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9 毫秒
1.
1月8日,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召开新闻通气会,发布2009年中国电影权威数据,2009年全国电影总票房高达62.06亿元,这也是中国电影票房首度突破60亿元大关,比去年增长了近19亿。在中国电影票房井喷、纪录频破的情况下,电影业迎来了他的盛世。虽然我们拥有全球最快的票房增速,但抽丝剥茧,细细看来,中国电影到底能排在老几?  相似文献   

2.
《决策探索》2010,(3):82-85
2009年12月23日,詹姆斯·卡梅隆第一次来到北京,为他的新片《阿凡达》宣传造势。他的上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内地业绩骄人,36亿的票房纪录保持了12年,2009年年中才被《变形金刚2》打破。1995年引进内地的《真实的谎言》,则是首部票房过亿的进口大片——当时内地只有不到2000块银幕,电影票价只是10元左右。  相似文献   

3.
《领导决策信息》2013,(28):25-25
日前,《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3)》在京发布。数据表明,2012年全国广播影视总收入(含财政补助收入)3476.93亿元。全国电影总票房达170.73亿元,同比增长30.18%,中国内地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相似文献   

4.
张小争 《经理人》2005,(6):76-77
陈道明、刘嘉玲等这些大牌明星部甘愿为这位民企老板“打工”贺岁电影《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大腕》、《手机》等,不但掀起一年一度的中国电影市场高潮,而且创造了下一年度的流行语。2004年年末,《天下无贼》携手《功夫》横扫中国电影市场,创造了2.6亿元的票房佳绩。作为这些影片出品方的华谊兄弟公司在4年多的时间里,共投拍电影十多部,在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排行榜上创造了连续3年冠军的传奇神话。2004年,华谊兄弟作为惟一的民营娱乐公司,以12.25亿的品牌价值跻身“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第359位,是娱乐传媒业的第一名。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2006年是中国的国产电影年。理由当然多多:一是中国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已连续数年被国产影片“占领”,2006年更是遥遥领先——《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墨攻》的国内票房均相继过亿;二是据国家广电总局公布的数字,2004年国产电影票房突破8.25亿元,首次超过了进口大片,吃下55%的市场份额。  相似文献   

6.
《领导文萃》2009,(14):9-10
好莱坞正密切关注这种变化。2008年,中国出品406部电影,票房收入增长30%,连续5年保持25%以上的增长率。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在年度全国媒体产业发展报告中说,中国电影业2008年票房总收入达到43亿元人民币。尽管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仍然十分严格,影片租赁方面也存在诸多限制,好莱坞对这个拥有15亿潜在观众市场的前景仍然越来越看好。  相似文献   

7.
2009年12月23日,詹姆斯·卡梅隆第一次来到北京,为他的新片《阿凡达》宣传造势。他的上一部电影《泰坦尼克号》在中国内地业绩骄人,3.6亿的票房纪录保持了12年,2009年年中才被《变形金刚2》打破。1995年引进内地的《真实的谎言》,则是首部票房过亿的进口大片——当时  相似文献   

8.
葛爱军 《经营与管理》2014,(11):106-106
正在衡量电影的词语中,如"单日票房"、"累积票房"、"上座率"、"视觉冲击"、"明星大腕"、"笑点"……尤其以"票房"一词最为走红,使用率极高。就拿最近上映的电影《心花路放》来说,多数媒体是这样报道的:"9月30日,喜剧片《心花路放》在国内公映,单日票房达到1.01亿元"、"到10月11号为止,累积票房近8.9亿元,照这种趋势,总票房冲10亿元希望极大"……由此可看出,票房收入已成为人们衡量电影的焦点和重点,至于电影的内容、主题怎样,却成了"鸡肋",少有谈及。  相似文献   

9.
正回首2013年,大众流行文化必定是我们生活中最活跃的因子和最欢快的插曲。那些令人难忘的作品与事件,页注定为2013年刻下深深的烙印。2013年,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200亿元,在票房纪录上攀上了一个更高的节点。《中国合伙人》《致青春》等青春题材电影勾起了人们的集体怀旧;3D  相似文献   

10.
陈振烨 《经理人》2011,(1):34-37
放眼中国娱乐业,能够16年常青不倒,并且越做越大的民营企业寥寥无几。上市后的华谊兄弟被冠以中国娱乐第一股,市值稳站100亿元的高位,旗下明星100多位,年度票房最高的电影,前三部有两部出白华谊。  相似文献   

11.
年年岁岁曾相似,日日月月却不同。年终岁首的电影市场因《天下无 贼》、《功夫》等影片的贺岁送走了热热闹闹的上一年,迎来了红红火火的 又一年。2004年,确实是值得中国电影业骄傲和欣慰的一年。去年的电影产 量达到212部,比上年的140多部高出了近50%,成为中国电影百年产量最多的 一年,电影票房由上年的9.5亿突破至15亿元,增长半数以上。实现了产量与 效益双增长的可喜局面,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十分令人鼓舞和庆幸的事。伴随 着中国电影百年高诞辰的临近,我们似乎感觉到中国电影的品牌时代和整合 营销时代已经悄悄地到来。  相似文献   

