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本文提出并论证了儒家的“仁”“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关系这一新课题。指出:“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和“和为贵”的价值观,都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
对外开放与中华民族凝聚力吴胜家,王先引“愈是民族的,便愈是世界的”,这一点已日益为人们所接受。一愈是开放的、世界的,便愈能丰富民族性和强化民族凝聚力”,人们可能就有异议了,但笔者的观点是肯定的。一、悠久的开放传统是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日益形成强大凝聚力...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关于香港、澳门回归,台湾和平统一提出的伟大构想。实践证明它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能起到促进作用,并将引导我们按一个中国原则解决台湾问题。  相似文献   

4.
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取得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之一。这一宝贵经验源于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确立了新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的理论武器;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奠定了现代化方位,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稳定发展的保障;邓小平"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指明了可行性道路,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与时俱进的动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括了近代以来,指导和推动中华民族凝聚力增强的三面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则是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伟大旗帜。邓小平理论在当今中国向何处去的几次重大历史关头,指引中国走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这是当代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思想政治基础。邓小平理论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才智和力量,使中国整体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这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物质基础。“一国两制”的构想,推动了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大统一的逐步实现,更加增强了民族凝聚力。邓小平理论关于我国的外交路线和策略的思想及其实践的效果,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邓小平理论是先进性和包容性的统一,善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是凝聚中华民族一切积极力量的伟大旗帜。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民族凝聚力是确保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内在力量,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生存之根;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复兴之源;民族凝聚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之基。  相似文献   

7.
义和团运动是以中国农民为主体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这一运动中,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并对运动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所谓民族凝聚力,就是一个民族的聚集力、向心力。每一个民族都有其凝聚力,这种凝聚力可以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义和团运动中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是指中华各族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这一共同目标,而聚集在一起,团结奋斗,并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民族凝聚力。从义和团运动的发生、发展特点、特别是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中,都表现了这种强大民族凝聚力的存在。  相似文献   

8.
儒学在长期传播过程中被中华各民族所普遍认同和接受,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是与儒学的思想内涵和精神特质密切相关的.儒学作为"大一统"的封建文化,既有在意识形态方面对于封建制度的支撑作用,又有对中华大家庭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心理维系和文化延传作用.今天,发掘利用儒学中的积极因素,使之融入现代精神文明中,对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族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是“一体两面”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传承而言,它是民族精神;在民族实践而言,它是民族凝聚力。两者互相推动,共同前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它提升了民族凝聚基础、提供了民族凝聚动力、确立了民族凝聚目标;反过来,中华民族凝聚力保障了民族精神实现、预示了民族精神方向、推动了民族精神创新。  相似文献   

10.
增强民族凝聚力 ,这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因为民族凝聚力的强弱 ,直接关系民族振兴的成败 ,影响“四化”建设的进程。何为凝聚力 ?凝聚力应是感召力、团结力和向心力的结合力 ,并且向心力愈大 ,感召力愈强 ,团结力也就愈固。延安时期无疑是中华民族凝聚力最强的一个历史时期 ,有许多重要的启示。本文仅对此略加分析 ,以推动该课题的深入研究。一、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 ,增强感召力增强感召力是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前提 ,旗帜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旗帜是方向 ,是指南。延安时期中共高举的抗日救亡旗帜 ,不仅有鲜明的特点 ,而且有深刻的内涵 ,因而…  相似文献   

11.
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它始终是在继承发展和革故鼎新中向前运动的。本文对其发展的国际化趋势、现代化趋势、时代化趋势作了一定的探讨,试图从中寻找有规律性的历史与现实经验,摸清当代中华民族凝聚力发展的历史走向,以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创造辉煌,为整个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地理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凝聚力的形成是一个饶有趣味而又极富现实意义的问题。文章从历史地理角度论述了地理环境在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中的地位 ,认为有利的自然环境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兴盛不衰的物质基石 ;四周封闭的地理环境是促使中华民族文化共同化的动力源泉 ;频繁反常的气候环境和南北贯通的运河网络是促使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外在因素 ;而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南下为民族凝聚力的壮大提供了丰富的催化剂和养料。  相似文献   

