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幽菲 《当代老年》2007,(11):8-9
你有多久未给父母打电话了?你有多长时间没陪父母逛街了,有多久没陪父母一起吃饭,聊天了……忙碌之余,我们是否要多问自己几个这样的问题,如果这些事情你忘记做了,希望今天和以后的日子里别再忘了去关心你的父母.  相似文献   

2.
你是个怎样的父亲?请你问问自己以下的问题:1.你常抽空陪孩子吗?在美国,只有50%青少年还生活在传统的大家庭里,一次令人吃惊的调查发现,父母离异的孩子中有42%已有一年没见到他们的父亲。智商低、成绩差以及青少年犯罪等都与缺乏父爱有关。经常出差,在军中服役或在外  相似文献   

3.
《伴侣(A版)》2014,(8):12-14
向父母借款7万元创业 2009年,19岁的山东小伙孙涛考上了离家千里之外的重庆文理学院。 2010年夏天,孙涛回老家过署假。见儿子暑假在家没事千,父亲说:“我跟你妈商量了一下,暑假这两个月你自己去找工作,你每个月赚多少钱,我们就奖励你多少钱。等于你可以拿到双份工资。干不干?”  相似文献   

4.
七嘴八舌     
有妈后便“再无宁日”
  发言人:陆先生
  妈妈自从进了我的朋友圈,我便再无宁日。开始的时候,我是向我妈开放朋友圈的,结果稍微发点带情绪的信息,刚发完就会接到父母的电话,他们会从中解读出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吵架了?工作不顺心啦?跟朋友闹得不开心了?钱又不够花啦?后来每次要发什么信息到朋友圈里,或者要表达一下自己的心情,都要先顾及父母会怎么想,会不会一发完一个电话就来了。有一段时间,我干脆不在朋友圈里发信息了。但是我总得表达我的心情。所以给我妈设置了朋友圈的权限,不让她看到我发的所有信息。  相似文献   

5.
小惠 《伴侣(A版)》2011,(11):28-29
正与死亡相比,"老"是一种更能体现时间残酷的漫长过程。前者只是一瞬间的断裂,而后者,则是在你不经意之间慢慢侵入你的生活。在父母手上的老年斑里,在他们逐渐瘦小的身躯里,在他们日渐微弱的声音中。这种改变一开始是细润无声的,逐渐是大张旗鼓的,最后在你丝毫没有防备的时候以触目惊心的方式赫然出现。于是你还没有准备好耐心,父母已经开始习惯了唠叨;你还没有学会独自承担一切,父母已经不得不依靠于你;你还不知道家里的房产证放在哪儿,父母已经先一步忘记放在哪儿了;你想咨询他们的意见,却发现他们比你更慌乱更没主意;你想得到安慰,却发现他们比你更需要安慰;甚至你还没有学会做一道父母爱吃的菜,还没有考虑好该给他们入哪一份医疗保险,各种老年病就已经訇然而至。你不是要到如此的窘境,才想到亡羊补牢吧?  相似文献   

6.
你是否总是感到对生活不满足? 你是否总是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 你是否经常有挫败感? 你是否总是对别人要求苛刻? ……  相似文献   

7.
那天,正在上班,突然接到一个短信:老弟,听说今天是世界末日,你相信吗?姐想下午去你那儿,一起体验这一刻。瞬间愕然,然后是感动得热泪盈眶。我禁不住地问自己,若真的是世界末日,我第一时间会想起谁呢?父母、孩子、前妻,还是文友、网友,还是平常日子在一起摸爬滚打的哥儿们和同事呢?我想让我选择的话,我第一时间会先想到父母和孩子,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灰飞烟灭,真的很遗憾。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2010,(9):51-51
问:我在城里工作,我的父母住在农村。请问:父母去世后,我可以继承他们的宅基地吗? 答: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外,都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城镇居民不能在农村拥有宅基地。所以,你不能直接继承你父母在农村的宅基地。  相似文献   

9.
中国儿童常常被认为是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大部分父母就像护犊子一样护着自己的独生子女,在父母过度保护下成长的“独一代”也因此常常被人诟病。但是,由此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是:我们真正做到儿童保护了吗?儿童仅仅有家庭保护就够了吗?  相似文献   

10.
试想一种如此美好的生活: 出生了,父母都在家中全心全意照顾你,你的母亲在产假里照领全薪,而你的父亲也因妻子生育而享受9个月的"产假".  相似文献   

11.
漫画     
鱼为什么不会说话? 幼儿园里,圆圆和京京在观赏鱼缸里美丽的金鱼。 “你知道鱼为什么不会说话吗?”  相似文献   

12.
子木 《公关世界》2009,(4):52-52
找工作对大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在大学花了不菲的学费,父母多年辛苦盼着你自立,而毕业后面对找工作应该有怎样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龙女 《当代老年》2010,(1):14-14
父母年纪大了,作为子女,当然希望他们健康长寿。不过,如果你并没和父母住在一起,怎么能知道他们的健康有没有出问题呢?春节期间,不少儿女会回家看望独居的父母,美国著名心脏病研究所梅奥诊所的专家指出,儿女回家探望父母时应注意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我希望你健康、快乐、勇于尝试、独立思考……这是父母最想跟孩子说的话。孩子,首先我希望你是健康的。"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这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在他的《教育漫话》中的第一句话。这也是我最想和你说的第一句话。无论是事业有成还是个人幸福,健康的身体都是基础。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像我一样,在孩子刚出生时,唯愿孩子健康。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会发现父母的嘴里多了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吃饭没人多,个头没人高,成绩  相似文献   

15.
设想在现实生活里,你的朋友要求你在很多人在场的情况下回答这样的问题:“如果看到自己最爱的人熟睡在你面前你会做什么?”“你会选择婚前性吗?”“你觉得自己是个自私的人吗?”设想在这个场合里有很多你认识的或者不认识的人,他们中可能有你的上司、你的伴侣、你的朋友甚至你的仇人,设想有无数意想不到的人能听到你的回答,在这种情境下,你还会若无其事地说出真实答案吗?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社工,沟通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一门重要功课。但是在现实中,并非所有的人都能顺畅地沟通。也许,你与家人、朋友、同事、来访者常常因沟通的问题而纠结、无奈。那么,就让我们冷静下来,审视—下你与他人的沟通姿态。在你的记忆中,当父母发火的时候你的反应是什么?当老师批评的时候你会如何反应?当上司指责的时候你又是如何反应?仔细回想,  相似文献   

17.
试想一种如此美好的生活:出生了.父母都在家中全心全意照顾你,你的母亲在产假里照领全薪,而你的父亲也因妻子生育而享受9个月的“产假”。  相似文献   

18.
一九六一年十月二十日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最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生活的岗位上?如果你要告诉我们什么思想,你是否在日夜宣扬那最美丽的理想?你既然活着,你又是否为了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相似文献   

19.
商场里各色的衣服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是否会令你有一种目眩的感觉?颜色间的搭配可是一门学问,如果盲目选购,不注意上下搭配的协调。你就会发现那些不加思考就买回来的衣服,最终因为找不到自己的“同伴”而被默默地搁置在衣橱里的一角。秋冬季你的衣橱里都有些什么颜色?它们又该如何搭配在一起呢?如果你还没头绪,就参考一下我们为你准备的合理化建议吧。  相似文献   

20.
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陪伴他们长大的时光是宝贵的。身为父母,你给孩子带来的到底是温柔的雨露,还是刺骨的寒风?该怎样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和陪伴?2018年,本刊将在每一期的“教育会客厅”邀请一位教育大咖来做客,告诉我们该如何做更好的父母,养出更健康的孩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