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前人感性学说的基础上,费尔巴哈把感性作为存在本身,作为本体来进行探讨,即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此文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体现在“我欲我在”的本体论证明中。它不是通常所理解的感性认识或感觉经验,而是现实的人的感性存在,是感性本身。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费尔巴哈的感性学说是对一切以往认识论意义上感性学说的批判,不是感性认识论,而是感性本体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以感性存在作为哲学的出发点,体现在“我欲故我在”的本体论证明中,所以,他的感性本体论与人本主义是同一的。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是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从而开启了哲学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
费尔巴哈批判了思辨唯心主义、机械唯物主义和二元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与你”的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既不从物质实体出发,也不从精神实体出发,而是从“我与你”的关系出发,是一种关系本体论。“我与你”的关系根本上就是“我与你”的对话,所以,“我与你”的关系本体论与对话辩证法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4.
笛卡尔在"第二沉思"中证明了"我存在"以及"我的本质是思维的东西",进而把"我存在"与"我的本质"等同起来,构成了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梳理"第二沉思"中的论证结构可以阐明"我思"与"我在"之间的关系与"我思故我在"的具体内涵。通过对于这一命题中自我关系问题的分析,"我思故我在"可以被重构为更加符合逻辑的"我思考我在,故我在"。在此基础上,"我思考我在"这一前提中的两个"我"需要被视为同一主体,且其指代范围应当被限定为纯粹思维。  相似文献   

5.
本文关注近代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转折时刻,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使得哲学重新又找到了坚硬的地基.然而,仍然使我们困惑的问题是:一种整体性的怀疑是如何可能的?在这个决断性的时刻中,什么因素使得决断最终成为可能?宗教感在什么意义上提供了帮助?这些问题最终指向一个更为基础的问题,思想之思的原处纯粹感是否就已经先天地杂糅了他者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费尔巴哈将自己的新哲学建立在“感觉的真理”之中。他以人本学为理论基础,在对过去宗教神学与思辨哲学的批判中,从认识论的层面确立了“感性第一”的哲学原则,规定了思维与存在的主体中介统一;从本体论的层面证明了感性只作为其现实本身而存在并不为人的主观思维所规定,同时人也是作为感性的实存与外界现实构建对象性关系;从方法论的层面阐释了感性对象作为哲学开端的重要原则和人作为哲学发展内核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7.
笛卡儿是以正确运用理性的哲学方法论的鉴定为前提来开始哲学探索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就是严格按照这一方法论的要求建立起来的."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奠定了笛卡儿从思维中推导出外部世界的确定知识的基础,是笛卡儿哲学体系的奠基石.但"我思故我在"的命题在哲学史上引发了众多的争议,这些争议表明哲学问题的解答决定于哲学的方法论.对于相同的哲学问题,不同的哲学方法论会导致极不相同的哲学答案.所以哲学的批判和创新首先是哲学方法论的批判和创新.  相似文献   

8.
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解读存在不同的逻辑思路,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思路与实践唯物主义、实践本体论、社会存在本体论、生存论的本体论的解读思路.生存本体论以<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解读<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然而,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内含着对生存本体论的批判.马克思主义把人的问题置于社会历史的深层逻辑之中考察.是改造现存社会秩序的科学革命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刘蔚华 《文史哲》2002,(3):72-74
宋代,“人欲”在商品经济的刺激下逐渐膨胀。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二程率先提出了“存天理,去人欲”的理欲现。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起我”理论与二程的理欲现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同样面临着如何处理义利、理欲、本我与超我的关系问题。二程和弗氏所提供的思想资源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X故我在"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时尚的仿句格式.就该格式中X的构成,该格式的的语法意义、表达功能及流行原因进行初步探讨.对于人们从内外结合的角度加深对此格式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前费尔巴哈时代,西方传统人学始终处于"超感性领域统治感性领域"的阴影之中,"实体主义情结"挥之不去。在终结实体形而上学的人学革命中,费尔巴哈是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费尔巴哈以"神的主体是理性"替换"我是我所是"的神学第一原理,极大地动摇了神学本体论的坚硬内核,但终归未能前行多远而中途折返;费尔巴哈以"理性的主体是人"对抗"人的主体是理性"的理性主义原则,极大地动摇了实体本体论人学的基本建制,但终归未能彻底瓦解而半途而废;费尔巴哈以"我欲故我在"颠覆"我思故我在"的近代理性哲学传统,开辟了"回归感性"的人学存在论道路,但终归未能贯彻到底而止步于"感性直观"。尽管费尔巴哈留给后人的都是一些"半拉子工程",但他依然是那个时代无法绕过的巨大身影!费尔巴哈未竟的事业,是由马克思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12.
