创价学会形象,以"池田倡言"发表和池田大作访华为节点得以改变。这是中日关系从不正常到正常化的过程中诸多综合因素使然,是周恩来等中国领导人及外交、宣传部门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实践结果之一,也对今天乃至未来中日关系有所启迪和裨益。  相似文献   

4.
中国对日方针的重要思想是要一分为二看日本。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是中国坚持"区分开来"原则的重大外交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日友好关系取得了长足进展,2012年9月日本政府"购岛"导致两国围绕钓鱼岛主权的争端迅速升温,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与安倍晋三首相会晤开启了中日关系走向缓和的进程。当前中日关系仍面临困难,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今后中日关系发展可能出现两种前景:一是中日关系"退大于进",两国关系持续紧张;二是中日关系"进大于退",中日关系保持缓和趋势。从中长期看,在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的外交战略思想的指引下,中日关系"进大于退"的可能性将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5.
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中日学术讨论会综述林泓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5周年,1997年8月3日至5日,由山东省日本学会举办的“中日关系与山东改革开放”学术讨论会在山东济南举行。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日本学会会长苗枫林,中华日本学会副会长骆为...  相似文献   

6.
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由中华日本学会和中日友好协会联合举办的“90年代中日关系的课题”国际学术讨论会于9月3日至9月5日在北京举行。中日双方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2年8月29日,"中国社会科学论坛"——"中日关系展望:从历史走向未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中华日本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承办,曰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日本驻华大使馆协办。  相似文献   

8.
吴万虹  张勇 《日本学刊》2007,(6):142-148
"战略互惠稳定发展——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2007年9月7日至9日在北京成功召开,中日双方60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并得到了中国社科院国际合作局、中华日本学会、全国日本经济学会、中国中日关系史学会以及中国日本史学会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9.
两次"尼克松冲击"不仅为日本的对华关系正常化提供了可能性,而且也使中日关系正常化产生了必要性。田中角荣首相在没有获得中方在日美安全条约、台湾、战争赔偿等问题上的具体意向之前,难以下决心进行日中之间有关邦交正常化的谈判。作为实业家出身的政治家,田中尤其重视经济方面的利益,甚至比中国政府更注重"政治解决"两国邦交正常化问题。虽然田中将日中邦交正常化课题的政策制定委托给外务大臣大平正芳及外务省少数精英官僚,但始终起到主导性作用。日本的对华关系正常化决策过程,具有鲜明的首相决断型和利益驱动性特征及理念。  相似文献   

10.
文化外交是日本对华总体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日关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日本的对华文化外交基本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在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不久的一个时期,日本的对华文化外交处于萌芽期,发展历程中遇到很多阻力:20世纪80年代,日本对华文化外交取得全方位发展。冷战结束以来,日本对华文化外交在深化发展和不断探索的同时,也出现一定程度的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中日关系的现状与未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9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20周年之后,中日两国的经济关系继续向前发展,中日政治安全关系不时出现问题,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程度下降,致使部分日本学者主张,中日两国的“友好蜜月时代”已经逝去,今后的中日关系只能是而且应该是一般性的国家间关系。本文不赞同这...  相似文献   

12.
<正>2017年,适逢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卢沟桥事变"80周年。在这一时间节点,中国日本研究学术团体纷纷以年会形式举办研讨会,对日本视域中的东亚问题、日本社会转型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以及中日经贸合作进行深入研讨。中华日本学会2017年年会暨"日本视域中的东亚问题"学术研讨会2017年10月21—22日在长春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华日本学会、东北师范大学主办,东北师大历  相似文献   

13.
正深秋万树斑斓时节,应创价学会邀请,中华日本学会日本研究刊物编辑代表团,于2017年11月26日至30日访问日本。在近来中日关系趋稳向好的形势下,中华日本学会组织中国主要日本研究机构的《日本学刊》、《日本研究》、《日本学》、《日本研究集林》、《现代日本经济》、《东北亚学刊》六家刊物的主编和编辑部负责人访日,有着特别的意义。在创价学会的精心安排下,代表团一行拜访了创价学会总部,拜会了公明党代表,与自民党  相似文献   

14.
回顾历史,从中汲取经验教训,让历史告诉我们未来,是十分有益的。今年9月29日是中日邦交正常化15周年,在这以前还有20年的民间友好交往,这35年的演变、发展历程,是值得我们回顾和认真思考的。 邦交正常化以来,前几年,中日关系官方、民间的发展都比较顺利,中日双方一度曾给了很高评价,说中日关系处在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这样说,是否反映了实际情况,论据是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日关系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今年是中日恢复邦交20周年。在纪念20年前发生的、在中日关系史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这一重大事件之际,人们不禁再一次想起已故周恩来总理说过的一句名言:“饮水不忘掘井人”,不禁再一次念及那些为推动中日友好,实现中日关系正常化而奔走操劳、呕心沥血的两国的先辈们。  相似文献   

16.
中日关系经过了古代两千多年的友好交流史和近代60余年的日本侵华史,给两国处理和发展当今中日关系留下了很多教训和启示。1972年9月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至今,中日文化交流迎来了第五次高潮时期,同时也是有史以来中日两国关系发展得最稳定、平等、健康的历史时期。2006年10月安倍首相访华,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本,中日双方就构筑战略互惠关系达成了共识,并且进一步进行了具体的探讨和磋商。为了增进理解,两国政府首次组织并成立了中日历史共同研究委员会,通过对古代、近代、当代不同时期中日关系发展史的共同研究,加深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增进相互理解,进一步推进中日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日本1952年得益于"旧金山媾和"重返国际社会。中国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大的受害国之一,因为美国的反对却没能参加旧金山会议,战争赔偿问题自然就成了战后中日关系中的重要议题。本文综合利用日、中双方的外交史料和先行文献,对战后日本拒绝对华赔偿的政策过程进行还原。笔者认为,日本在1952年的"日台和约"谈判和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谈判"中相继利用制造"两个中国"的战略,实现了不赔偿的政治目的。  相似文献   

18.
“岁月两千玉帛,春秋八十干戈”。如果说,这曾是以往中日关系的历史写照,那么,1972年的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签订,则使中日关系步入了新的“玉帛”时代。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以来的20年间,中日关系有了和平、友好、合作、互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实质及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98年 1 1月底 ,中日两国政府在江泽民主席访日时发表的《中日联合宣言》中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本文拟就“中日伙伴关系”的背景及其实质进行分析 ,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趋势做一展望。一、背景 :两国关系的重新调整80年代末 90年代初 ,中日关系的内外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以此为背景 ,1 972年邦交正常化以来中日共同确立的关于历史问题、台湾问题、和平友好的诸项原则频频受到日本一些势力的挑战 ,中日关系在迭起的政治摩擦中出现了滑坡局面。这些情况表明 ,冷战后中日关系进入了重新调整和重新定位阶段。细…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5月16日,第三届"日本研究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日本研究论坛"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和《日本学刊》编辑部在社科院全面推进创新工程的背景下创设的中国日本研究高端学术平台。本届论坛在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七七事变"80周年和中日关系愈益复杂的时间节点召开,目的是从世界视域、多维度地审视日本和中日关系,适应新形势,在问题意识、研究课题、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