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同为人民服务的关系,是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利益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本根据,市场经济形成的人与人之间利益关系的客观一致性是实行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条件,前者主导为人民服务的性质和方向,后者为之提供客观依托。要认清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前者引导后者,后者支托前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新时期为人民服务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2.
宋成东 《理论界》2014,(2):55-57
毛泽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丰富,意蕴深刻,体现了共产党人最本质的精神面貌。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的重要时刻,重温这一重要思想,探索其内涵,讨论其在革命和社会建设中的历史作用,无疑对中国共产党如何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如何提高执政水平会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杨金忠 《理论界》2004,(2):35-35
《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纪念张思德的追悼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演。从此,张思德这位普通战士的名字就和“为人民服务”这五个金光闪闪的大字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在《为人民服务》发表60周年之际,重温这篇文章,颇有感慨,因此把它流露笔端以自勉。一、为人民服务就要“完全”、“彻底”毛泽东这篇讲演命名就是“为人民服务”,并在全文的第一段,对为人民服务的含义进行了解释。毛泽东开宗明义地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相似文献   

4.
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反腐倡廉思想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 ,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廉政思想的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既是毛泽东廉政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 ,是实现廉政的关键和前提 ,又是检验廉政的根本尺度。  相似文献   

5.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必须践行的行为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马克思主义到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中共十五大报告,在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和实践过程中各位领导人都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及意义,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6.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国家公务员职业活动的根本道德原则。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部分国家公务员对此却存有某些糊涂认识,以为为人民服务已经过时了、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了。对这种糊涂认识必须澄清。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国家公务员更应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这是因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广大公务员应成为实践为人民服务的表率;为人民服务是公务员的光荣义务和责任,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公务员无论何时都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和国家对公务员的一贯要求,具有政治的严肃性;只有坚持并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原则,才能塑造公务员良好形象,赢得人民信任和支持;强调服务性符合当今的世界潮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公务员职业道德的根本原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不仅不能变,而且应该结合新的实践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为人民服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道德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丰富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并赋予了它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行政伦理,是社会主义国家公职人员应遵循的行为规范。社会主义行政伦理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从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个人与自身三方面关系理解。  相似文献   

9.
《为人民服务》是载入中国共产党史册的光辉篇章,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重要文献,其核心思想“为人民服务”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始终忠实地代表和发展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注重人文关怀,更好地保持党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始终重视促进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显然,人的所有价值创造实践皆围绕人的主体需要而展开,这决定了人本价值在所有价值中的核心地位,因此梳理《为人民服务》人本价值的这四重意蕴,对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威 《学术论坛》2013,36(1):30-33
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关于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与鲜明的针对性。演讲主要针对当时陕甘宁边区一些同志对大生产运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党群关系、军民关系以及军队中上下级关系中的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党政军中一些人出现了生活作风腐化、骄傲自满、乐于奉承等错误倾向。考察演讲的历史背景及其针对性,对我们准确理解为人民服务的科学内涵以及全面考量这次演讲在为人民服务思想形成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告诫全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同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任何时候我们都必须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江泽民同志的上述讲话,不仅是对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共产党人为政公德提出的标准。  一、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为政公德的最高准则  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人民群众工作。作为处于执政地位的政…  相似文献   

12.
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法治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等是体现时代特征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3.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如何不丧失革命时期的优良作风,继续坚持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一直思考的问题.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就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又在反对官僚主义和防止党内形成特权阶层等方面有许多重要的论述,这对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以及新时代党如何坚持为人民服务思想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郝立忠 《东岳论丛》2012,(11):62-7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主要是一项已有理论和实践的概括和凝练活动,而不是一项词句翻新活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绝不能走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之外寻求新词句、新视角的道路,而只能走对整个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对中国共产党成立近一个世纪和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六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概括和凝练的道路.按照这条道路前行,我们便不难发现:在这漫长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一个成熟的、得到普遍认可且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早已存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 ,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伦理思想上的一大贡献。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 ,给为人民服务注入了新的时代内容。大力弘扬为人民服务精神 ,具有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6.
早在6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为人民服务>中就强调指出:"我们共产党是革命的队伍,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中国共产党正是本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在各个历史时期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当前,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形势下,重温<为人民服务>一文,弘扬和光大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对于推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再认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通过对《资本论》的学习和研究,提出了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些认识:1.《资本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必须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融为一体;3.必须尽快建立和完善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并对其“学以致用”;4.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人的主观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5.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充分发挥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为人民服务"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就是要全心全意为大多数人谋利益,要以符合人民利益作为工作判断的最高标准,要以符合人民利益作为个人行为活动的准则.新时期党的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为人民服务”作为伦理命题和道德行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和实践上的可行性。而且只有在市场经济社会中才有真正意义上的“为人民服务”,同时 ,“为人民服务”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与今天我们所提倡的为人民服务不谋而合。提出新型的道德观,提倡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的精神,可以从优秀道德传统中吸收精华。这样不仅能够体现中华文明的文化底蕴,也更加贴近群众的认知理念,从根本上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