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华生所创立的行为主义是美国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在西方心理学界占据支配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多,这是其他心理学派别所无可比拟的。正因为其影响与地位如此巨大,遂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行为主义的影响不仅席卷美国,而且几乎边及全球。虽然当时的心理学家未必都承认自己是行为主义者,但心理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至少就方法论而言,大多是在行为主义观点的指导下取得的,可见行为主义的影响当时是十分强大的。 正如美国心理学史家舒尔兹所言:行为主义是最重要与引起争论最多的美国心理学体系。如何评价行为主义往往褒贬迥异,毁誉不一。就国内的研究而言,对华生行为主义的缺陷与不足分析的较为透彻,而对于其贡献与影响则失之偏颇,言之不祥。本文拟从三个大的方面入手,对华生在西方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与贡献作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
坎特是美国继华生之后名声仅次于斯金纳的激进行为主义者,他在华生行为主义否定心灵或心理活动而主张客观取向的传统框架下,把自然科学中发展成熟的场论引入华生行为主义,来试图克服华生行为主义的机械论、生理还原论等缺陷,提出了交互行为主义的心理学体系。文章介绍了坎特的生平以及他提出的交互行为主义体系,并对这一体系作了简要评析,以批判地吸收其中对我国心理学理论建设有益的成分,丰富我国对行为主义研究的成果。  相似文献   

3.
华生的学习理论与班图拉的学习理论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生的学习理论与班图拉的学习理论之异同刘启珍J.B.华生是美国现代心理学流派之一的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行为主义心理学是对西方心理学影响最大的流派之一。1913年,华生发表了《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一文,可以说是行为主义的宣言。1919年,华生又...  相似文献   

4.
谈西方心理学主要流派的科学哲学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心理学主要有两大哲学方法论实证主义和现象学.文章论述了科学哲学中的实证主义对构造心理学、古典行为主义、新行为主义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浅论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全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心理学史上的“第三思潮”,其教育观克服了行为主义教育观的局限,促进了当时美国的教育改革。在提倡“教育应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人本主义教育观仍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郭任远(1898—1970),广东汕头人。早年考入复旦公学,1918年肄业,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心理学,深得著名心理学家托尔曼赏识。1921年,郭任远在美国《哲学杂志》发表第一篇论文《取消心理学中的本能说》,反对著名心理学家麦孤独的本能学说,挑起关于本能问题的论战,轰动美国哲学和心理学界。当时,郭任远还是个大学四年级学生。此后,郭任远又发表一系列批判本能学说的论文,成为行为主义心理学派的一员健将,该学派创始人华生也深受其影响。郭任远主张: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精确的自然科学,要解释动物的行为,必须从动物个体的生理与…  相似文献   

7.
斯金纳操作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在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研究领域已经取得重大进步,心理学自身发展亦初具规模的历史背景之下。本文着重分析操作行为主义心理学领袖斯金纳的有关人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行为主义心理学是现代资产阶级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于20世纪初以反对内省法和片面强调客观法而创立于美国。创始人是华生。这一学派主要是从生理学角度来研究动物与人的行为机制问题,他们所采用的典型公式是刺激→反应(S→R),认为凭借“刺激”或“反应”便能预测或控制行为的发生及变化。从本世纪30年代起,有一批自称在理论上有别于华生的“新行为主义者”开始流行于美国,其代表人物有陶尔曼、赫尔、斯金纳、格塞瑞、海勃等。他们认为华生对人类行为的处理过于简单化,而思维、目的及意识等问题在华生的体系中又始终未得到解决。他们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并且在一些理论和实验上对心理学起了进一步发展的作用,但基本上仍未脱离从唯心主义的机械方法来研究心理对象的旧行为主义的框子。如陶尔曼自称为“目的行为主义者”,他提出以“自变量”,“因变量”和“中间变量”等试图解决错综复杂的行为问题;赫尔列出17个公设和17个系论,并且还运用了一系列的高等数理公式、术语和逻辑符号来标志所要研究的行为机制;斯金纳则在他的体系中引进了实质上是经验主义的“操作主义”,主张把任何刺激→反应单元看作是反射,而一切行为都是由反射构成的,他的著名实验是“斯金纳迷箱”的使用;格塞瑞认为时间上的“接近联合”或“同时的条件作用”应是心理学最普通的和最基本的规律,他的方法论也是属于经验主义的。本刊于60年第8期和61年第7期介绍过新行为主义者陶尔曼;本期再介绍这一学派的二个代表人物:赫尔和斯金纳。以后还打算介绍格塞瑞和海勃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通过对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以前的人学研究特点的考察,分析了传统哲学和早期心理学在人学研究上存在的缺陷,然后通过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考察分析,阐明行为主义心理学对人学研究作出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贡献:1.为人学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和新思路;2.解决了人学研究中的客观性和一致性问题;3.铺通了从人学理论到实践、应用之间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有一些实用主义者认为,人类行为的因果关系应当以心理学的场论来解释。我认为:(1)人类行为的决定论的立场是合理的;(2)行为主义同场论之间的分裂,是一种方法论上的区别;(3)人类行为的因果次序用现代行为主义的方法来描写、预测或解释,是很可能有成效的。实用主义同格式塔学说有谊的相互关系。它的主要论点暗含着学习的场论。我认为非决定论者的错误论点是:(1)认为人类行为永远不能在经验上得到证实。这种把结论建立在不知道的东西的基础上是神秘主义的;(2)认为人类行为有利于物理行为,它是以追求目的为特征。行为主义者通过中介变量把人性安置到人类方程式中去。有些实用主义者认为,行为主义很象实在论。心理学的场论是可以接受的,它类似物理学的场论,并含有一个开放的、创造的和未定的宇宙。实用主义者反对现代行为主义不分析有关的理论与资料。心理学的理论化中,没有行为主义和格式塔理论的两分法。现代行为科学家都是方法论者。实用主义站在格式塔论者的一边,假定行为确是完全的,宏观的,或整体的。现代心理学的行为主义比格式塔理论更接近实用主义,因为它遵守经验科学的准则。把任何心理学理论同任何哲学派别联系起来的任何企图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11.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反行为主义倾向的心理学流派.主张心理学必须研究、说明人的本质、特性、内在情感、责任、潜在智能、目的、爱好、兴趣等人所经历和体验的一切方面.反对行为主义把研究重点放在人的外部行为倾向方面。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成员之一马斯洛(AbrahamMaslow.1908—1970).曾批评弗洛依德只研究不正常的人,他认为心理学的研究目标应是人的任何的积极本质和特性,每个人都具有一种好的.至少是中性的固有本性.心理学的研究最好是促进这种本性的发展.如果本性得不到发展.人就容易受到压抑…  相似文献   

