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邦基 《统计研究》1986,3(2):51-59
(二)投入产出核算 投入产出核算是为了编制投入产出表。投入产出表从数量上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这种技术经济联系更主要地通过中间投入来反映,因此,投入产出表引进了总产出,中间投入等指标,补充了国民收入和生产核算着眼于最终产出,不能反映部门间的互相联系的不足,成为国民经济综合平衡的一个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投入产出法,是由美国经济学家W.列昂惕夫于1931年首先提出来的,它是通过国民经济中各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对应关系来研究经济结构之间依存关系的方法。随着投入产出法的完善,它得到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大到国家、地区,小到企业都可以用投入产出表及数学模型进行经济分析、经济预测、编制经济计划。一、投入产出分析1、技术经济联系分析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分析的指标是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又称投入系数或技术系数,是指某部门生产单位产品对本部门及其它某一部门产品的直接消耗量,它反映了国民经济中有直…  相似文献   

3.
国民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各产业部门间存在着既广泛又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因而某一个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变化,都将通过产业关联关系对其他产业部门产生一定的波及作用。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定量地分析一定时期内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依在、相互制约的技术经济联系。从本期开始,本刊将不定期刊出中国投入产出学会“2002年投入产出表分析应用”课题组的有关我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的系列分析报告,敬请读者关注。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中,用感应度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受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用影响力系数反映一个产业影响其他产业的波及程度。一般说来,影响力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社会生产具有较大的辐射能力,而感应度系数较大的产业部门对经济发展起着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过快时,这些产业部门将先受到社会需求的巨大压力,造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当一个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较大时,则该产业部门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利用全国2002年投入产出表测算我国目前的产业关联现状及其特点,并提出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主成分综合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及改进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文章深入分析了用目前普遍采用的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多指标综合评价时存在的指标权系数不合理问题,并对用主成分构建综合评价函数的方式作了改进,使综合评价函数的权系数变得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5.
国民收入是反映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和结果的一个最综合的指标.它集中表现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家经济力量的增强,以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做好国民收入统计是统计机关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
厘清文化产业、主导产业与支柱产业的概念内涵,进而用产业经济的投入产出分析法对我国文化产业的产业关联度进行测算,用消耗系数与分配系数、感应度系数与影响力系数等指标来定位我国文化产业,考察其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为制定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7.
增加值是生产单位追加到生产的物质产品或劳务消费品的价值,除V和M外,还包括固定资产以折旧形式附加到本期产品中的磨损价值(C_1).物质生产部门的增加值的总和就是社会最终产值,它比总产值少一个C_2(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 比国民收入多一个C_1.最终产值加劳势增加值形成国民生产总值.折旧是否应计入增加值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有的文章认为C_1和C_2都是物质消耗,只  相似文献   

8.
朱庆芳 《统计研究》1985,2(1):73-75
一、用什么指标能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总的发展速度? 反映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标,常用的有社会总产值(用货币表现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五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全部物质产品的总量),工农业总产值(指工业、农业两个部门总产值之和,约占社会总产值的80%以上),国民收入(社会总产值扣除生产过程中的物质消耗后的余额,也即净产值)。社会总产值代表了物质生产部门的总成果,国民收入是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新创造的价值。因此,用这些综合指标来计算速度,能反映国民经济总的发展水平和动态。  相似文献   

9.
现行报表制度规定,工业净产值无论是采用“生产法”或是“分配法”,都是利用财会资料进行计算的,也就是说,用的都是现行价格。国务院最近批准采用国民收入指标作为衡量工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指标之一。工业净产值将是衡量工业发展情况的综合指标。用现价的工业净产值计算工业发展速度,在动态上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0.
文章运用投入产出技术对研究经济发展问题时需要考虑两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一个是投入产出表查类型的选择,一个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应用的判断标准。文章引入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和以增加值为判断标准的新的影响力系数理论;建立了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为经济发展规划及产业振兴提供了理论依据及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