13.
关于治学,先贤已有很多精辟论述。早在二千多年前,孔子在《论语·述而》中就曾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相勉。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也提出过治学要有“二冷”精神:一是坐得冷板凳,二是吃得冷猪肉。话虽不同,但都道出了治学之路充满艰辛的实质。近日偶得章宏伟先生所著的《故宫问学》(紫禁城出版社2009年9月出版)一书,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问学”之不易。严格地说,这是作者的一部个人论文集。按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相似文献   

14.
在新形势下 ,开拓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 ,必须有坚强的组织保证。作为基层党组织 ,做好“凝聚力工程”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大举措 ,也是发展党的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实施“凝聚力工程”要认清形势 ,把握“凝聚力工程”的出发点 :提高素质 ,找准“凝聚力”工程的着眼点 :从实际出发 ,掌握“凝聚力工程”主体的层次性 ;注重调查研究 ,保证“凝聚力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论弘扬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功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国力”概念的提出 ,突出了文化的凝聚力功能。在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 ,文化自觉成为重要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中华文化强大的凝聚力 ,其核心是社会价值观 ,其灵魂是爱国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渊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植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在新时期弘扬中华文化的凝聚力 ,要求正确处理各种地域文化的关系 ,正确对待外域文化 ,契合进积极的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16.
班集体的凝聚力是一个巨大的教育力量,对学生工作有关键性的影响。我校学生对集体主义和凝聚力的认识状况不理想。要以“班级为核心,宿舍为重点”作为学生工作方针和指导思想,从“班干部队伍建设”、“集体观念的培养”、“有效地沟通”三个方面着力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使之成为巨大的教育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戴震的学术宗旨是“通经以明道”,并在义理、考据和文章这三种学问之途上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他对这三种学问之途所作出的那种高下、本末之分的治学态度却常常为时人学者们所诟病。考察他这种治学方法上的利弊得失对于我们矫正清代“经学”之弊以重开当代“经学”之新风气方面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族凝聚力是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发生、发展与文化变迁密切相关。文化变迁由感性向理性的不断提升正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内在机制。在文化变迁过程中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了四个主要的文化内涵 :对故土亲缘的情感归属、对道德至上的文化认同、对群体本位的价值信奉、对“合和一统”的理想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中华民族融合、内聚、凝结的一种强大的社会力量。作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丛书的重点课题,1999年12月彭年教授的新著《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一书(以下简称《研究》),它是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点,以历史与逻辑相结合原则探索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颇具特色的专著。该书观点新颖,内容丰富,资料翔实,言简意赅,填补了秦汉史研究的空白,开拓了中华民族史研究的新领域,实属不可多得的力作。第一,本书为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提出了一个比较完整、科学的体系。全书六章共计20万字,首先系统阐述了秦汉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起源、…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其不断裂的表现,是这一文明的祖先还是中华大地上“百万年人类史”与“一万年文化史”的缔造者。“中华文明史”的实质是中国的国家历史。以考古学、历史学、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华大地上的各个族群,得出几乎一致的科学结论,它们有着基本共同或相近的“遗传基因”、共同的“祖源”。在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史中,不论是什么时代(王朝),也不论是中华大地什么地方的族群或人群管理中华国家,都坚持“中”与“中和”的国家“大一统”理念,从“三皇五帝”到历代中华不同族群建立的不同王朝,都维系着“中华统绪”,这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大地的多民族共同体对中华优秀历史文化传统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及其大一统国家的认同。回顾古代世界的两河流域文明、埃及古文明、印度古文明与中华文明“四大文明”,加之美洲的玛雅文明与印加文明,除中华文明之外,至迟在公元6世纪或“大航海时代”之后,其他文明均已“断裂”,而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之所以这样,乃是源于中华文明一代又一代传承着从“家国一体”到“家国同构”至“国家认同”的“中”与“中和”这一“日用而不觉的文化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