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1981年以来,我国居民储蓄连年攀升,截至2008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突破21万亿元,达到217885亿元人民币。分析其增长成因,有助于促进我国资金的有效利用。本文首先提出了影响我国储蓄增长的三个因素:①租金效应;②居民收入;③实际存款利率;接着针对我国储蓄的三种因素影响分别从整体与阶段性角度进行了检验,得出收入效应与租金效应对我国储蓄的影响作用明显,而利率效应始终处于不显著的地位。针对检验结果,我们提出扩大居民消费倾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及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步伐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中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变化趋势及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沫  王岩 《管理世界》2020,(3):60-75
基于1989~2015年共计10轮CHNS数据,本文采用代际收入弹性和代际收入秩关联系数双重测度指标对我国居民代际收入流动性进行了测算,发现代际收入流动性在1991~2004年期间基本保持稳定,2004年以后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基于收入分组视角的研究发现,各收入组2004年以后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程度均有所降低,但高收入组和低收入组的固化程度远高于其他各组,中等收入群体是目前我国保持较高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主要动力来源。从城乡差异视角看,受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流动的影响,2000年后农村家庭的代际流动性显著提升,且持续高于城市居民的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基于人力资本分析框架对我国代际收入传递机制进行了探究,发现父亲的非教育因素在代际收入传递中起到主导作用。受整体社会制度环境不断改善的积极影响,2004年以后非教育传递机制不断减弱,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提升起到较大助推作用;而受高等教育扩张政策的影响,教育因素在2004年左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代际收入流动性。  相似文献   

3.
假设流动性偏好企业家拥有企业收益,其财富可用来投资无风险资产和风险资产,也用于消费;同时,市场是非完备的,企业特质风险无法被对冲。为了探究流动性偏好对企业家投资消费决策以及企业资产定价的影响,文章采用效用无差别定价理论与动态规划方法,得到了企业家最优投资消费策略以及企业效用无差别价格的闭式解,继而得到如下结论:流动性偏好降低了企业家风险资产投资以及当前消费,同时减弱了企业家预防性储蓄动机和企业风险对冲动机,并显著地降低了企业效用无差别价格。此外,作为拓展研究,文章引入了企业经济周期,发现流动性偏好削弱了经济周期对企业家投资消费和企业效用无差别价格的影响。最后,文章主要结论为一些金融现象提供了可能性的经济解释。  相似文献   

4.
心理账户的存在往往导致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本文主要讲的是在心理账户的作用下,不同数量的收入对人们消费行为的影响。对于较高的收入,人们倾向于储蓄,较低的收入反而倾向于消费。对此,呼吁人们对待每一元钱应一视同仁,因为钱是具有流动性的,不会因人们心理上设置的各个账户而失去流动性。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持续扩大,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稳定,这也成为目前经济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利用2000~2009年中国26个省的不同收入等级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在构建省级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方法对收入差距、习惯形成与不同收入等级城镇居民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低收入等级和中等收入等级家庭消费的影响显著,而对高收入等级家庭的消费没有显著性的影响。(2)低收入等级和中等收入等级的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具有显著的习惯形成,但低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强,中等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习惯较弱;高收入等级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表现出耐久性。  相似文献   

6.
中国收入流动性实证研究——基于多种指标测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精选了7个收入流动性测度指标,基于CHNS数据测度了我国的收入流动性,结果表明:第一,从统计口径的影响来看,King指标更容易受到样本量或极端值的影响,而其他指标的较不容易受到影响。第二,我国居民在1991~1997年间的收入较缺乏流动,而在2000~2004年间的收入较富于流动。以1997年为界,城市与农村地区的收入流动模式都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典型两阶段特征。第三,从总体走势看,King指标的走向与其他6类指标相反,呈向下走势,说明收入流动性对社会总体福利的改善非常有限。第四,农村的收入流动性总体要高于城市,但这种高收入流动性主要是由于农村地区较之城市而言更大的收入水平波动带来的,而不是由于较快的收入地位的变换所致。最后,收入流动给农村社会福利的改善明显不如城市,其原因在于农村的中低收入阶层收入地位缺乏变动。  相似文献   

7.
信用卡透支消费者用等级不同,但市场上透支利率对于所有消费者都是一致的,这与风险收益成正比这一金融原理相矛盾。所以有必要为信用卡业务开发新的利率体系。精算学科知识广泛,在保险机构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我国非保险机构还未得到重视。本文利用NCD系统,为金融机构建立了新的利率体系,效果明显,既保证了消费者的公平性,提高消费者还贷的积极性;同时又保证了提高了资金的流动性,保证了金融机构的收益率。  相似文献   

