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视频模板的本质仍是短视频.出于保护相关产业的需要,短视频模板的独创性认定标准不宜过高,使用公开元素和时长过短亦不能成为否定其独创性的理由.短视频模板在素材的选择和编排上具有足够的创作空间,在符合独创性要求的情况下,可认定其为视听作品.复制、汇编与改编行为的区别在于独创性的高低.套用短视频模板的行为由于难有独创性可言,该行为应被认定为侵犯了权利人的复制权与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2.
随着短视频的发展,政务短视频成为重要的营销传播主体.在社会化媒体的语境中,以藏族少年丁真的网络走红为例,分析了政府、媒体与公众围绕该热点事件呈现出的多重互动关系,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与媒体相互配合,线上线下联动传播;不同层级、不同领域、不同地域的政务号协同传播;同时,政府和媒体共同构筑了公众参与的话语空间,在政府、媒体和公众的共同参与下短视频平台上形成了一种共创、共享的对话机制和传播策略.除此之外,基层政府在利用政务短视频进行营销传播时,还需要进行在地化的表达,维持常态化的运营.  相似文献   

3.
基于心流体验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构建双元互动影响下的用户融入模型,分析人机互动和人际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机理,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心流体验在用户互动对用户融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感知相似性在人际互动对用户融入影响中的中介效应,以及分析用户互动对用户融入影响的年龄差异。研究发现:心流体验在人机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感知相似性在人际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中发挥完全中介作用;用户互动对用户融入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据此,提出优化内容创作以营造良好环境,健全平台功能以优化互动模式,注重群体细分以制定差异化策略等对策,以有效提升短视频平台的用户融入度。  相似文献   

4.
政务短视频与非政务短视频在核心要素的构成上存在巨大差异,呈现出与非政务短视频完全不同的"自上而下"的定位、功能、内涵和要求。政务短视频的发展面临一系列困境,首先需要从深耕内容出发寻找解决的路径。从连接的视角分析政务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逻辑,认为其至少需要加强三个层面的连接:感官连接、情感连接和空间连接,并通过围绕凝缩符号进行议题设置、传递终极性价值观及展开互文式叙事等入手建构连接,从而不断完善技术对人作用的深层机制,实现内容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政务短视频是近几年来我国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我国的政务短视频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务短视频的特征、功能和发展等几方面.学者们研究认为,政务短视频能提高政务信息传播效果,开发政务传播资源,塑造政府形象,创新政务服务模式等,这是政务机关青睐政务短视频的重要原因.但当前我国的政务短视频存在发展理念有偏差,定位不明确,管理滞后,质量参差不齐,偏向娱乐化,互动性不足等问题.发展我国的政务短视频,需要在思想理念上充分重视,做到精准定位;在内容制作上注重原创,突出特色;在平台形式方面不断创新,注意运用智能技术;在运营监管方面树立品牌意识,加强监管等.当前我国的政务短视频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存在许多不足,下一步需要加大研究力度,拓宽研究面,丰富研究方法,提高研究质量.  相似文献   

6.
随着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信息传播速度加快,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政务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的政务新媒体突出重围,为政府管理提供了便捷。然而日趋活跃的网络舆情成为当下社会管理的重大难题,对政府有效引导网络舆情提出了考验。从政务短视频的实用性角度出发,梳理网络舆情的演化阶段,探究短视频时代进行网络舆情引导的困境,并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领导力。  相似文献   

7.
“隐私担忧”指涉了与隐私泄露和隐私侵害相关联的一系列特殊的信息意识和感知状态,个体遭遇隐私侵害时会唤醒或提升自身的隐私忧虑,并会影响个体信息披露和隐私保护行为,这也符合信息自决的权利意涵。5G、人工智能、VR等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短视频的内容生产与使用体验更为垂直化与沉浸化,也进一步模糊了传播活动的边界,短视频平台去中心化的内容分发机制也加剧了隐私泄露的风险。算法对大量数据的高速处理能力,能有效提升隐私治理的精确性与效能,严格的算法规则更显示出人机共审、自审与他审协同治理的优势。本研究聚焦如何通过算法治理来有效解决短视频使用中潜在的隐私担忧问题,通过对抖音短视频平台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分析用户隐私担忧的影响因素,以此探索打破算法黑箱、优化算法规制,提升短视频平台用户隐私保护水平的治理路径。本研究认为,治理隐私泄露问题的关键必须回归算法本身,实施元规制治理,从而优化人机公审机制,以此构建算法治理与法治相协调的“三步走”模式——通过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多方监督与事后救济规制来推进算法治理法治化。  相似文献   

