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酬递增理论述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报酬递增与竞争均衡的不相容 ,以及对报酬递增处理的难度 ,使这一理论除受少数几位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马歇尔、杨格等关注外 ,长期以来被众多经济学家有意无意地忽视和忘却。现代各国经济增长所显示的差异性使得以报酬递减法则所支配的竞争均衡愈来愈缺乏说服力 ,相反与动态相关联的报酬递增则重新受到重视。现代报酬递增理论或者是寻找报酬递增与一般均衡的结合途径 ,或者是彻底放弃均衡框架 ,以非线性和不确定性为基础探讨报酬递增 ,即形成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两种不同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张日波 《浙江社会科学》2015,(4):17-23,32,155
报酬递增思想是古典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该思想在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这段时期一度中断。其中的缘由何在?学界存在工具不足论和脱离现实论两种解释。本文认为,报酬递增思想在经济学中是否能够立足,取决于它与什么样的竞争理论相匹配。通过动态地梳理经济思想史上报酬递增与竞争的关系,会发现两者的关系经历了从斯密到马歇尔的相容时期,以及从马歇尔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到复兴阶段的冲突时期。完全竞争的假设在促进经济学的形式化、吸收边际革命的成果、建立边际分配理论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古典经济学的报酬递增理论与后来的完全竞争理论的冲突,是报酬递增思想被边缘化的重要原因。报酬递增思想的现代复兴,则是对竞争与报酬递增关系妥善处理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规模报酬递增视角下的国际贸易理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报酬递增视角出发,对相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做了梳理,包括规模经济(包括外部和内部两方面)、分工和专业化、正反馈等对国际贸易及其模式的形成的影响做了相关文献的回顾和评论,另外还将经济地理纳入到我们的视线中,我们发现分工和专业化理论在解释如生产全球化和垂直专业化引起的中间产品贸易等新现象时,比规模经济概念更具有解释力,传统的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对现实的分工和贸易模式现象的解释能力比较弱,基于规模经济的经济地理理论的最新发展说明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肖卫东 《东岳论丛》2012,(8):126-131
“斯密猜想”命题在本质上揭示了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的内生根源在于农业分工的有限性.但是,分工仍然是农业经济增长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根本源泉,农业分工本身及农业规模报酬递增也必然需要借助某种特定而有效的空间组织形态来实现.农业地理集聚作为一种特定而有效的农业空间组织形态,是农业分工的结果,也是农业分工进一步扩大和深化的原因.因此,农业地理集聚是农业分工的空间组织形态,同时也是农业分工利益和分工效率改善的空间实现,它可以通过扩大农业市场广度和增加农业市场深度来拓展农业市场规模  相似文献   

5.
李萍  高楠 《天府新论》2009,(4):54-57
如果认为中国经济在改革开放30年来没有或者很少依赖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只是凭借资本的投入而取得现在的成就,那么,中国现阶段应该处于"边际报酬递减之痛",与国民经济水平长期高速增长的现实矛盾.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技术水平三者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1%、53.8%、43.6%,技术进步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持续增长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探讨城市规模的分等定级入手,选取了与城市规模密切相关的人口数量、建成区面积和经济规模指标,按城市规模运用多指标面板数据的聚类分析法对全国70个大中城市分类,并在此基础上使用1998-2009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市辖区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对房地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在城市规模较大的情况下,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相对较弱,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依靠程度较高,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未能呈现出较好的循环态势;在较小规模城市中,房地产投资相对于除房地产投资外的其他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能力较弱,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应逐步改变靠房地产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观念,在未来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规划产业结构.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2001-2007年的国家统计局工业企业数据库,从微观层面考察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研发投入可以显著提高企业绩效增长率,研发投入比重增长1%,可以导致企业产值增长大约3%,企业利润增长大约13%,显示出比较高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通过考察研发投入、人力资本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发现当企业人力资本投入量增加时,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增长具有更高的效应,说明企业研发投入可能通过人力资本的作用而对企业绩效产生影响,研发投入具有外溢效应.研究表明,我国企业应该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使得研发投入的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8.
将我国1987—2009年经济总体行业和1980—2008年38个工业行业的产出增长分解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资本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以及劳动的规模扩张和结构调整等6个部分的贡献。实证分析发现:(1)规模扩张和技术进步是促进行业产出增长的主要因素,但趋势相反,规模扩张的贡献下降,技术进步的贡献上升并成为最主要的因素,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经济增长模式从规模扩张驱动向技术进步驱动的转变;(2)技术引进带来的适宜性问题导致我国技术效率持续下降,技术效率差异也是行业产出增长差异的主要原因;(3)劳动力的结构调整效应要好于资本的结构调整效应,其原因是要素配置机制的差异。  相似文献   

