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美是重要的贸易伙伴,彼此的贸易关系很为密切.双方都很重视中美之间的知识产权协议问题的达成,取得双赢局面.从1989年以来,中美已经进行了6次谈判,其中的过程极其曲折.双方在一些方面达成了共识,签订了一些协议.总结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如何将谈判进行下去,是双方都要努力的事情.根据多次谈判经验和教训,结合美方谈判的特点和文化,中方又该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突破僵局,不至于在其中处于被动地位.  相似文献   

2.
中美两国都是世界大国,而且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但自二战结束后,尤其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尤其是台湾问题,日本人的从中干扰,中美两国的关系始终处理不好,有时双方甚至抱有敌意.这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严重干扰了双方的正常经贸、政治交往,影响了双方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战略互信"是近年来中国在处理对外关系时经常使用的一个概念。随着奥巴马访华,"战略互信"成了中美双边关系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战略互信不但有助于化解中美结构性矛盾,而且有利于中美共同应对地区及全球性挑战。建立中美战略互信的途径包括做出承诺、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深化和完善对话交流机制、建立国际机制等等。由于受双方结构性矛盾的制约,中美战略互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限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向中度信任的方向发展,但无法达到美国与日本、欧盟之间那种高度信任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中美贸易失衡及其所引发的人民币升值问题是近几年来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客观来看,贸易总量的失衡并不意味着贸易利益分配的失衡.通过对1978 - 2007年中美之间的贸易利益分配的分析及估计发现,中美贸易使双方均获得正的总利益.但是,中国居民从中美贸易中获得了产出利益而损失了消费利益,美国居民则刚好相反,并且在美方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的时期,美国居民的个人总获益要高于其顺差时期.同时,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将近乎同等幅度地降低双方的贸易利益.因此,对于美国来说,无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一味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美双方都是无益,甚至有害.  相似文献   

5.
中美两国代表2月26日在北京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双方避免了一场贸易战,也结束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20个月的磋商。外经贸部部长吴仪就达成协议发表讲话说,协议的达成是中美双方共同采取务实态度的结果,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一年多来,社会各界都在注视着中美知识产权磋商,并期待着双方通过平等磋商达成协议,应该说,这是一场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关系大局的非常重要的谈判。  相似文献   

6.
由于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因此在人权的概念、人权与主权的关系以及人权标准是否具有普遍性等问题上有着很大的分歧,导致人权问题成为了中美之间最突出最有争议性的问题之一。对此,中美必须以双方在其他重要领域的共同利益为重,在人权问题上从对抗走向对话,在尊重对方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切实有效的努力,消除彼此由于价值观差异造成的猜疑,建立起相互信任全面合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以来,处于"战略机遇期"的中国持续崛起,处在"战略间歇期"的美国则倍感危机,中美两国如何处理综合国力对比的变化成为影响中美关系走向和21世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2009年开启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为中美关系的再定位和两国间的沟通提供了宽广的平台。然而,核心议题"缓不济急"、实质性成果的缺乏和安全对话的滞后成为对话面临的主要困境。鉴于此,提升对话级别、增加对话频率,加速推进安全领域对话,突出危机管控机制建设,加强中美对话体系性建设成为推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发展、促进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1955到1970年这十六年间举行的136次中美大使级会谈,其次数之多、交锋之激烈,在国际关系史上是罕见的。会谈中,台湾问题更是重中之重,双方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谈判。尽管双方针锋相对的立场使漫长的谈判除了达成一个平民返国的协议声明之外几乎一无所获,但却为中美两个未建交国提供了一个接触和对话的途径。中方的坚定立场也使美方改变了在台湾问题上的态度,为后来中美关系走向最终和解以至最后建交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2010年中国上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起点,中美关系开始向所谓"新常态"过渡。中美关系"新常态"之新,一是新在结构:中美之间"老大"与"老二"的关系规定了双方看对方时,将相对"平视"而非昔日的一俯一仰;二是新在战略模式:双方在处理与对方关系时,将更多地以如何处理与对方关系为政策目标而不限于将之视为战略手段,即是说,对双方而言,中美关系的工具性下降、目标性上升,如何处理中美关系对于中美双方都越来越成为相对独立的最高外交目标;三是新在内容:中美之间竞争面与合作面同时扩大,更加无所不包,且在目前结构性调整及相互探索如何调适阶段,两国关系将有一个烈度较大的震荡期,竞争性更引人注目;四是新在其国际影响力:中美关系如何发展演变,将对国际局势产生更直接、更全局性的影响、甚至更加直接决定世界发展模式、前景及战争与和平等全局性问题。如果说在奥巴马第二任期,中美关系还处在由"常态"向"新常态"的过渡阶段,双方均面临如何进行政策选择的问题,则特朗普上任后,中美关系就真正进入了"新常态"。  相似文献   

