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一分配体制的改革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但中国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已成为无可争辩的事实 ,并引发了社会经济领域的诸多矛盾 ,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意义重大。首先 ,缩小收入差距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逐步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 ,而这三个差别正是我国收入分配差别形成的重要原因 ,可见缩小收入差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不仅提出了五个统筹的新发展观 ,而且…  相似文献   

2.
试论收入分配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思想.收入分配的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和要害,目前我国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乃至贫富差距拉大,已经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明显问题.为此必须通过政策导向和制度安排,缩小过大的贫富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针对分配领域中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把完善收入分配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作为一项重大制度建设任务提出,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足以说明在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城乡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整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新的中央领导集体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切实解决发展中积累的矛盾和问题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长久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科学发展观的全面落实 ,必将推进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我国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并提出“五统筹”的目标和任务,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样就完整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要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理解其提出的历史背景、基本内涵以及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这对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构想,分析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的迫切性,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等方面列举了我国城乡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之间存在的差距,并提出了解决上述差距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到十六届三中全会再到十六届四中全会逐步提出和完善的一个崭新理念,它有着丰富的内涵和鲜明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发展变化,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做出的重大战略举措,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一体化建设,切实做好"关心民生、发扬民主、优化民风"的群众基础工作,加快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一再提出的重大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构建和谐社会的问题提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高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写进基本路线中,这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重大理论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又进一步指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进行概括,并把这一本质属性明确为社会和谐,这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史上是第一次,是过去没有提出过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它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是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要以"五个统筹"为立足点,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任务、指导思想和原则,这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阶段作出的重大历史性决策,是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要以"五个统筹"为立足点,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障.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路径之一是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决策。文章认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社会工作专业的支撑与介入。研究和探讨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对于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的精神和正确理解社会工作的专业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其根本目的在于投资于人民,促进所有人的全面发展,提倡"共同富裕",强调五大协调发展。这一发展观符合中国国情,与传统发展观有本质区别,又可称之为新的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联系中国改革发展的实际,探索和谐问题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新论断,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这些新观点、新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理论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以后,我国国内矛盾和面临的国际形势都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理念,以之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十九大报告重申了这一理念,十九届四中全会专题研究了这一问题,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对之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了具体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如何按照中共中央部署,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真正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是我们当前理论和实践中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下面的几篇文章,分别从不同角度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推进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认识,提高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论自觉性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我们党对发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逐步全面的过程.十六届三中全会在总结国内外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发展作了更为全面科学的界定,并将"以人为本"置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地位.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在发展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二者前后相继,彼此贯通,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统领原则,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落实和延伸.  相似文献   

17.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深入人心的大潮下,有关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不仅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同时,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折射出的光芒,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宗教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而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是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实际特点、创新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和经营机制的新型农业经营体制。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农业产业化在实现市场化、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村城镇化、加快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两个反哺”和缩小城乡差别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一条现实途径。  相似文献   

19.
中共十六届三中会全的《决定》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各个方面作出了全面规划和工作部署,必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体制保证;《决定》提出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紧密结合、相互统一的战略思想,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之治"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中国治理体制和中国治理道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命题,"中国之治"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后,"中国之治"的研究形成热潮。学界主要围绕"中国之治"的生成逻辑、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取得了诸多理论成果,但也存在研究方法单一等不足。未来,应突破学科界限,拓展研究视野;加强文本研究,深化研究内容;借鉴其他领域,丰富研究方法,促进"中国之治"的研究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