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农"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农"问题,既是关系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三农"问题是城乡二元的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农村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要以可持续发展的原理指导农村城市化进程,化解日益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矛盾,构建面向21世纪的城市化战略.  相似文献   

2.
"三农"问题的形成与我国农村社会从"再分配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结构变迁有密切关联.农户的"原子化"状态、农户"寻求获取资源的方式和路径"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三农"问题形成的根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研究中国当前农村社会结构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整体把握农村社会结构及其问题的基础上,针对问题,以新发展观作为价值理念,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整合农村社会结构作为改革目标,整体设计农村体制改革的内容和有序推进体制改革的路径.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三农”问题研究基地是湖南农业大学设立的、以“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机构。2004年10月,该研究基地被湖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湖南省委宣传部批准确定为湖南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和新农村建设的稳步发展,农村社会结构的转型明显加快,农民(工)进入城市的规模在总体上也呈扩大态势。由此导致面向"三农"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和农民工融入城市对加快制度创新的需求都在显著增强。顺应这种趋势,建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  相似文献   

5.
当前,如何有效转移农村劳动力,加快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甘肃是一个欠发达的农业省份,农业生产条件差,农村富余劳动力多,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农民增收缓慢,这些已成为制约甘肃"三农"问题的瓶颈.因此,分析目前甘肃农村劳务输出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对新时期探索甘肃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实现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趋势是由体力型向素质型转变。农村职业教育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萎靡滑坡,发展状况和态势并不尽如人意,在人才培养上面临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从面向"三农"转为面向城乡,从单一就业教育转为就业与升学教育并重。要转变职业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深化职业教育自身改革;改善社会外部环境,为农村职业教育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7.
农业高校社会实践课程化活动要面向“三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高校社会实践课程化活动要面向农业、农村和农民全面展开,其战略思想至少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社会实践课程化活动面向"三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二是农业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三是农业高校加强专业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我国农村社会法治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三农"有关的立法存在严重缺失;对农村的法治化宣传教育存在严重缺位;农村基层行政执法水平存在严重缺陷.结合我国农村法治化建设进程逐步推进和政府推动的发展特点,提出了完善有关"三农"的立法工作;加强基层政权组织依法行政的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法律意识等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皖北地区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地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皖北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只有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完成皖北地区战略崛起的伟大事业;只有不断加强和改善皖北地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为加速皖北地区发展发挥最大的优势和作用,进而推动皖北社会经济的全面持续快速发展,针对当前皖北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对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符合皖北农村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这方面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三农"问题是困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公共服务是"三农"的短板,严重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党和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以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是增加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率、破解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的重要机制.我国农村初步具备了公共服务社区化的条件,使公共服务社区化成为可能:农村社区建设的提出与实践为公共服务社区化打下了基础;农村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零距离需求的企盼以及农村面临的社会与经济、就业、公共服务供给困境等外部压力为农村公共服务社区化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相似文献   

11.
本刊稿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教育部主管、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办的人文社科学术期刊。2001年1月创刊,双月刊。主要栏目有:"三农"问题研究、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农业史、农业法等。欢迎广大作者针对乡村振兴、扶贫减贫、农村电商、土地问题、粮食问题等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撰稿、投稿。来稿要求:论文应具有创新性、科学性或实用性,能反映学科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观点明确,资料翔实,论证严密,数据准确,语言精练。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们对解决“三农”问题,更多地注重于从农村内部去考虑。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提供新的思路。概括起来四句话:全面繁荣农村经济,推进农村工业化,加快城镇化进程,壮大县域经济。当前我国“三农”所面临的问题,如果局限在农村内部作文章,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必须把“三农”问题和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结合起来,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去解决。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由之路.江泽民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一贯予以高度重视,并重点对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根本目的、政治保证等问题进行了科学阐释.学习、贯彻江泽民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对破解"三农"问题、推动全面小康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全面小康的基础.电大在服务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方面形成了特色与优势.在新的历史时期,电大应按照"发展开放教育、强化职业教育、拓展技能培训"的思路,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普及和高等教育大众化,为农村社会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是南京农业大学主办、教育部主管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于2001年创刊,现为双月刊。属于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教育部名栏建设工程入选期刊等。一、学报栏目及收稿重点学报设有"农村·农民·农业研究""土地问题""公共治理""经济管理""农史研究"等栏目。其中"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下设"农村社会发展""农户生计和保障"和"农业经济"三个专栏和相关涉农专题。"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主要收稿方向:三农政策、农村社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政治和  相似文献   

16.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近几年来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我国现有留守儿童5 800万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迫切性非常突出。以黑龙江省桦川县苏家店镇农村留守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调查和研究,分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性,深入探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根本的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寻求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发展劳务输出经济是加快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缩小城乡差距、有效解决河南省"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的阶段,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面临一些困难.我们必须找出制约河南省劳务输出产业发展的深层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发展劳务输出产业,以有效解决河南省的"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顺利与否关系到能否化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构建小康社会成功与否。本文试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及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结合政府、学校、社会三股力量合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这一社会性问题。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的中国,"三农"问题是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课题,也是一个急需妥善解决的现实问题,因此,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际等各种力量都在探讨寻求破解"三农"问题的灵丹妙药。因此,促进和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当代中国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农民、市场和国家之间始终存在着行为和利益边界的调整,这其中必然伴随着某种不协调状态的出现。在当前我国农民、市  相似文献   

20.
"三农"问题始终是河南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农民问题。解决农民问题的关键是让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因此,大力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素质,是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化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更事关河南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鉴于此,围绕"河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研究"这一课题,本刊组织一组笔谈,希望有助于促进我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