8.
陆军  黄嘉 《管理科学》2023,(3):112-135
在银行体系局部流动性问题频发的现实背景下,深入把握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理,是理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从理论与实证上研究了流动性创造如何影响银行利率对市场利率及其预期的动态调整,并考虑了忽略预期市场利率可能产生的遗漏变量问题.研究发现:1)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具有负向的影响,且考虑流动性创造后市场利率对存款利率的传导相对较低. 2)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市场利率对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的传导不够顺畅. 3)预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市场利率的短期传导,但无法从根本上纠正市场利率的长期传导,尤其是对于国有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而言. 4)在流动性创造对银行利率动态调整的影响机制中,同业拆借具有部分中介效应,进一步验证了市场利率异质性传导的原因在于流动性创造在同业市场中存在外部融资约束效应.基于此,建议从实现存款利率并轨、提高中小银行同业市场参与度、加强预期管理着手,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优化货币政策跨周期调节.  相似文献   

9.
现金流量、公司结构的流动性约束与投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检验了我国资本市场上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与投资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受公司结构流动性约束的影响。我们发现,在投资机会一定的情况下,我国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与投资之间的关系显著,企业投资支出不仅依赖于当期的经营现金流,也依赖于当期公司资产的流动性;另外,因为信息不对称导致企业外部融资需要付出信息成本,企业外部融资面临的信息成本不同,其公司结构的流动性约束对投资的影响也不同。我们发现,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更集中的股权结构、更高的融资约束指数以及更大的企业规模的上市公司在投资支出上表现出对企业当期资产的流动性及未来经营现金流量更大的依赖。  相似文献   

10.
利率政策在金融自由化改革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宏涛 《管理评论》2004,16(3):35-39,61
利率自由化是金融自由化理论的核心政策建议,也是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的核心构件。但是发展中国家的改革实践却表明,能够促进储蓄与投资的并不是自由的利率体系,而是受到控制的,稳定的正实际利率。供给导向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和需求导向的传统货币理论的不协调是致使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发展中国家经济特征的货币政策模型,分析了利率变动对储蓄和投资的影响,并对影响我国规定资产投资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是发展中国家在金融自由化过程中应保持利率水平的稳定,同时对资本账户进行管制,以外国直接投资为主要引资方式。  相似文献   

11.
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与收入不平等:1989~2009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纯槿  李实 《管理世界》2013,(1):45-55,187
基于1989~2009年进行的8次全国性城镇住户抽样调查数据,本文利用新近发展的夏普里值分解方法,定量考察了城镇劳动力市场结构变迁如何导致劳动收入不平等的变化。研究结果显示了过去20年里中国城镇劳动收入不平等扩大一方面是市场化改革的必然结果,尤其是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教育收益率上升引起社会收入分配机制的变化;但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特别是由户籍制度壁垒造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依然存在。夏普里值分解进一步揭示出,所有制、户籍、性别、经验和地区因素对收入不平等的相对贡献率趋于下降,教育和职业对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其基本政策含义是,减少收入不平等的关键在于降低受教育机会不均等,着重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继续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而加快劳动力市场结构性调整。  相似文献   

