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九三三年十月,蒋介石调集五十万反动军队,对我中央苏区所在地——瑞金,发动了第五次“围剿”,敌人不仅在军事上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堡垒战术,而且在经济上对中央苏区实行了严密的封锁。当时,红军的生活非常艰苦。在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的困难情况下,红军战士平均每人  相似文献   

2.
悲壮的胜利     
悲壮的胜利柳建辉在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史诗中,最壮丽的篇章莫过于红军的万里长征。人们知道,长征是以红军的胜利和敌人的失败而告终的,但最初实际上却是由红军的失败和敌人的胜利开始的。当年各路红军开始踏上征途时.并不知道转移突围之路有多长,最终目的地是哪...  相似文献   

3.
在红军长征的漫漫征程中,能否顺利实现大转移的目标,除了要突破敌人的道道封锁线外,还必须渡过金沙江,抢渡大渡河,顺利通过凉山彝族聚居区,粉碎蒋介石在金沙江以北、大渡河以南、雅砻江以东地区围歼红军的美梦。本文拟就中央红军过凉山的一些史实进行分析评述,目的在于昭示红军英烈的光辉业绩,激励我们在以江泽民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廖安民 《老友》2014,(12):9-9
正抗战时期的延安,旱天两脚土,雨天两脚泥。当时很多从上海、南京、北平等地来这里投身革命的男女青年,都脱下皮鞋、布鞋,换上了红军的传统草鞋,并引以为荣。一天,边区医院的勤务兵小张问从南京中央医院来这里参加革命工作的朱仲丽:"朱医生,你有没有旧布和旧毛线?我想帮你打一双草鞋。""太好了,有了草鞋,脚底下就不会沾泥沙了。"她忙着找了一些旧布和五颜六色的短毛线给了小张。一天傍晚,朱仲丽在路上遇见毛泽东。毛泽东注视着她的双脚,像在思考什么。"主席,这草鞋是医院一位小同志给我打  相似文献   

5.
大山里,草鞋是山里人最忠实的伴侣,它忠实、可靠,任劳任怨。因为大山里不是爬坡,就是上岭,再高级的鞋子都没有用,而草鞋却可以大显身手,发挥它的作用。这样,大山人就把草鞋当成了自己最信赖的伙计,而草鞋也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岁月就在这样的默契中向前流逝。  相似文献   

6.
长征保存了革命力量,扩大了革命影响,宣告了反动派围追堵截的破产 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和他们的走狗蒋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长征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追堵截的破产。长征又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红军的道路,才是他们解放的道路。不因此一举,那么广大的民众怎么会如此迅速地知道世界上还有红军这样一篇大道理呢?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总而言之,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7.
张国焘在鄂豫皖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斗争期间的错误,是他在该苏区任职时所犯诸多错误中的一个主要方面。本文从五个方面较为详细地论述了这个问题:当敌人加紧部署对鄂豫皖苏区的第四次“围剿”时,他错误估量了敌我形势,盲目轻敌,认可和支持了荒谬的“偏师”说,种下了第四次反“围剿”斗争中的错误路线的根苗;当敌军即将开始“围巢”时,他错误认为,只要攻克敌之据点麻城,便可打破敌人新的“围剿”,强令红军西次围攻麻城,犯了冒险主义错误,也贻误了红军准备反“围剿”的时间;当敌人向苏区腹地进攻时,他急令已经疲惫不堪的红军正面堵击,与敌硬拼,犯了拼命主义错误;当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苏区首府、重镇和中心区域沦入敌手之后,他惊慌失措,急率红军主力撤出苏区,无具体目标的盲目西进,犯了逃跑主义错误;当红军主力撤离苏区之后,他在思想上再无重回鄂豫皖苏区的打算,严重违背了黄柴畈会议的精神,致使鄂豫皖苏区的绝大部分丧失。  相似文献   

8.
刘海锋 《老友》2012,(6):13-14
(一) 1933年3月下旬,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四次"围剿"后,蒋介石重新调集了50万兵力,准备对中央苏区发动第五次"围剿"。为了抵御敌人大军压境,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尽可能地扩大红军队伍。1933年5月中旬,红军总部在江西宜黄县召开全军青年工作会议,红军总政委周恩来建议创立“少共国际师”。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前后的军事建议是:一、第五次反围剿一开始,毛泽东建议放弃黎川,诱敌深入到建宁、泰宁一带,集中红军主力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二、"福建事变"之时,毛泽东建议红军主力应该突进到以浙江为中心的苏浙皖赣地区去,将战略防御转变为战略进攻,威胁敌之根本重地,向广大无堡垒地区寻求作战。三、第五次反围剿进行一年时,红军在内线作战取得胜利的可能性已经不存在了。毛泽东主张立即改取战略进攻的方针,以主力向湖南中部挺进,调动江西敌人至湖南而消灭之。四、通道会议时,敌人在北区湘西的道路上布置了20万大军的天罗地网,毛泽东极力说服博古等主要领导人,建议放弃与二、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五、在苟坝出席中共中央负责人会议,讨论进攻打鼓新场的计划,毛泽东建议,不能打固守之敌,不能啃硬的,应在运动中消灭敌人。  相似文献   

