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萍 《天府新论》2017,(4):封二-封三
丹巴县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州东部。其东面和东北面是著名的卧龙自然保护区、四姑娘山风景区和黄龙、九寨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区;南面和西南有蜀山之王贡嘎山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公园和情歌的故乡康定;向西则通往藏区深处的道孚、炉霍。这里河流纵横、山谷深切,大金川、革什扎河、东谷河、小金川相汇而成著名的大渡河;有充满神秘色彩的藏区四大神山——墨尔多神山;还有被称之为“中国乃至世界石砌建筑和设防民居的奇迹”、“人类文明的丰碑”的千年古碉群。丹巴县因此享有“大渡河畔第一城”、“千碉之乡”的美誉。绮丽优美的环境中,生活着藏、汉、回、羌等15个民族,其中以嘉绒藏族为主。碉群和藏寨共同成为丹巴最为亮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2.
背景资料 中国西南的横断山区不仅以其高山峡谷相间这一独有的地势特征而闻名于世,同时还是连接黄河及长江的重要文化走廊和民族走廊。民族学上称其为藏彝走廊或氐羌走廊。藏彝走廊是黄河上游地区与长江上游地区民族、文化交流的一个大通道。在该走廊的六条南北流向的大河水系中,尤以岷江上游最为重要,而隶属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原茂汶羌族自治县)更是该流域的中心,尤其是县城凤仪镇所在谷地是岷江上游地区面积最大的一处河谷冲击扇平原,因其土肥地美,水源充足,气候宜人,  相似文献   

3.
藏羌古碉是四川西北部高原地区的先民高超石砌技艺的结晶,华夏高台建筑则是华夏地区人民勤劳和智慧的象征,二者都属于中国古老的高层建筑文化,起源有相似之处,华夏高台建筑为我们了解藏羌古碉的起源提供了一把钥匙.由于华夏高台建筑已没有实物存在,现存的藏羌古碉又成了了解华夏高台建筑的实物标本.  相似文献   

4.
刘朦 《理论界》2015,(3):44-48
中柱普遍存在于云南古羌支系各族的建筑中,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偶合,更是对羌人古老居住模式的承袭。中柱是建筑中的恒定基因,保证了羌民居空间格局的稳定发展。本文以彝族、藏族为例,分别从物质形态、信仰体系和空间观念三方面来探索中柱的起源,试图从一个更为广阔的背景中去认识中柱这一建筑形式。  相似文献   

5.
背景资料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距离成都163公里,距离县城41公里,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它始建于公元前111年。带有典型的羌族城堡特征和军事功能。复杂的城堡道路系统和古朴的羌族民居建筑融为一体,是世界保存最完整的羌族村寨之一。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国前,岷江上游的羌族社会已进入封建制阶段,但羌族地区仍普遍地保留着原始宗教的痕迹。羌族原始宗教产生于羌族氏族制社会,是作为羌族原始社会的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而出现的。尽管羌族原始社会早已成为历史的陈迹,但由于宗教作为社会上层建筑之一的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加上其他原因,故羌族原始宗教得以延续下来。又因为羌族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处于汉族历代王朝和吐蕃政权的统治之下,受汉、藏文化影响较深,所以有的羌民也兼信汉族地区的佛教、道教和藏传佛教。  相似文献   

7.
<正> 西宁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早在秦汉以前就被称为“羌戎之地”谓之湟中。同时也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方。自古以来,汉、藏、蒙、土、回、撒拉等民族的先民就劳动、生息在这块土地上。在她七千年历史的漫长时期,留下了不同面貌的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汉代直至明清的各个时期的文化遗迹、遗物皆有发现,这对于研究当地各民族  相似文献   

8.
正《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八册,第213页所收《二圣庙碑》,题为"北周刻",无具体年月。细读碑文,发现此碑并非南北朝时期的北周所建,而应是五代后周建造,且有制作的具体时间。或许因首题有"大周潞州大都督府泽州陵川县龙川、普安、鸡鸣等三乡共造",编者遂误以为"大周"指北周,其实不然。  相似文献   

9.
羌人自青铜时代开始广泛活跃于我国西北地区,与华夏、西南等族群长期互动与交融,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羌人在主动或被动的迁徙过程中逐渐融入周边族群,成为今日汉、藏等多个民族的祖源之一。除战争因素外,气候环境和族群自觉等因素可能是羌人迁徙的根本内在动力。对羌人等古代族群迁徙和交融史的研究,将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历史注脚。  相似文献   

