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市场经济三大理论范式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存在三大理论范式,代表了对市场经济的不同态度和理论主张,对转型国家的市场经济改革产生着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它们虽然都以市场经济作为共同的理论主题,但存在着理论层次与制度假设上的显著差异,由此形成了对市场经济制度安排、市场运行机制和政府职能、理论分析方法和范式硬核、所有制及社会秩序观念等方面的不同理论认识;其根本性差别,主要不在市场经济而在社会基本制度假设的不同。同一社会制度,可以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不同,不存在超越社会制度信念的市场经济理论和实践模式。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及因素、福利社会思想、生产社会化等方面,三大理论范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理论认识,并且相互影响和借鉴。在理论范式与社会实践辩证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经济模式,但也存在不断的改良道路,从而使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安排更好地结合并趋于完善。从市场经济的真实进程来看,市场机制、国家干预、混合经济、福利社会等特点,基本上形成了现代市场经济的共识,而非某种社会制度的特征。中国的经济转型需要很好地把握和借鉴这些理论范式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完善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从新制度主义看历史制度主义及其基本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制度主义是作为对传统制度研究的继承以及对“行为主义革命”的反动而出现的一种政治学研究范式 ,历史制度主义是这种范式中的一个研究派别 ,它以新制度主义的基本思路对历史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 ,从各国历史发展和比较的过程中去探求制度变迁的不同过程 ,寻求在稳定的制度安排下政策变化的根源 ,以及政治制度与政治观念的互动作用 ,以解释在特定制度局限下观念变革如何能导致政策变化。作为一个派别 ,历史制度主义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特点 ,因而历史制度主义对政治学研究也有独特的贡献 ;当然 ,历史制度主义也存在一些基本的理论缺陷 ,主要表现在分析问题过程中的滞后性 ,在预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逻辑上的“事后描述”以及“观念”解释的模糊性上  相似文献   

3.
发展能力研究在不同语境下具有相同的内涵。国外将发展能力区分为个人、制度和社会三个层次,认为制度安排、领导力、知识和可置信性是驱动能力变化的四大核心,尝试从冲击、结果和产出三个层次对其进行衡量,并主要运用组织、制度、系统和参与研究方法。近年来,发展能力研究出现新范式,在分析方向、聚焦领域和设计原则等方面出现明显转变。国内研究则从理论、区域、产业等多重视角切入,大多缺少对概念的清晰界定,发展能力的主体呈现多元性。  相似文献   

4.
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瑛 《兰州学刊》2005,(1):287-288,277
本次研究是运用制度经济学中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高校就业制度安排以及该制度结构中密切相关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安排的变迁.解释了"统包统分"到"自主择业"的高校就业制度变迁的动力问题,分析了路径依赖造成的户籍制度变迁的障碍问题,以及诱导性制度变迁对人事制度安排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虽然中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相容树立了其理论自信,但是对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制度变迁却一直缺少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文章认为,马克思生产关系所有制理论不宜担当此晌务,但他的生产`关系依赖理论,由于研究的是人们的交往与合作关系及其秩序问题而与现代制度经济学对象相同。在基本方法和产权概念上比较生产关系依赖理论范式制度经济学与新古典理论范式的新制度经济学,可以发现前者较后者更理论优势。所以,以生产关系依赖理论为范式创立马克思主义制度经济学,可为中国制度变革树立其理论自信。  相似文献   

6.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一个独特而又具有普遍性的现象,其产生和延续的机理不为经典城市化理论覆盖。本文运用制度分析范式对城中村产生和延续的特殊机理进行研究,认为城中村是制度意义的农村,城乡二元制度是城中村产生和延续最根本的原因,制度供给失衡加速了城中村的蔓延,城中村是城市政府在既有制度环境以及制度变迁成本制约下,最大限度获取农村土地以及土地收益、最大限度降低城市建设和管理成本的制度安排,也是城中村集体和村民最大限度获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收益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公共财政下财政监督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财政监督即监督财政,是对政府财政活动的监督,是确保政府财政活动有效率地提供公共产品的一种制度安排.实施财政监督的原因在于财政活动中的多重委托代理关系,财政监督要达到应有的绩效,其制度安排要点应包括对政府预算的决策形成监督的制度安排、对预算执行过程监督的制度安排及对预算执行结果的绩效监督的制度安排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绩效激励是政府组织管理的重要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巨变,时逢世界公共行政理论范式变化最为迅猛的时代。文章立足公共行政理论范式的变化,重点讨论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治理时代作为激励参照基础的绩效观的变化,结合各理论范式对时代的意义以及难以回应的公共问题的挑战,引出以公共价值为基础的政府绩效治理理论,并在该理论的框架内对政府绩效激励进行结构功能分析,用以回应新范式下政府绩效激励面对的棘手问题。并从管理工具功能实现,管理环节相互衔接,组织模式搭配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中始终存在三大基本问题:一是经济发展的自然物质属性与社会历史属性及其二者关系问题;二是经济发展的价值目标问题,三是经济发展中人的理性与制度结构及其二者关系问题。围绕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经济发展理论的三大基本范式——古典政治经济学范式、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范式,以及西方主流经济学范式。这些范式的形成与演进经历了不同的历史阶段,采取了不同的历史形态。对这些经济发展理论范式及其历史演进进行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目标设计与制度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评价、界定、量化中国地方政府债务,从而适度控制和有效化解地方长期累积存压的巨额债务负担,是中国政府、学术界乃至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亟待破解的难题.以线性指标体系量化地方政府债务难以解决指标设置、基础数据、主导警源、风险测度等问题,应转化研究范式,通过对债务传导模式、层级架构、量化思路的理论阐释,从公共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博弈论等理论视角重新解读地方政府债务的形成机理及潜在威胁,进而设计出化解债务的渐进性战略目标及配套制度安排.化解地方政府债务的战略目标设计沿循调节总量→控制增量→削减存量的动态演进路径,而制度安排是实现化解目标的外部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