12.
托尔曼(Edward C.Tolmal,1986~1959)是行为主义阵营中首先企图克服早期行为主义无视有机体内部过程缺陷的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他所建立的学习理论试图在承认行为具有目的性的同时,保持对行为进行客观性研究的行为主义特色。他认为应该在有机体的整体水平上分析和推断行为的内部过程。为此他提出了“中介变量”(intervening variable)的概念来描述这种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所谓“中介过程”(mediation process)。  相似文献   

13.
心理语言学是一门只有几十年历史的边缘学科。它把语言学和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结合起来,在研究儿童母语学习和使用的心理过程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心理语言学从z诞生那天起就在影响着外语教学。纵观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自六十年代至今,教学法已经历了由听说法到认知法的变迁。这两种教学法都是以当时心理语言学家在研究儿童母语习得方面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为依据的。心理语言学关于语言习得的理论主要有两个:一是行为主义的理论。该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F.BSkinner。他认为语言学习不是思维过程,而是一个机械模仿的…  相似文献   

14.
行为主义是世界心理学中的一个主要学派,由于行为主义反对内省,无视机体的内部过程,因此对行为主义的介绍更多的是围绕其“行为”的理论,而人格方面涉及很少。本文对早、中期行为主义的两个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的人格理论做了阐明、比较及评价,以期勾勒出行为主义人格论的大体框架。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对当时在西方心理学领域占统治地位的第一思潮和第二思潮,即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华生的行为主义提出了挑战,创立了第三思潮,即人本主义心理学体系。第三思潮传入我国后,褒贬皆有,毁誉交加,其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前提:一是人类行为是由动机引起的,动机起源于人的需要;一是人的需要是以层次的形式出现的。1943年,马斯洛在《人类动机理论》一文中提出了“需要层次”的理论,他假定人的价值体系中存在五种基本需要: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1954年后他又在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之  相似文献   

16.
心理语言学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其心理学理论基础经历了由行为主义心理学到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过程.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语言学对我国当前的二语习得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而全面透彻的了解心理语言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对于促进第二外语的教学是相当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是继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之后心理学史上的又一重要理论.建构主义对体育的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过程均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西方新老三代实证主义方法论分别对早期行为主义、构造主义、新行为主义三个心理学派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并阐述了实证主义影响下的心理学研究原则  相似文献   

19.
章太炎(188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家,著名的学者、思想家.章太炎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激烈变革的时代.他的思想因此也充满矛盾.在心理学思想方面,他既不乏唯物主义的真知灼见,也有许多唯心主义的论点.同他的哲学思想一样,他的心理学思想也可以分为前期和后期.他早期的心理学思想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但1903年被捕入狱后,开始受佛教唯识宗和西方资产阶级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之后,  相似文献   

20.
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两种相对的基本思想:一种是以“理解、人文、主观”为特征的人本主义,另一种是以“解释、实验、客观”为特征的行为主义;由于人的心理现象是最为复杂的系统,人本主义和行为主义在心理学的对抗持续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