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老人天地》2013,(6):53-53
闷热的夏季,气候比较干燥,人易上火,同时夏季也是苍蝇、蚊子等害虫滋长的季节。因此,在夏季,人们易患胃肠道疾病、口腔溃疡及皮肤病等疾病。这些疾病被统称为“初夏病”。1.细菌性痢疾。细菌性痢疾是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控制菌痢的关键是早发现、早治疗;其次应搞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吃生冷蔬菜,不吃不洁瓜果,不吃腐败变质或不新鲜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相似文献   

2.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传染病,在湖南省报告的26种甲、乙类传染病中,“钩体病”死亡率居首位,约占全省报告传染病死亡人数的一半。老鼠、猪、狗是“钩体病”的主要传染源。钩端螺旋体自鼠、猪、狗的尿液中排泄出来,污染稻田和水塘...  相似文献   

3.
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夏季腹泻大多是由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它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十分繁杂,目前已知的病原体有数十种  相似文献   

4.
胡冰 《老年世界》2006,(9):31-31
夏季,是大蒜大量上市的季节,也是肠道传染病发病的高峰时节。此时,如能生食适量大蒜,不仅能有效地防止肠道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还可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增强体质。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现、传播,患者或疑似症状者纷纷被隔离,那么,其中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如何处理?被隔离后用人单位能否停发工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下称《传染病防治法》)第三条规定:本法规定的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甲类传染病是指: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是指: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  相似文献   

6.
医之 《老年世界》2011,(10):38-38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到的或者是听到的最多的急病死亡信息,大多的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如脑出血、心梗等。这些病确实是引发突然死亡的常见病。但是,还有一种疾病更可怕,发病急,死亡也快,又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那就是“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7.
只要有洪涝灾害发生,预防和治疗急性肠道传染病就总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急性肠道传染病起病急,来势猛,传播快,流行广,危害极大。它会引起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导致病人体液短时间内大量丧失,如抢救不及时,病人可因脱水衰竭而于24小时内迅速死亡。因此,凡发现上...  相似文献   

8.
张乾 《老年世界》2013,(20):39-40
有资料说,我国糖尿病的患病人数约达6000万,占全球糖尿病人数的1/3,特别是糖尿病患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及细胞的衰亡仍然较难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肾病,中医称“消渴肾病”,又相当于传统医学水肿、尿浊、胀满等疾病。该病以肾虚为主,属于本虚标实之病。  相似文献   

9.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冷、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特征,虽终年发病,但有明显夏秋季节高峰期。老年人因身体抵抗能力减弱,及常伴有某些慢性疾病,较易患菌痢病,而且病后还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以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和感染性休克为特点,因此更须注意防治。老年人一旦发生腹泻,应及时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不论选用何种药物,均不可在症状减轻时即停药,而应在发热、腹泻等症状消失后,再服药3~5天,以免治疗不彻底而变成慢性痢疾,长期迁延难愈,成为传染…  相似文献   

10.
常云梅 《老年世界》2006,(23):40-40
医学上有许多病症在临床表现上与某些疾病十分相似,但病因病理迥异,被称为“假性疾病”。其实,这类假性疾病之“假”是相对而言,“假病”亦需认真对待,否则照样会导致恶果。  相似文献   

11.
陈旺全 《老年世界》2008,(12):36-37
炎热的夏季是治疗慢性疾病.尤其是调养冬季常见呼吸道疾病的最好时机.也就是中医常说的“冬病夏治”。历来中医理论重视和强调未病前的调养调护,即“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重视在缓解期增强人体内在的抵抗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引起疾病的体质状态.达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理想治疗境界。如冬季常复发的慢性疾病及一些阳虚阴盛的寒性疾患.  相似文献   

12.
“立冬”代表着冬季开始。这一季节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应注意饮食卫生;应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丰富的营养。另外,此时节也易受到呼吸道传染病病原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3.
王雯 《老年世界》2008,(9):30-31
人们常说“伤风感冒是百病之源”,但世界微生态学会主席、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光冈知足颠覆了这个观念。他经过长达数十年的研究后指出:肠道疾病才是百病之源。目前,肠癌死亡率在许多先进国家已急升至第二位。除了肠癌外,如高血压、高脂血症、肝硬化等疾病皆与肠道健康密切相关。在了解这些真相之后,你是不是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饮食是否正常?心情是否保持愉悦?  相似文献   

14.
张赐琪 《社会学》2005,(4):27-31,56
作为一个开放度很高的国际化城市,随着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一些新的传染病先后登陆上海,如震惊中外的“SARS”,扑朔迷离的禽流感等。尤为令人震惊的是,近年来性病、艾滋病和结核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据统计,2003年上述三种疾病占上海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的49%,尤其是艾滋病疫情正处于由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大面积扩散的临界点。传染病的社会防治问题,引起政府和市民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5.
一到夏季,很多人会为自己的胃肠担心,因为胃肠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跟我们“闹情绪”。45岁的张先生由于经常出差,长期吃不好睡不好。肠道难受时急得要命,可到了厕所又便不出来,尽管使出了吃奶的力气,还是没有“成绩”,弄得他苦不堪言。到医院做了检查,才知道自己得的是一种叫“肠易激综合征”的病。  相似文献   

16.
<正>腹泻是一种常见的脾胃肠病证,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为多见。夏季腹泻大多是由肠道感染和食物中毒引起的,它是一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引起感染性腹泻的病原菌十  相似文献   

17.
老年痴呆症是一种慢性的大脑退行性变性疾病.即老人在没有任何意识障碍的情况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情绪等方面出现的障碍。该病在西方和我们的几个大城市已成为继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癌症之后的第四大死亡原因。 中医认为,该病虽然病位在脑,但与心肝脾肾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所以按摩时以补肾活血为关键。  相似文献   

18.
黄祥龙 《老年人》2003,(4):57-57
春节期间,笔者的好友———一个老年电视迷,突然感到双腿麻木,下肢疼痛,继而出现下身浮肿,起立困难。经医生检查诊断,原来是因为看电视时间太久而引发的“电视腿病”。目睹老友的痛苦症状,联想起他看电视时的不良习惯,笔者认为老年人看电视时必须注意谨防“三病”。(一)谨防“电视腿病”。这是长时间甚至整天看电视而导致的血液流动受阻的一种病态。该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浮肿,严重者难以起立,甚至瘫痪。这是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本来就比较缓慢,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下肢静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下肢静脉血…  相似文献   

19.
秋季腹泻与脑中风春云,竹峰急性胃肠炎,细菌、病毒性肠炎及食物中毒,是秋季中老年人常见的肠道疾病,应当早做预防。腹泻、呕吐极易造成机体水分丢失,血容量急剧下降。同时,与血管收缩和舒张功能密切相关的阳离子也随着水分的丢失而减少,血液粘滞度因此增加,血流缓...  相似文献   

20.
1934年,鲁迅在他的杂文《病后杂谈》开头这样写道: 生一点病,的确也是一种福气,不过这里有两个必要条件:一要病是小病,并非什么霍乱吐泻,黑死病,或脑膜炎之类;二是至少手头有一点现款,不至于躺一天就饿一天。这二者缺一,便是俗人,不足与言生病之雅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