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高等学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仍屡见不鲜.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一个小范围心理动机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负道德的无知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反叛心理进行了分析,引出了对负道德的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问题,并提出了调整负道德心理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围绕大学生心理和谐与和谐校园的内涵进行阐述,分析和谐校园与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相互关系,以及大学生心理问题对发展和谐校园的影响,并从重视素质教育、建设校园文化、情话艺术审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就业扶困服务资助体系等方面提出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志,具备“和谐人格”的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微观基础。培养大学生和谐人格,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完美人格的标准,笔者认为,大学生和谐人格结构应包含和谐心理人格、和谐道德人格与和谐法律人格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让大学生有获得感,根源在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心理、价值观等方面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应让大学生获得思想通达之感、政治清醒之感、道德成熟之感、心理和谐之感、价值认同之感、精神皈依之感。坚持以人为本、增加有效供给、改进方式方法等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致思方向和着力对策。  相似文献   

5.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高等学校是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大学校园是在构建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实践中必须深思的问题.和谐大学校园说到底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心理上的和谐,大学生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基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表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心理和谐的前提,也是构建和谐大学校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所带来的社会道德生活和道德价值观念上的改变,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心理状况产生矛盾性心理特征,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已无法满足高校社会道德新关系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加强高校道德心理教育工作,优化道德心理教育环境,丰富道德心理教育方法,注重引导大学生道德自我教育,开展全面系统道德心理教育,发挥道德心理的动力作用,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发展,才能促使大学生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全面发展,塑造新时期社会道德风貌。  相似文献   

7.
基于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教育场内,大学生道德心理体系的建构也伴随着由“知”到“行”的过程,道德认知生活化、道德情感现实化、道德意志体系化以及道德行为日常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道德自我修养的一些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大学生的道德状况令人担忧,而大学生的可塑性强,因此大学生进行道德自我修养是有必要和可能的.大学生的道德自我修养要与拓展有关知识相结合,与实际行动相结合,与心理调适相结合,与遵守规章制度相结合,与学习先进人物事迹相结合.同时学校要为大学生的道德自我修养创造良好的氛围.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一方面促进了网络的高效传播,另一方面也不断侵蚀着高校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及判断标准.而高校大学生作为即将踏入社会工作岗位的群体,他们的网络道德素养水准直接反映了未来社会的道德面貌.因此,研究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情感的“不确定性”是情感要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的表现。本文着重分析了引发大学生情感风险的社会、道德和心理的风险因素,对大学生情感风险的主要风险源进行识别,并借鉴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大学生情感风险调控作一些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危机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研究、原因分析研究以及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方面的研究作了叙述和评价.道德人格是心理问题,而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要解决大学生道德人格发展中的危机,就要认真反思传统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塑造和完善,应调整学校道德教育方向,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创设合理有序的社会环境,加强大学生自身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自尊和心理和谐的关系,文章采用大学生手机依赖量表、整体自尊量表和大学生心理和谐量表对442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1)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心理和谐和自尊均显著负相关,心理和谐与自尊显著正相关;(2)高自尊组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均显著高于低自尊组,高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心理和谐水平均显著低于低手机依赖组;(3)大学生手机依赖和自尊可以显著预测心理和谐;(4)自尊在手机依赖与心理和谐之间起到中介作用,结构方程模型指标拟合较好。因此,手机依赖通过自尊间接影响心理和谐,进而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以通过改善大学生的自尊水平来提高手机依赖者的心理和谐及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文化影响下的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发展,蓬勃兴起的网络文化给大学生的道德培养带来了负面影响,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由于网络文化的负面影响,掌握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的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滞后,大学生网络道德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在新的形势下,要积极地从理论研究和行动上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以应对挑战.  相似文献   

14.
高芳放 《南都学坛》2015,(2):101-103
大学生作为社会整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道德和谐程度也是衡量社会整体道德和谐的重要标志。这就要求大学生理想信念坚定,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健康向上,诚实守信,社会责任感强,人格品质健康,知行统一。对大学生进行的道德养成教育应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使受教育者能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行为能力和较高的品质。重塑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品质,要从重塑大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自觉、道德自制着手。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和谐的维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和谐是心理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是一个复杂的多维度系统,它涉及自我、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等多重关系.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等提出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包括自我和谐与社会和谐、人际和谐与自然和谐四个二阶因素和积极性、适当性、敏锐性、认同性、和睦性、融洽性、亲近性和相融性八个一阶因素.以此为基础自编了大学生心理和谐问卷,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进一步验证了大学生心理和谐维度结构,表明该结构可作为今后深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大学生道德教育重道德认知传授,轻道德情感培育,已经越来越呈现出不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根据道德情感发生和形成的心理机制,在高校德育实施中进行有效实践探索,总结出大学生情感体验德育的实施策略,以期对当前大学生德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和谐校园环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大学生面临的心理环境包括社会心理环境、学校心理环境和同学心理环境,是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重要根源.高校要在教学和管理过程中,建立与社会和经济和发展相适应的更加明确的主流价值观体系,完善学校学生评价体系,注重学生业余活动的引导,构建让所有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的和谐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模糊不清,这迫使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把和谐理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我们既要承认道德多元化,也要弘扬主旋律;既要对他们进行理性教育,也要研究他们的非理性的现象;既要反对道德理性主义,也要反对道德虚无主义;要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当前大学生心理素养上的问题主要是成长中的困惑与矛盾,道德素养上的问题主要是自律性不强.因而必须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培养大学生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及道德自律能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的现状、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校园存在着大学新生、独生子女大学生、毕业生、贫困大学生等人际关系不和谐的现象.造成大学生人际关系不和谐的因素有:自身心理、学校、家庭、社会等.调适大学生不和谐人际关系应采取掌握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交往原则;构建和谐的校园人际环境;进一步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