8.
互动短视频引入了人机交互的功能,打破了传统视频单向观看的桎梏,有效提升了用户的参与度,是一种互动与视频相结合的新型视频形式。基于对Bilibili平台互动短视频的文本内容和互动体验分析,短视频和互动视频的交集产生了全新的视听体验,并已经逐渐摸索出基于两种叙事类型和三种交互动机的呈现模式。短视频的时长限制、制作专业化的局限,以及用户心理预期,共同导致互动短视频呈现出较强的游戏属性,用户的体验更多地聚焦于探索多元结果的娱乐性,而不是对创作者或者视频角色的情绪代入感,这与互动电影的创制焦点,产生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4G网络的建成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的普及,一大批移动互联网短视频载体应运而生。短视频载体具有不同于以往载体的显著优势,这为打造新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了可能。当前短视频载体发展十分迅速,相关的监管措施跟不上,导致短视频载体上信息良莠不齐,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主导地位难以确立。国家、权威机构、高校教师和大学生这4个主体应相互协调,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短视频载体更加有效地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把短视频载体打造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  相似文献   

10.
政务短视频已经成为政务公开、政民互动、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研究以2019年12月27日至2023年1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抖音账号“健康中国”发布的792条政务短视频为研究对象,以信息处理的启发—系统式模型为理论基础,比较考察危机情境与后危机情境下作为系统式线索的内容类型和视频时长以及作为启发式线索的对话循环、危机沟通策略和标题长度,如何影响基于政务短视频的公众参与行为。结果表明:内容类型方面,危机情境下,相较于对一线应急服务的赞赏类,疫情最新进展类、政府应对举措类、利益相关者指引类均能正向影响被动参与;后危机情境下,上述内容对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的影响均不显著。危机沟通策略方面,危机情境下,相较于信息策略,支持策略能够促进被动参与,调适策略对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影响均不显著;后危机情境下,支持策略积极影响被动参与,调适策略会积极影响主动参与。对话循环在危机情境和后危机情境下对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的影响均不显著。标题长度在危机情境下会积极影响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在后危机情境下会积极影响主动参与但消极影响被动参与。视频时长在危机情境下会降低被动参与但会促进主动参与,在后危机情...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传播技术为政务网络传播生态增添了新的形式与内涵。政务短视频作为视听性、互动性更强的政务新媒体,在突发公共事件情境下,应成为提升政务工作效能、解决问题,引导舆论、稳定民心、纾解社会心理的传播范式。营造良好的政务网络传播生态,是政务短视频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戏仿类短视频越来越成为青年亚文化群体表达权利诉求的舆论场。由于戏仿类短视频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掌握着新媒体技术的青年网民为受众,使得它在体现文化内涵时具有与以往的亚文化载体不同的特点,即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作为青年亚文化意见表达的工具、商品以及文本。“戏精牡丹”系列是戏仿类短视频的代表性作品,集中体现了意见表达的三重复合形态。首先,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工具形态记录青年亚文化群体的文化环境。其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商品形态建立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自我认知,维持群体认同。再次,通过戏仿类短视频的文本形态表达抵抗话语。戏仿类短视频是青年亚文化群体借助新媒体技术,以戏仿的方式达到与主流话语的换位思考,提示了从“抵抗”到最终“和解”的可能途径,体现了“亚文化”在短视频时代的新特征。  相似文献   

13.
以理性成瘾理论为根基,基于全国五省市农村地区的一手调研数据,使用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短视频对农村居民时间分配和身体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短视频是一把“双刃剑”,短视频通过为农村居民提供有益信息促进了其非农劳动时间的增加,带来了数字红利;同时,短视频长时间的静态使用行为增加了农村居民患超重、肥胖的风险,危害其身体健康。短视频的“红利”作用仅体现在日均用时0.5小时以内的群体中,而对沉迷于短视频的农村居民来说,短视频带来了对身体健康的不利影响,尤其对日均用时多于2小时农村居民的生产劳动(农业、非农劳动时间)和身体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双重危害,且短视频对年轻女性居民的健康尤为不利。应高度警惕短视频的危害,避免其发展成为“数字鸦片”,可探索按照短视频内容进行分类、分级限制管理,以保留其优势、规避其危害。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政策扶持、技术推动下,由农村用户自主拍摄的“三农”短视频悄然兴起,成为了各大短视频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短视频为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其在赋权农村用户参与信息流动的闭环,加快创新扩散进程,缩小城乡“数字鸿沟”,补充传统媒体单一报道框架,展现更立体的“三农”形象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与此同时,“三农”短视频之低俗化内容损害农村形象,同质化内容造成审美疲劳,分发不合理导致信息遮蔽等短板和弊端也逐渐显现,其应该引起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并采取相应对策进行大力调控。  相似文献   

