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4 毫秒
1.
现有哲学教科书把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概括为: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的统一。它们的对立表现在必然性决定事物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只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它们的统一表现为,必然性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通过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的背后总是隐藏着必然性,并且受必然性支配。这种表述可以说是对十九世纪以前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有它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但是,当代科学的进步、社会实践的发展表明:这种概括已落后于现实。现代的自组织理论,包括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超循环理论以及突变理论已向我们揭示:不仅由内部根据所引起的必然性决定事物进化和发展的方向,而且由外部环境作用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2.
<正> 哲学中的必然性、偶然性范畴和自然科学中的决定性规律、统计规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自然科学中,人们称决定性规律为必然性规律,称统计规律为偶然性规律。随着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自然界本质的许多规律被发现,自然科学的每一项成果都能为哲学提供新的依据,从而丰富了哲学的内容。物理学中统计规律的提出,对哲学上的必然性与偶然性及规律、因果性等范畴,发生了深刻影响。本文拟对此问题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重要范畴,它揭示了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必然性决定事物发展的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对事物发展进程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这是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对偶然性作用的一般概括。然而,当科学技术向微观领域深入发展,特别是系统理论已为我们提供了多维思维方式的今天,上述认识似乎已不能全面反映纷繁复杂的偶然现象的作用。本文试就此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4.
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唯物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深入研究这对范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有重要意义的。但是,长期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对这个问题研究甚少。为了深入研究这对基本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我们试就有关问题谈一些看法。什么是必然性和偶然性呢?我们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同一般性和特殊性、单一性和复杂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因果性和规律性、本质和现象、形式和内容等各对范畴都有所不同,而具有自己的特征和规定性。必然性和偶然性这对范畴,虽然同上述范畴是  相似文献   

5.
偶然性新论     
关于偶然性与必然性 ,常识和具有常识的大多数科学家 ,可能将其看作相互排斥的两个范畴 ,要么强调必然性 ,要么强调偶然性。前者的论据多半来自物理世界和自然科学 ,而后者则轻视自然科学 ,其论据多属于人类精神领域 ,如心理学、伦理学。马克思主义认为 ,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观念是与历史时代发展、变革密切相关的 ,其不仅是一对认识论范畴 ,更主要的是与人的自由相关的生存论范畴。  相似文献   

6.
究竟应当如何定义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这是在当代系统地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学说时,必然遇到的一个理论问题。对此,笔者将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日常语义分析,对几种有关必然性和偶然性定义的批评,以及必然性和偶然性哲学范畴定义这三个方面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这是由系统思想引起的思考。必然性和偶然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它们之间的关系,现行的所有哲学教科书,都作了几乎一致的描述: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性是居支配地位,一定要贯彻下去的趋势,它决定着事物的发展前途和方向;偶然性则相反,它不是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的趋势,一般地,它对整个事物的发展起着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必然性始终如一地制约着偶然性。也有人从“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的著名命题中开拓出新的  相似文献   

8.
<正> 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是哲学上一个极其重要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说它重要,是因为它与人有没有自由关系极大,说它难以解决,是因为在哲学上几乎没有比这两个范畴更尖锐地相互矛盾了。因而古希腊罗马哲学家几乎都对它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观点。恩格斯曾指出:“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欧洲近代哲学中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的各种比较成熟的观点,都可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它们的胚胎和萌芽。所以,理清古希腊罗马哲学中关于必然性和偶然性范畴的各种观点的发展线索,不是毫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将“层次”和“过程”这两个概念引入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研究中 ,具体地分析了相同层次同一过程及不同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关系 ;重点阐述不同层次各相关过程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相互转化 ;在此基础上 ,对偶然性与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主义的小说和戏剧创作中,情节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而琐碎凌乱的细节则缤纷绽放.细节的缤纷绽放,决定了现代叙事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谋求摆脱统辖传统叙事文本的"必然性"逻辑,而在"偶然性"中寻求出路.在西方传统文学叙事中的"必然性"原则向现代主义叙事之"偶然性"原则的现代转型中,自然主义文学叙事乃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1.
一、偶然性定义的矛盾现在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关于偶然性的定义,大致有以下两种:一种认为,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并非必定如此的不确定的东西或趋势;①另一种认为,偶然性是事物联系和发展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联系、情况或趋势。②这些定义,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把偶然性看成是一种无足轻重、可有可无的东西。这样不仅贬低了偶然性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理论上是自相矛盾的。首先,这些教科书在定义偶然性时,把偶然性看成是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东西,而在论述必然性和偶然性的关系时,又认为必然性和偶然性密不可分,必然性寓于偶然性中,并通过偶然性表现出来,纯粹的必然性或纯粹的偶然性都是不存在的。这就造成了理论上的自相矛盾。  相似文献   

