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我国宪法文本中的权利义务主体经历了从人民到公民的嬗变。这一变化是一种主体性的回归,即从政治主体回归到法律主体。体现了社会变化发展与法律进步,既拓展了权利义务主体范围,又充实了权利义务内涵,实现了宪法权利主体与义务主体的统一。权利义务主体的整体性使得人人平等观念有了法理逻辑,同时也为主体的身份识别与保护提供了宪法基础。这一进步是历史性的,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阶段性发展,同时也反映了宪法至上的法治理念及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统帅地位。  相似文献   

2.
待命假期是指让劳动者在假期内保持通信顺畅,以便能够随时召回工作。这使劳动者处于一种"准"工作状态,可以说是对劳动者休息权的侵犯。待命假期和软性加班的出现对我国劳动者休息权和加班的法律规定提出了挑战,文中在分析待命假期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劳动者休息权和加班制度规定的改善意见。  相似文献   

3.
主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法律概念,在格维尔茨的权利结构要素中,位列第一的就是权利的主体。同样,对于和平权而言,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和平权的主体问题。文章认为,和平权的主体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的主体是个人,这是和平权的基本而首要的主体;第二层次的主体是民族、人类这些人的共同体。而和平权的义务主体只能是国家。  相似文献   

4.
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是多层次的.依据创造性的劳动应获得相应的版权权利和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其版权首先应该归属于创作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群体,其他主体应享有相应的版权或其他权利.有关群体的集体版权可以通过群体的代表或民间组织来实现,国家在特殊情况下成为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权利主体.  相似文献   

5.
在西方古代社会里,由于受到宗教神权的影响,人处于边缘化的无权地位。为了以人权取代神权,现代社会把人确立为权利主体。随着人成为权利主体,自然就逐渐沦落为人类征服改造的对象,从而导致了严重的自然破坏。为了拯救自然,人们开始将人类的权利扩大到自然身上,试图通过赋予自然以权利来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然而问题在于,自然并非一个权利的主体,自然无法运用和捍卫自身的权利,赋予自然以权利并不能阻止人们对于自然的破坏。因此,为了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们应该从自身出发,把自己从权利主体变为责任权利,主动地承担起对自然的责任。不过,人类对自然负责,并不意味着人类是自然的主人,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的本性,自觉成为自然的守护者。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的确定是法律保护中的难题,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均未形成统一的方案。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权利主体不同学说的评析,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和传承的客观规律、相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及我国的司法实践,提出应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群体与传承人二元权利主体模式。借鉴物权法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理论,确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分所有权理论,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精神权利由来源群体共有,传承人对其所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独立的财产权利,对其基于所持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创新的智力成果享有知识产权。  相似文献   

7.
当前强拆事件中的公众与政府执法人员的暴力冲突,体现了权力主体与权利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由于政治权力本身具有扩张性,而权力主体在运用权力时又缺乏有效的社会监督,以及权利主体自身权利意识与维权能力的缺乏,使得权力主体隐性逐利而侵犯到了公众的合法权益。为此,必须不断通过法治教育以强化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通过完善制度法规来规范权力主体的权力运用,以确保权利主体合法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休息权被侵犯现象较为严重。其原因有观念层面的、政策法规层面的和应试教育层面的。必须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法律法规、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完善教师评价制度、完善学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高考制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等途径,切实保障教师的休息权。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程管理中,权利主体的类型与层级多样性决定了课程管理权利的层级差异性和双重性等特征.这要求不同层级的权利主体应该被赋予相应的课程管理权力.但现实是课程管理组织中的权力优势集团的价值取向决定着课程管理权力的分配,并直接导致了个体化课程管理权力的泛化和高校课程管理微观层面主体之权力缺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时代,劳动者主体地位面临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三重挑战,应该从宪法学的角度出发,对劳动者概念进行重新界定,从资本、权力、劳动者三者的相关性中定位劳动者的主体地位,并通过法治化路径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理论“自治权”问题展开探讨 ,认为民族“自决权”和“自治权”有根本的区别 ,并指出对“自治权”和“少数民族人权”的理解要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正本清源、消除误解、清除理论迷雾,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方法,细致研究了凯德洛夫提出的“带头学科”学说的历史演变“轨迹”,得出结论认为该学说值得商榷:“带头学科”语义不清,“更替律”似是而非,“周期减半律”不合常理。因此,当今自然科学发展中有无“带头学科”?它是什么?这些都是引起争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重视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和改革,积极探索新途经、新形式,切实提高教学效果。文章结合时代的需求、学生的愿望及自身的教学体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三个方面对政治理论课的现状及改革作了一些调查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碳排放权:一种新的发展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国际社会逐渐把碳排放权作为一种新的发展权来看待,其法理依据主要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正义原则等。后京都时代碳排放权的分配应考虑发展需要、人口数量、历史责任以及公平正义原则等因素。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中国在坚守"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前提下,应逐步实现从"差别原则"到"共同责任"的转变,在加强与发展中的大国协调的同时,适当支持小岛国联盟和最不发达国家的要求,并重视碳排放权分配中的发展权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新世纪工业题材长篇小说在呈现多元复杂形态的同时,表现出大体相同的主题取向,主要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方面,承续和彰显了中国工业题材小说一以贯之的史诗品性和价值导向。回眸历史,以宏大的"史诗"性叙事,记录和还原历史真相,为工人阶级树碑立传;叙写"失位"工人的现实嬗变,对工人的生存压抑、人性畸变和异化问题引起疗救的注意;探讨工人、工业发展的未来走向,展现工人眷恋、拯救和探寻现代工业家园的斑驳人生远景,丰富和拓展了工业题材小说的主体性内涵,代表了新世纪工业题材创作的某种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指被追诉者对公安司法机关的诉讼活动,依法享有的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及法律依据的权利。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是其行使其他诉讼权利的基础,体现了被追诉者的诉讼主体地位。充分保障被追诉者的知情权,有利于实现程序公正和诉讼民主。  相似文献   

17.
积极城市权利能够使市民平等的参与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积极构建公正的城市空间,也产生出服从城市空间管制的道德义务。积极城市权利能通过“威尔曼公式”的检测,它是以道德理由为基础,至少包含了五种霍菲尔德状态的权利体系,应该将其视为真正的道德权利。积极城市权利也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权利类别——人权,是人的能动性与自治性的实现。要实现这项人权,就要从道德领域转向法律领域进行保护,同时不同于道德权利,法律规定的积极城市权利需要接受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18.
面对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情况,民办养老机构承担养老任务成为社会养老的重要方式之一。泰州市作为经济较发达地区和老龄化较快的地区,民办养老机构存在一定的发展制约因素,需要从民办养老机构和政府两个层面进行改革和推动。  相似文献   

19.
新《草原法》确立了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原则框架,但关于流转的法律基础、流转关系的制度规范仍有待细化。本文从草原承包权流转的价值取向出发,探讨流转制度的规则,试图从实践与立法相结合的角度,提出完善草原承包经营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宪法劳动权之重新解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宪法对劳动权的传统解释认为 :劳动权是公民要求国家提供有保障的工作并发给报酬的权利 ,相应地国家负有具体地保障公民就业的义务和责任。其实践则是劳动力计划管理体制。它虽然带来了秩序、平等和安全 ,却在较大程度上丧失了自由和效率 ,最终导致了社会的僵化和停滞。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劳动权也亟须重新解释。文章认为劳动权应解释为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愿望的公民 ,自谋职业不成时可要求国家提供劳动就业机会 ,如不可能时则国家为其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权利 ,其性质应为受益权而非自由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