15.
高校学生处于“后习俗水平”的道德发展阶段,其短视频偏好不仅仅是因为休闲娱乐,更是希望通过短视频的重新部落化突破生活中差等秩序压制,实现网络逆袭和成就再塑。短视频传播因资本逻辑作祟和技术失控助力,更易导致价值内容失范、价值场域失序,三观尚未定型的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因此更易受到戕害和“反噬”。高校学生短视频价值规范、引导需从他律和自律两个视角形成规范格局:他律的供给侧视角通过技术赋能守正创新出主流价值观的短视频表达形式和具象价值内容;自律的需求侧视角通过道德教育价值涵养出防腐拒变能力和道德归位秩序。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采取线上参与观察与实地田野调查的研究方法,探讨在相互交错的各个场域中返乡创业青年的短视频实践及其赋权机制是如何构建的。研究发现,智能算法已嵌入到赋权过程中,并重塑乡村社会权力秩序。返乡创业青年利用新媒体,在个人心理、集体实践与社群组织等层面实现了赋权。多元行动者云集、多维度媒介组织协作与乡村振兴话语传播体系合力推动了返乡创业青年的媒介实践。在深度媒介化时代,返乡创业青年的赋权是一个绵延波动与循环往复的动态过程,因此暗含着一个“再赋权”的过程。再赋权体现了去中心化、去二元论的认识论,强调技术不是外在于主体的客观之物,而是互为主体的相互勾连。再赋权机制作为一种内力与外力交织互嵌的“共赋”模式,呈现出从个人赋权到社会赋权、技术逻辑到实践逻辑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短视频的兴起为政府的形象宣传提供了网络平台,如何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城市形象,传递政府声音成为各地政府的重要工作。采用文献研究、数据梳理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通过对新媒体兴起后政府在自身形象传播方面所面临的困境、机遇与挑战,以及对西安市、重庆市等政府部门的短视频官方账号内容、运营策略和传播效果进行分析,阐述短视频对于城市形象传播的影响以及相关策略。研究发现,短视频制作简单,能依靠后台大数据对用户使用短视频场景进行精准分析,对政府城市形象宣传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成为近年来城市形象传播的风口。研究表明,地方政府利用短视频进行自身形象的宣传,可以使政府的形象更加立体,通过政策层面的引导和操作层面的大众化传播,重塑受众对城市形象的认知,改变以往对于城市的刻板印象,引起受众主动传播城市良好形象的行为,最终提升政府管理与形象传播能力。  相似文献   

18.
张莹 《国际公关》2024,(5):101-103
当前,媒介基因融入国家治理的各个环节,以媒介逻辑助推政治逻辑和社会逻辑的拓展与融合。本研究通过分析政务号参与社会治理的现实逻辑,探索政务视频号参与社会治理的可行性,并以国家反诈中心政务抖音号为例,分析政务视频号参与社会治理的现状。研究发现,政务视频号内容生产品质良好,但中介效应发挥有限;公众需求洞悉度不强,多元协同暂未达成。建议从强化以人为本的媒介化治理理念和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两个方面提升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9.
短视频作为旅游文化的一种参与式文本,突破了宣传推广的单一功能,在网络传播生态中生产出广泛的文化经济效益。短视频平台中的多元主体通过具身参与、创作参与、数据参与、消费参与等形式,形成了围绕旅游主题的对话与互动。短视频对旅游文化的参与类型包含:遵循平台规则的用户拼合、塑造特定人设的主播引流、挖掘原生质感的品牌表达以及凸显审美价值的专业创作。短视频的参与式传播发挥着对文旅产业的重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全民共创促进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多主体文化赋权;以社群传播拓展了地方文化空间,重塑了“人—地—媒介”之间的关系;以平台逻辑促进产业协同发展,实现了文旅线上线下联动的业态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意义】近年来,短视频版权侵权问题日益凸显。短视频平台义务范围的确定既是理论界和实务界争论的焦点,也是治理短视频侵权问题的关键着力点。【设计/方法】总结归纳理论界和实务界就短视频平台义务范围的争论焦点,并在此基础上对短视频平台的义务范围进行重新界定。【结论/发现】就主动审查义务,应要求平台运用版权过滤技术对用户上传的短视频进行主动筛查,但须就义务的履行方式、条件等进行调适以缓解技术的局限性和成本问题。就通知审核义务,应要求平台对通知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对二创短视频的合理使用情形进行着重审查。就事后保障义务,应规定平台须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重复侵权,并根据具体情形界定必要措施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