10.
红军长征时期党把宗教问题作为长征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对待,及时纠正苏区时期过激的宗教政策,并制定和实践了一系列切合实际的宗教政策,保障了沿途地区包括宗教界人士在内的各界群众的基本利益,作为回报他们对红军长征给予了极大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在他们的帮助下,红军顺利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为红军北上抗日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布时 《今日南国》2014,(11):23-23
在艰苦卓绝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中,面对敌人的前堵后追,地图,关系着几万红军的命运。  相似文献   

12.
引 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东广大军民,在毛主席和党中央的领导下,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为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进行了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 早在大革命时期,浙东就有我党的活动。为了响应北伐战争,党组织过工人、农民和盐民的斗争。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浙东有过地方红军,由于受到“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在强大敌人的围攻下失败了。抗日战争爆发后,浙东兴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有的地区还组织了地方武装,实行武装自卫,袭击敌人。“皖南事变”和…  相似文献   

13.
一九三四年十月,红军为了北上抗日,突破了敌人的包围,离开江西革命根据地,开始了历史性的长征.长征路上,每天天上有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一地上有几十万匪军围追堵截,路上有高山大河阻挡,但是人民的红军,对革命事业,赤胆忠心,以坚强的意志,克服了一切困难,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经过十一个省,连续行程二万五千里.这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壮举.《老山界》这篇散文真实地记录了红军长征部队翻越老山界的实况.《老山界》的作者陆定一同志,当时在红军纵队政治部宣传部担任工作,由于作者亲身经历了震撼世界的长征生活,因而这篇文章写得具体,生动,真实,亲切,具有异常宝贵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一根针和一条线 1935年5月的一天,夜幕降临了,急行军数日的红军某部来到雪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子宿营。 自渡过金沙江以来,红军虽然暂时甩开了尾追的敌人,但形势仍然很严峻。根据党中央、毛主席的指示,先头部队必须尽快占领大渡河  相似文献   

15.
开国上将杨至成是我军后勤工作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中央苏区时曾担任红四军副官长、军委总供给部部长兼政治委员。红军长征时,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担负起为红军筹集粮款的任务。1934年12月中旬,中央红军突破敌人的第四道封锁钱,占领了贵州黎平县。党中央准备在黎平县召开政治  相似文献   

16.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共中央在黔北重镇遵义召开了决定党和红军命运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地位,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新的党中央的领导,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在军事上结束了自第五次反“围剿”以来的单纯防御和退却逃跑主义路线。在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同志指挥下,红军重新恢复了机动灵活和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敌人的运动战。  相似文献   

17.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次年为策应中央红军北上,红四方面军西渡嘉陵江,越过涪江,进入岷江流域。四方面军西进有效地牵制了国民党及川系军阀十几万兵力,打破了敌人的新围攻,打开了与中央红军会师的道路。红军在涪江以西和岷江上游的广大羌族聚居区停留近五个月,其间红军在羌区宣传和实践了党的民族政策。羌族人民在中国革命的紧要关头,为红军长征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陈孝荣 《社区》2010,(29):49-49
大山里。草鞋是山里人最忠实的伴侣,它们不闹外遇,不闹离婚,不到法院提起上诉,一辈子忠实、可靠,踏踏实实,任劳任怨。因为大山里不是爬坡,就是上岭,再高级的鞋子都没有用.而草鞋却可以大显身手,发挥它的用武之地。这样。大山人就把草鞋当成了自己最信赖的伙计,而草鞋也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岁月就在这样的双赢中走了过来。  相似文献   

19.
论红军长征战略目标的演变孙欲声关于红军长征战略目标的演变,在中国现代史、中共党史学界曾有许多不同的观点。一般都说是为了北上抗日。亦有寻找新的落脚点、建立新的根据地和保存有生力量打破敌人“围剿”等提法。笔者认为:对红军长征的战略目标,不应该一概而论,不...  相似文献   

20.
军鞋的故事     
彭林 《老友》2010,(4):25-25
1949年9月,我刚参加解放军的时候,一位东北籍的班长送给我一双用稻草和布条织成的草鞋。他语重心长地告诉我:"路是靠两条腿走出来的。过去我们每天行军打仗,追赶敌人,从东北打到江南,没有鞋两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