9.
边际生产力理论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朝辉 《学术研究》2002,1(7):17-20
按照边际生产力理论 ,厂商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生产过程中 ,生产要素的报酬等于它的边际生产力。在线性齐次生产函数(规模报酬不变)的条件下 ,存在总额相符 ,即规模报酬不变时 ,生产要素的报酬总和等于总产值 ;如果规模报酬递增或递减时 ,二者就不可能相等。本文着重分析现代经济中普遍存在着规模报酬递增 ,这种现象和边际生产力理论产生矛盾。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职工平均工资的地区差异总体上处于不断扩大的状态,平均货币工资的分布有呈多峰分布的趋势.文章利用克鲁格曼1991年构造的核心-模型,分析了影响地区间平均实际工资差异的因素,研究发现:运输成本、消费者对工业品的支出比例、各地区企业规模报酬递增的程度及职工的分布是影响实际工资地区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对报酬递增规律的研究虽然不断深入但没有被纳入主流经济学的体系,报酬递增只是作为一种特殊现象被研究.文章从专业化分工演进的角度探析报酬问题,在对分工与报酬递增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指出:报酬递增作用的领域和范围随着分工的演进和深化不断拓展,知识经济社会由于分工制约因素对分工演进的束缚或缓解或不复存在,报酬递增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报酬递增正逐渐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一种常态而非特例.  相似文献   

12.
殷德生 《社会科学》2006,(11):50-57
在新古典主流经济学中,报酬递增和市场结构难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理论上一直很难找到报酬递增与不完全竞争市场相容的分析方法。传统贸易理论因假设规模报酬不变而避开了市场结构难题,完全竞争与规模报酬不变是相容的。直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的理论突破首先在新贸易理论中开始。新贸易理论以报酬递增为一大支柱性假设,该假设必然涉及到市场结构难题,这是个极具技术与建模难度的问题。新贸易理论在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对报酬递增与市场结构难题进行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用生产函数法估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生产函数法和我国1981-2001年度数据,估计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以此研究基础设施资本投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得到的估计结果是基础设施资本的产出弹性为0.695,包含基础设施资本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现出显著的规模报酬递增特性,这否定了在使用C-D函数时惯常的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并得出合理结论.本文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了有关的研究文献;第二部分应用生产函数建立模型进行估计;第三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东岳论丛》2016,(11):113-119
在中国经济社会面临深刻转型的背景下,资本市场的作用尤为凸显,资本市场的改革、创新和发展对中国经济复苏、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具有重大意义。在此基于1992—2012年OCED国家与中国的面板数据,对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在研究中,为了控制技术革新、经济周期等共同冲击的潜在影响,对Holly、Pesaran提出的CCEP的实证方法加以改进,发现股市发展程度、股市换手率、股市规模程度、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度、经济集聚度均对实际人均收入所代表的经济增长起到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发现共同因子较好地刻画了技术冲击、经济周期因素等共同冲击对各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从因子载荷系数的估计中发现,经济体的经济规模越大,对于共同冲击的反应越强烈。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观察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增长的数量与质量增长不一致,属于典型的资本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经济增长。此外,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很大,受收入分配不平等、资源环境代价高等因素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失衡问题。未来提高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重点在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平等、改善宏观经济的稳定性、促进自主创新、提高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并进一步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及国民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异质资本与企业家的四大性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企业家是动态经济中异质资本的所有者。异质资本的本质决定了企业家具有四个方面的性质:边际报酬递增的生产力形态、不断成长的历史类型、不断高度化的经济手段和准地租性质的报酬分配。其中第一条性质就明确界定了企业家存在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7.
张日波 《浙江社会科学》2013,(2):24-31,156,157
马歇尔冲突,即规模经济和竞争之间的矛盾,是长期以来困扰经济学界的难题。学界一般认为在马歇尔的体系中,规模经济与竞争之间是冲突的。本文通过区分马歇尔经济学与之后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不同,对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的经济思想史考察。通过回到马歇尔的语境中,考察"规模经济"和"竞争"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可以发现在马歇尔那里,两者是可以兼容的。马歇尔冲突事实上是后来的新古典体系中规模经济与完全竞争之间的冲突。马歇尔对两者关系的处理对实践和经济学下一步的发展是有启示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基于对罗默模型的扩展,构建了一个包括最终产品部门、资源部门和研发部门的三部门内生增长模型,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工具对这一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人力资本积累能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是引发"资源诅咒"的一个重要原因,自然资源开发主要通过挤出效应与边际报酬递减约束经济增长,而这种约束效应取决于相对风险规避倾向,资源税费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始终是经济学界研究的重要问题,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符合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和发达国家的普遍经验.中国传统的投资驱动增长方武难以长期持续,它所带来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方式正处于从投资驱动到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财政目标应从配合传统增长方式转移到创新驱动增长方式所强调的创新人才、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创新制度四个环节上来,为实现中央制定的一系列新的发展战略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本文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通过建立经济计量模型,实证分析了1991-2003年江苏服务业的规模报酬、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替代弹性、边际生产率和产出弹性。最后分析了这一估计结果对今后加快发展江苏服务业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