潘勇 《理论界》2014,(1):144-146
戴震认为,宋儒"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造成了后世"以理杀人"的现象。为了对此进行批判,他重新诠解了"理"和"欲"这对概念。他指出,"理"就是事物的条理、分理,而涉及人事行为的"天理"则是通过以情度情而来的定然之则。这种以情度情之所以可能,是因为人人都有相同的欲望,"欲"才是一切"理"的基础。这一思想突出了"理"的客观性,对人的自然欲望进行了肯定。但是他把一切价值建立在"欲"的基础上的做法,使"理"失去了规范"欲"的作用,因此,并不能真正实现批判宋儒"天理人欲"之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人的生存要遭遇各种意义体系,但又易于迷失在意义体系中,这是因为人们忘记了其体悟世界的最基本能力——感性直观。费尔巴哈是伟大的感性哲学家,他不仅恢复了感性在思想史上的地位,而且充分肯定了感性直观这一至纯至朴的认知标准。这一标准是检验任何概念、命题、理论和话语的认知规范。如此,问题的追问在于:感性直观的本原性、真确性和规范性是以感性自由为本体论前提的,如果感性不自由,感性直观的所有品性均无法达成。由此,感性自由就成为人类优化生存的基本条件,它需要在感性的无限拓展中实现。感性自由是人之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类权利和政治理想的探寻,应以感性自由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何中华 《河北学刊》2003,23(4):66-73
马克思确立的“实践”观点构成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核心问题。它不是认识论和狭义历史观的,而是本体论的。马克思在该文中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确立其本体论意义的实践观的(1)由“物质”到“实践”哲学逻辑起点的重建;(2)对“抽象的个人”进行批判回到历史本身;(3)以实践为基础扬弃人的存在及其历史的二律背反实践唯物主义的真谛;(4)由“说”回到“做”哲学观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15.
费尔巴哈把自己的区别于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新哲学叫做"感性哲学",它由感性的"人本学"和"自然学"组成,而且建立在对宗教的批判基础之上。从表面上看,他的感性哲学似乎存在着"矛盾":人本学和自然学彼此之间的矛盾,人本学内部的诸矛盾,宗教批判思想中的矛盾。然而,如果人们真的认为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中存在着自我瓦解式的内在矛盾,这很可能是对费尔巴哈的一种误读。费尔巴哈的感性哲学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其具体观点的形成往往是建立在批判、解构某一具体观点的基础上的,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针对性。因此,在理解它的时候,必须联系其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6.
可能世界理论解释表明,安瑟尔谟的本体论证明并未以康德式存在的谓词性设定为论据,整个证明最关键之处乃在于现实世界是否就是不可超越的伟大性得到示例的那些可能世界之一.经典本体论证明的破解也说明,作为现代逻辑的一种重要理论形态,可能世界理论对于宗教哲学研究有着重大学术价值,它有力地推动着一些重要宗教哲学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肖玉峰 《天府新论》2005,(1):29-31,137
道家"欲望"观有两个极端老子的节欲和杨朱的餍欲,然而其主流却是"适欲"."适欲"的标准是满足正常欲望和基本需求,其目的是为了养生.道家对非"适欲"的两种表现--过与不及均持否定态度,但对前者进行严厉批评,而对后者则因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由于"知足"有"适欲"作理论基础,而且有利于在贫困状态下保持良好心态,还能让人免除灾祸、远离耻辱,所以它成为道家隐士的一个显著外部特征.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实践本体论哲学,但传统的教科书体系仅从物质本体这个意义去理解和诠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很大的局限性。造成这种物质本体论局限的根源主要有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史实根源和物质本体论局限的方法论根源。传统教科书的物质本体论局限对从理论层面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对实践层面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应用和教育都有很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本体论是从西方哲学中ontology一词翻译过来的,它是最普遍、最抽象、最广泛、最高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哲学有自己的本体论,但并非“实践本体论”,而是物质本体论。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人们只注意和只习惯于说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作为重要的思想来源,却不注意也不习惯说马克思以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作为其理论来源。但是,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主要地正是唯物史观,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中心主要地正是人本主义。不明白这一点,就搞不清楚马克思新唯物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