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孔子的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很丰富的 ,既涉及许多基本理论问题 ,又包括许多教育教学的实际经验。孔子对中国文化教育方面的贡献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删定“六经” ,整理和保存我国古代的文化经典 ;二是开创私学 ,积累并总结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成为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从孔子的教育思想看现代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培养方案、培养途径,对理解现代人才培养模式的涵义和深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有着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3.
孔子的教育活动开创了中华教育的新时代。他以私人教育的形式推动了知识文化的下移和扩散,催生并引领了思想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运动,对秦汉以来的社会发展亦影响深远。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来自实践经验,不仅全面、系统,涵盖了教育理论的各方面和各环节,而且多有创造,非常实用。特别是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学原则与方法的提出,在中外教育史上更具超越时空的普遍指导意义。研究这些思想,对解决当今的某些教育问题实有教益与启迪。  相似文献   

4.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学主张和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充分体现了人本教育思想,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极大的影响。他在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体现出的人本思想,对我国现行素质教育有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论孔子仁爱思想的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都在发生着变化,我国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也遭受到了冲击。在传统文化遭受冲击的过程中我们的教育也失去了传统文化赋予它的部分真义。我们重新理解、重视孔子的仁爱思想对我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完善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孔子认为教育主要有开发民智和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双重作用,人才的标准是"德"、"智"、"体"、"美"兼备.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孔子在教学中将"六经"与"六艺"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受到文化艺术的熏陶,又能受到初级科学、技术的教育与锻炼.孔子的这些思想,对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所面临的教育平等与教育效率,素质教育如何推广,创新教育如何推进等问题的解决,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追溯与探究素质教育的历史渊源,探索素质教育的来龙去脉,清楚认识素质教育的势在必行。文章从两个方面阐述和论证了素质教育与孔子教育理论的内在联系,说明教育本身就是一个传承文明的过程,离开了继承,今天倡导的素质教育就不会凭空产生;没有继承,这种创新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8.
终身教育的思想并不是西方社会的专利,在我国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教育思想体系中就包含着丰富的终身教育理念,孔子的教育思想中涵括了现代终身教育理念的基本内容。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思想;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对象的全民化和因材施教和循循善诱的教学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教育方面有着其杰出的成就。而单就其思想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说,也并不因为时代的发展而过时,反而因为儒学对中华文明的巨大影响,而葆有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图对孔子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及其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0.
孔子的教育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课程改革浪潮的冲击之下 ,如何科学地去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是值得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孔子关注受教育的人格 ,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提倡因材施教 ,重视师生交流互动 ,倡导终身教育。这五个方面都与当前课程改革理念具有相通相融之处 ,可以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是历代文人尊崇的圣人,他的思想影响了中国2 500多年。然而大家都认为孔子学说中的"樊迟请学稼"、"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是孔子轻视体力劳动者、轻视农业生产劳动的体现。其实不然,相反,孔子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农业教育思想。他的农业教育思想以管仲的"仓癝实而知礼仪,衣食足则知荣辱"思想为基础,进而提出足食富民、使民以时、厚施薄敛、开禁利民、天人合一的农业教育思想。这些农业教育思想虽然亘古久远,但仍给我们以启示。  相似文献   

12.
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我国当代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孔子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和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等教育方法,以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孔子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的贡献。他的审美教育思想主要表现在 :注重形式和内容的结合 ;把善和美联系起来 ;重视诗歌、乐教对思想感情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教育家 ,他身体力行 ,将审美教育思想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  相似文献   

14.
孔子"仁学"教育思想以"仁"为核心理念,它的实质是由"自我"走向"大我",即不断由自我走向他人和社会,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我价值,在实践上表现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依次展开和提升的过程。"仁学"教育思想具体表现为:以"六书"为教育内容;以培养君子为教育目标;以学而优则仕为教学出路。中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从孔子的"仁学"教育思想中得到启示与借鉴,要加强学生的道德理想教育、核心价值观教育、职业规划教育等,以便为他们实现人生价值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 孔子最早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格和人格教育、人格修养思想。他的人格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发展的方位, 陶铸了历史上一代代崇高伟岸人格, 成为民族传统精神的精粹。文章对于孔子人格思想的内涵、特点、现代价值、对其应有的正确态度, 以及关于汲取、借鉴墨家、道家、法家和国外有价值的人格思想等问题, 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孔子既是一位先师先哲,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传播者。他认为,作为一名教育传播者,首先要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传播技巧,这是搞好教育传播的前提。另外,在进行教育传播时,书籍是主要的媒介。在教育传播的对象上,采用“有教无类”的传播原则。在教育传播的内容方面,则是以“仁”为核心。孔子以此为据,一生都在付诸教育传播活动,对后世影响很大。从传播学角度探究孔子的教育思想,既可以开阔教育理论研究的视野,又可以为传播学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天人思想表明了孔子敬天畏天思想,探寻孔子天人思想的现代意义,对于我们树立科学的生态环境观,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新道德,突破宿命论对人的束缚,时个体实现人生的价值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教无类”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最光辉的一点 ,它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当代中国的教育及教育改革与发展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中有很多记载孔子教育主张和教育活动的篇章,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作了详细的阐述。这些思想,对我国的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成为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也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孔子及其儒家学派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孔子"仁"的伦理思想的分析,揭示"仁"的文化底蕴及实现"仁"的内涵的途径,指明"仁"的丰富的思想内容对当代社会、尤其是在倡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形势下的人文环境有极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