10.
中美互不信任是中美关系中的根本问题,中美之间信任的提升有利于其他问题的解决.造成中美互不信任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崛起和不同的社会文化与政治体制,解决中美互不信任问题的对策则是进行长期战略对话和在国际制度框架内进行有效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新型大国关系是冷战结束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大国关系新的战略思维和机制模式。是在2012年中美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由中美两国共同提出的,要加强双方的信任与合作,开辟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虽然双方对这一概念的解读不尽相同,但都避免严重对抗,期待大国之间以互利合作为主的基本战略意图是相同的。新型大国关系,其基本理念就是合作与竞争并存的一种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12.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在影响中美关系的诸多因素中作用日益突出。中美两国不同的石油安全战略,必然产生在石油问题上的博弈。美国的石油安全战略已成为影响中国实施石油安全战略最重要的国际环境因素,中国石油安全问题的解决必然受中美关系大局及双方石油互动关系的影响。认识到中美两国利益的交错性与复杂性,认为中美两国在石油问题上需要更多地沟通和对话,就目前而言,中国加入国际能源机构是最佳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3.
文化对话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可回避的问题,然而对于跨文化对话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反思,尤其对所涉及的对话资格问题、对话双方地位是否平等问题、文化通约性问题以及文化对话目的等问题均值得进一步思考。惟其如此,我们对跨文化对话才能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否则对话有可能蜕变成迷失自我的"自我殖民主义"或唯我独尊的"狭隘的民族主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利玛窦、艾儒略和叶向高为例,分析晚明儒学与欧洲天主教的交往特征,认为双方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本位意识,并试图以自己的观念为基础构建文化统一性。这种心态制约儒学与天主教的进一步接触,使双方无法真正对话,而作为一种认识论模式的"对话"在近代早期的历史条件下难以真实存在。本文亦对文化交往中的"对话"模式的内涵提出设想,认为反思"对话"在历史上的缺失将有助于当下之人更重视对话论和有意识地将交往模式导向对话。  相似文献   

15.
语篇信息性的强大阐释力对话语分析的借鉴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从话语分析的角度来解读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及主旨发言,既体现发话者的意向性,也蕴涵着受话者对话语信息内容的预期。它们都涉及交际双方话语产生的社会背景、文本意义以及话语策略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卡特当选美国总统后开始努力与中国建交。在双边谈判中,对台军售始终是中美间障碍,最终双方采取了"分歧的基础上实现正常化"的对策,使这一问题遗留下来。这就为中美建交后对台军售的争论埋下了伏笔。  相似文献   

17.
中美人权问题是两国关系中的结构性问题。美国人权观源于自然法理论,强调人权的普遍性和个人人权,着眼于个人的政治权利。中国人权观源于马克思主义伦理和儒家伦理传统,既强调个人人权,又强调集体人权,认为人权既包含政治权利,也包含生存发展权、社会文化权等多种要素。中美双方应在了解和尊重对方伦理传统的前提下,加强人权对话与合作,求同存异,增进共识,努力化解人权冲突,发展中美关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已成为全球经贸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对于问题的根源分析,有的学者提出是双方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有的学者反对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挂钩的汇率观点,这些都对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总结以上思想的主要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于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一点评述。  相似文献   

19.
理解与对话是哲学解释学的基本问题,其理解观、视界融合、主体间性等思想为我们解读对话教学提供了新视角.以理解和对话为基础的对话教学,具有民主性、创生性、共享性等特征,在促进教学主体双方的共同成长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凝视本是出境旅游者的基本欲望,但基于资本、权力而来的霸权凝视容易导致主客双方的文化阻隔和疏离。对话是处于同一理解平面和交流规则的沟通方式,具有相互理解和尊重的主客对话能在出境旅游主客两端形成"我—你"或"你—我"的和谐关系框架。凝视转向对话,更有利于主客双方正视差异、培育共识,实现双方在旅游发展中的共生与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