12.
彭新武 《齐鲁学刊》2001,(2):105-111
从伊壁鸠鲁到马克思,从达尔文到恩格斯、莫诺,他们在承认偶然性的本体论地位上,是与现代科学精神相一致的。偶然性和必然性这对范畴并不具有同等地位,偶然性是一种绝对的存在,而必然性则是相对的。二者是“多元”的辩证统一:在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二者是同一事件在不同存在层次上状态属性即现实性和可能性的辩证统一;在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中,二者是一般和特殊、具体和抽象的辩证统一;二者相互联结,相互转化,辩证统一于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13.
法国分子生物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雅克·莫诺(Jacques Monod,1910-1976)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在西方是一本很有影响的现代生物学哲学著作。莫诺的著作以现代分子生物学的成果为材料,以生命的基本属性、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进化与前途及未来世界的图景为中心内容,以纯粹的偶然性决定一切为其理论的主要立足点,并自始至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他批判的对立面,阐述了他的哲学思想。莫诺在分子生物学上的贡献是勿需质疑的,而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却是不能容忍的。本文仅就莫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14.
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和表现形式——这是恩格斯在给亢、博尔吉乌斯的信中提出的一个著名命题①国内外马克斯主义哲学论著都引用了这一提法,但在解释这一命题时都着重讲为什么说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而对于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补充,则极少读到②,或是含糊其词③。在有的著作中“必然性只有通过无数偶然现象的复杂曲折的变化才能实现”,偶然性“为必然性的实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5.
唯物辩证法的诸成对范畴,目前主要有两种排列方法。一种是:本质和现象、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以下简称前一种排列次序);另一种是:原因租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现象和本质(以下简称后一种排列次序)。两者都讲的是这五对范畴,但逻辑的起点和终点却大不相同。那么,这些范畴的排列究竟是主观随意的,还是确有其内在的逻辑联系?构成范畴体系的逻辑次序应该遵循什么原则,按照什么顺序来排列呢?下面谈一点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克里普克本质主义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模态逻辑的发展对本质预设的强烈要求下,克里普克对现代哲学中的反本质主义进行了反思。他通过对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严格界划,提出了个体起源必然性原理和自然种类内在结构原理的新本质主义学说,从而为可能世界语义学奠定了基础。但是克里普克的本质学说也面临诸多挑战,我们应该以实践基础上的辨证方式去认识事物的本质,进而达到对本质的深刻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17.
孙礼同志《决定论问题的再研究》一文,围绕着对必然性、偶然性及其与因果律的关系等的探讨,力图对辩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作出新的解释和为它在机械决定论面前确立一道最后的分界线。文章一反传统之说,认为这两种决定论的真正分野,并不在于它们对必然性、偶然性和因果联系的相互关系通常所说的不同解释,而是在于是否承认世界上有“超决定论”的“纯粹的”“即无原因的偶然性”。机械决定论之成为机械决定论,就在于看不到此种偶然性,从而得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原本是严格决定了的,亦即绝对必然性的”结论。要同机械决定论最终地划清界限,就必须承认此种不受因果制约的偶然性;否则,就无法摆脱机械决定论的樊篱。因为“只要我们承认万事都有原因,承认因果联系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在自然主义的小说和戏剧创作中,情节冲突在很大程度上被淡化了,而琐碎凌乱的细节则缤纷绽放。细节的缤纷绽放,决定了现代叙事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谋求摆脱统辖传统叙事文本的"必然性"逻辑,而在"偶然性"中寻求出路。在西方传统文学叙事中的"必然性"原则向现代主义叙事之"偶然性"原则的现代转型中,自然主义文学叙事乃两者之间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9.
<正> 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形式和内容是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从诸成对范畴所反映的客观内容来看,这些范畴普遍联系都同时存在于客观事物之中,它们之间没有存在上的先后之分,不过从人们对它们的认识过程及其内在逻辑结构来看,请成对范畴之间又有一个先后秩序的排列问题。人不可能一下子把事物所有的普遍联系都纳入自己的认识范围,认识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怎样才能使辫证法诸成对范畴的排列顺序符合人类认识的发展及诸范畴之间的内在逻辑结构呢?围绕这个问题,我国哲学理论界曾作过长期的探讨,基本上形成了两种观点:一派认为其排列顺序应该为:现象和本质、形式和内容、原因和结果、偶然性和必然性、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赫牧寰 《北方论丛》2001,4(4):41-45
从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哲学关系、人类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情感体验以及荒诞的美学意义等三个方面,可以论证荒诞作为一种美学范畴发生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仅仅把荒诞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技巧是不够的。荒诞作为美学范畴其本质在于动机与效果的悖离,偶然对必然的“此在”胜利、现象的注意取代对本质的关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