12.
高守国 《领导文萃》2013,(11):106-108
问题266:2009年,美国电影《阿凡达》一个月票房收入是21亿美元,而我国宝钢集团的当年利润是145亿元人民币,两者基本相当。服务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而在我国还处于边缘化产业。从全球范围看,世界经济进入服务经济时代,服务业在GDP中的平均水平占比是70%,相对落后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科技行业千万别低估了郭敬明,7亿票房的背后,正是一个产品经理的深刻实践。科技行业天天讨论的微,也不过才6亿用户,而人家郭敬明以两部电影轻松拿下7亿票房。  相似文献   

14.
未定稿     
《领导文萃》2010,(9):8-10
<正>中国离电影生产强国有多远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星表示,中国电影与电影强国的差距首先表现在票房收入和人均观影量上。以美国为例,2009年中  相似文献   

15.
文化     
《领导文萃》2011,(10):140-140
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在增长 2009年中国内地共出品了约450部电影,其中约一半在电影院上映,而被美国电影发行商挑中的只有很少几部。尽管如此,据统计,中国电影的海外收入仍在增长——2009年为4.185亿美元,2012年估计将达到6.128亿美元。  相似文献   

16.
商品简介为企业提供着向消费者传递商品信息,并激起消费者购买欲的重要作用。但是鲜有研究对商品简介文本的营销效果进行分析。为了弥补上述研究缺陷,本文基于营销实践的特征和相关文献梳理,并采用机器学习的方式度量了中国大陆2018年上映264部电影简介文本的可读性和吸引性水平,并检验其对首周票房和总票房的影响。研究发现,简介文本的可读性和吸引性对首周票房和总票房有差异化的影响,可读性对于首周票房的影响较大,而吸引性对总票房的影响较大。此外,明星的存在削弱了文本可读性和吸引性对票房的影响;而且,在高电影评分组中,可读性和吸引性对首周票房及总票房的负向交互作用显著。本文基于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凝练出商品简介文本的可读性和吸引性两个特征并研究其对票房的影响,对丰富中国电影研究,指导中国电影营销实践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环境下消费者购买体验型产品时对网络信息的依赖性很大。因此,研究社交媒体影响下体验型产品的消费者决策选择行为具有现实意义。本文以电影行业的票房偏离及消费跟风现象为切入点,探究体验型产品的羊群效应并对其产生的内在机理进行解释。采集艺恩资讯的票房数据以及豆瓣的电影基本信息及影评等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消费者"羊群行为"视角分析其对电影票房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了质量等内生性影响之后,消费者羊群效应依然存在;产品特征信息对羊群效应起到了调节作用,从而形成理性跟随;采用预期差异模型可以解释消费者实现理性跟随的过程。研究结论对于电影行业宏观政策制定及对体验型产品合理进行营销推广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8.
数据     
《领导文萃》2012,(17):138
全国6年缴获毒品150余吨公安部有关负责人透露,2005年至2011年,全国共破获毒品犯罪案件47万余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55万余名,缴获各类毒品150余吨。(《中国新闻周刊》)审计署移送重大案件112起2011年审计报告指出,审计署共向有关部门移送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112起,涉及300多人。重大违规问题中"一把手"职务腐败现象突出。(《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电影银幕9600块截至2012年1月底,中国已有约9600块银幕,银幕总数跃居世界第二。2011年电影票房超过131亿元,增长近29%。这是由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编纂的《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卫明 《经理人》2023,(3):14-15
<正>在工业机器人行业景气度持续提升的前提下,国内下游制造业升级为国产工业机器人厂商发展提供广袤市场,新兴应用领域的火热,助力国产厂商与海外巨头错位竞争,并提供弯道超车的可能。2023年电影春节档,《流浪地球2》口碑票房双爆。根据猫眼票房专业版的实时数据,截至2月17号,《流浪地球2》的票房达到37.66亿元,进入内地影史票房前十。就连《流浪地球2》官方周边产品授权商众筹项目,原本众筹目标金额仅为10万元,  相似文献   

20.
刘畅 《经营管理者》2013,(25):93-93
<正>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在中国电影全面产业化发展改革及国家文化强国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电影产业已然呈现出飞跃式发展态势,同时作为电影市场终端的院线增长势头迅猛,成为当前文化产业最为热门的领域之一。2011年,中国电影院线扩张迅速,除一线市场终端保持火热局面外,二三线市场也成为各大院线公司布局的争夺焦点,院线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万达电影院线始终居于行业领先。在各院线中,城市院线票房集中度较高,过5亿院线共有11条,是城市院线数量的23.9%,占据城市票房的75.9%,在符合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