10.
武周时期壮族文人留下的《大宅颂》与《智城碑》,是大唐文化与岭南文化之结晶。本文从两碑及六合坚固大宅遗址看武周时期大唐文化对南方文化之渗透与施及,以窥视唐王朝羁縻制度、儒家思想、建筑艺术及文体风格等对于岭南文化的影响,从而了解唐王朝之盛大及文化发展之规律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石刻格萨尔同格萨尔羌姆、格萨尔唐卡、格萨尔塑像、格萨尔经幡和格萨尔祭祀活动一样,是格萨尔文化在藏区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众多格萨尔文化载体中,格萨尔石刻造型及其文化内涵,与其它格萨尔文化现象既相同又有差异。本文从康区格萨尔石刻造型艺术视角,分析和解读格萨尔石刻的宗教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和文化功能,阐述人类学视野中的格萨尔石刻文化所承载的多层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发展潜力阿坝州素有“雪山草地”之称 ,地域辽阔 ,地貌多样 ,地质构造特殊 ,形成了奇丽多样的自然景色。从银雕玉琢般的冰峰雪岭到绿茵如毡的大草原 ;从荫翳蔽日的原始森林到多姿多彩的藏羌风情 ;从灿烂悠久的藏羌文化到巍峨壮观的红军长征纪念碑 ;从情意绵绵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到闻名遐迩的卧龙大熊猫饲养繁殖天然基地 ;从险峻陡峭的岷江峡谷到绮丽壮美的大渡河风光 ,都舒展开一幅幅如诗如画的美景。阿坝州有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 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其中 ,九寨沟和黄龙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九寨…  相似文献   

13.
大渡河发源于川、青交界的果洛山 ,流经阿坝、甘孜、雅安 ,穿凉山边境流入乐山 ,与岷江、青衣江汇合 ,全长 115 5公里 ,是长江水系一、二级中的第三长河。根据地理学家的划分 ,大渡河上游流域区包括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金川、小金和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康定、泸定五县 ,总面积 2 92 3 6平方公里 ,占大渡河流域总面积的 3 2 2 % ,占四川省甘孜、阿坝两州总面积的 12 3 7%。总人口 3 5 89万人 ,占甘孜、阿坝两州的 2 2 7%。居住民族有藏、汉、彝、回、羌等 ,其中藏族人口 17 0 6万 ,占总人口的 47 5 3 % ;汉族 18 2万 ,占总人口…  相似文献   

14.
陈剑 《天府新论》2023,(1):封二-封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以三星堆遗址一号、二号祭祀坑为代表的系列重要考古成果的公布,国内外学术界对灿烂辉煌的古蜀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古蜀文明的相关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关于古蜀文明渊源的探索工作也一直没有中断。宝墩遗址等成都平原史前城址的考古新成果明确了宝墩文化是三星堆古蜀文明的前身。但是,对于古蜀文明渊源的探索在时间及空间上均需要有新的突破。四川考古界以相关历史文献记载及既往的考古资料为基础,把探索古蜀文明渊源的目光盯在了岷江上游地区。  相似文献   

15.
浅析土族民间文化中的多重宗教信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族属古代东胡系统的民族 ,土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起源于大兴安岭 ,后南徙辽东为慕容鲜卑。后因慕容鲜卑中吐谷浑与慕容★不和 ,率部西迁 ,由阴山到今甘肃临夏一带 ,继而在今甘肃、青海境内氐羌故地建立政权。随着吐谷浑国的强盛、衰落、灭亡 ,逐渐吸收融合周围民族 ,在明代演变成土族。土族民间文化不仅绚丽多彩、异彩纷呈 ,而且给人一种兼容并蓄、包罗万象之感。这种特殊的文化价值体系的形成不仅是承袭其先祖文化的结果 ,而且也是土族形成过程中与羌、汉、藏、蒙古等民族相融合的结果。一土族民间文化中多重宗教信仰 (包括萨满教、…  相似文献   

16.
王家大院是晋商文化与官商文化在民居建筑中的完美体现,是融我国建筑南北之风以及多种美学理论于一体的山西民居建筑的典型代表,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王家大院建筑所特有的文化内涵可观、可赏、可读,是自古以来人们对"家"之载体追求的高水平体现。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楚布寺碑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18.
"藏羌彝走廊"内民族众多,文化形态多样,并呈现和谐共存和睦共荣特征,是我国典型的多元文化汇集之地。道教作为中国本土文化,对中华文化、历史和民间习俗、民众心理等产生了广泛影响。本文以民俗学视角,主要运用"对点式"观察分析法,梳理走廊中具有典型代表的藏羌彝少数民族民间信仰中的道教文化要素,探究道教文化与民间信仰之间的内在关联,拓展藏羌彝走廊的整体文化共同特征,并就如何发挥好民间信仰文化作用,更好推进区域文化产业资源整合、维护宗教生态平衡、增强区域和国家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发展事业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刘治龙  王铁军 《学术探索》2013,(10):126-129
建筑历史性的诉求源远流长.东北地区传统民居在中国北部严寒这一特殊地理方位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其大气豁达的院落空间,方正洗练的房屋造型均呈现出平和质朴的建筑智慧.东北民居老建筑多处于地域偏远、经济落后等地区.在当代社会迅猛发展的城市化背景下,保护和传承东北特定的建筑文化和空间语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藏、汉、英三个方面介绍了琼结桥碑碑文的情况,并进行注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