12.
欧君华 《决策与信息》2013,(12):178-179
本文依据现代消费理论,结合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的实际,利用官方公布的从1991--2011年相关数据,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对影响湖南省居民消费的相关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湖南省居民消费除了受收入以及消费习惯、利率等一般因素的影响外,湖南省的农村规模是影响其居民消费的重要因素,或者说城镇化对于提升湖南省居民的消费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启望  黄速建 《管理世界》2019,35(11):144-157,228
改善流动性限制,保持资产流动性是持续经营的永恒课题,既有研究过度聚焦融资约束改善流动性限制,而面对融资约束程度与流动性限制程度不一致的情况,挖掘融资约束改善流动性限制的决定因素、阐明作用机理,是流动性管理效果得以保障的关键。本文利用企业金融理论模型阐明融资约束对流动性限制的作用机制后,引入公司治理模型,论证企业隐性软实力改善流动性限制的直接作用机制和通过融资约束改善流动性限制的间接作用机制,并改良经典实证模型,并利用上市公司数据对研究命题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企业为降低融资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而保有的资金无法用于经营活动,限制了资产流动性,但相同融资约束强度对资产流动性的限制程度,由企业隐性软实力的强弱决定。同时,企业隐性软实力可以维持股东与管理者利益的稳定,降低货币资金被股东和管理者用来获取私人收益而造成的流动性限制。研究结论为流动性受限企业解决资产流动性限制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维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各项基尼系数的变化趋势,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研究对外贸易开放度对收入不均衡的影响。结果显示,对外贸易对收入不均衡有改善的效果也有恶化的效果,而起到恶化的效果更为明显,尽管没有定量的数据显示,但由于受到中国地理位置、资源分布、城镇分布、政策法规等定性因素的影响,对外贸易带动国内经济腾飞的同时也连动地扩大了居民收入不均衡,面对收入不均衡日益扩大给社会带来诸多不稳定的因素。通过深入剖析贸易影响收入分配原因,本文提出相关缓解收入不均衡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居民储蓄率水平一直居于高位,并且保持了持续上升的势头,同期的住房价格也快速上涨,为买房而储蓄是储蓄率上升的一个主要动机。本文利用2011年房产税试点政策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DID)首先估计了房产税对不同类型住房价格的影响,进而估计房价对试点城市的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我们发现房产税对住房市场产生了结构效应,由于此次改革对不同类型的住房设定了不同的免税方案,因此在大面积住房价格下降的同时,试点城市小面积住房价格反而上升;这种结构效应对不同收入群体的居民储蓄行为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我们发现试点城市低收入阶层的储蓄率因此增加了0.9个百分点,并且我们还发现低收入群体主要是通过压缩衣着和交通通信支出,来提高其储蓄率水平。因此,本文不仅验证了住房市场对中国高储蓄率的贡献,还揭示了房产税改革带来的收入分配效应。  相似文献   

16.
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   总被引:70,自引:1,他引:69  
林光彬 《管理世界》2004,(4):30-40,50
本文认为,社会等级关系和市场经济相互作用形成的分配关系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社会等级关系与市场经济本身有不断扩大城乡收入差距的趋势,而国家执行扶强扶优的政策,使国家宏观调控烫平城乡差距的政策发生错位与缺位,加快了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发生机制与根本原因是社会等级秩序格局、失衡的财富与收入分配格局、资源的流动性障碍格局与市场等级化格局等一系列社会安排的相互作用,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的游戏规则下,形成了一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自我强化机制”。收入分配的公平深深地依赖于政治和社会安排。因此,要实现政府主导的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警戒性扩大的根本性措施是:实现城乡等级法权地位平等化、收入分配格局平衡化、农村资源充分流动化与市场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和企业集团迅猛发展为背景,从融资约束与代理冲突两个维度,考察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对成员企业现金持有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内部治理环境下两者对现金持有量所呈现出的迥异的作用机理。以A股上市公司2007-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本研究发现:(1)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通过融资约束与代理冲突这两条路径影响成员企业的现金持有量。综合来看,集团成员企业的现金持有量高于独立企业。(2)在不同的内部治理环境下,预防性动机与代理动机对现金持有量影响程度的大小也不同。当代理问题较严重时,代理动机导致的现金增持程度大于预防动机减弱导致的现金减持程度,从而表现为与独立企业相比具有较高的现金持有量。(3)代理问题较严重的集团成员企业所拥有的实际现金持有量向目标现金持有量的调整速度较慢,调整半周期较长。上述研究结论丰富了委托代理理论与公司财务理论的相关研究成果,并且从集团内部资本市场运作的视角提供了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公司财务决策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8.
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获取更多的个人收益和家庭收益,这种收益既包括经济收益也包括非经济收益.由于我国高等教育由无偿到有偿的转变,使得居民家庭及个人的高等教育需求从不存在经济能力上的约束转变为存在经济能力上的约束.作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之一的居民家庭及个人不得不考虑高等教育成本的补偿问题,并进行高等教育的成本与收益之间的比较,从而作出投资或者少投资、不投资的决策.因此,有必要对居民家庭高等教育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流动性约束与消费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流动性约束是指资本市场的资金流动具有单向性,流动性约束的存在可以提高储蓄水 平,降低当期累积消费. 通过三阶段生命期界的最优消费模型,证明了流动性约束的定量存在, 并通过实证检验发现,我国消费总量中受流动性约束影响的比例达到83. 46 %. 因此,增强信 贷市场的流动性,对于扩张有效需求将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收入差距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的争论.我国的收入差距包括地区收入差距、城镇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和农村收入差距.本文拟就这些不同方面收入差距各自对我国总收入差距的贡献程度进行综合分析,并提示我国当前的收入差距问题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