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使两个文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一个重要阵地,随着改革开放大潮的不断冲击,它也变得日益丰富多彩,作为学校文明宝库的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程度。利用图书馆这一阵地更好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当前图书馆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我们应该怎样利用图书馆这一阵地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呢?以下谈几点看法。 一、加强本馆职工的文化素质、职业道德素质 为配合精神文明建设,首先必须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因为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一言一行对于读者精神文明建设有一定的影响,也是本馆职工精神文明程度的体现。因此要求每个工作人员重视自身品德修养,不断提高文化素养。可以经常参加业务学习,组织各种短期培训班等,教学内容和方式可遵照按需施教、学以致用的原则,也可采取岗位练兵、业余自学、开设讲座、鼓励职工撰写论文、参加学会组织的学术研讨、参观学习等各种形式,使图书馆专业人员不断增长学识,提高理论研究和业务工作水平。树立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社会发展是社会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三大层面的协调发展,三大层面的建设有不同特点,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精神文明是制度建设的文化含量,精神文明是人的发展的本质内容。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在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社会文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不仅表现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也表现为制度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大致包括制度的确立、宣传与内化、执行等环节。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是文化事业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人类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当前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中,图书馆应进一步发挥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为全面落实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精神作出新的贡献。一、进一步发挥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图书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产物。当人类认识到需要将经验和知识用文字记录下来以供利用时,最古老的文献便产生了。当人们认识到需要对已产生的文献进行连续不断的收集,并将收集到的,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有序地存放在一起以便长久保存和利用时,最早的图书馆便诞生了。图书馆最早,最特殊…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个宏大的、系统的工程,它渗透在物质文明建设之中,它的子系统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近年来社会实践表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顺利进行不可缺少的因素。正确而又全面地揭示社会主义精冲文明建设中的各种因素及其运行规律,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试想探讨心理因素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与功用。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整合与竞争。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全方位交融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建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战略。由市场经济建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由先进文化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由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当代中国文明进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而各方面文明的推进 ,都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7.
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 ,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两个密切的组成部分。缺少任何一个方面 ,社会就是畸形的 ,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这是一般而论。特殊地说 ,我们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辅相成的事业。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的 :“只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 ,只有两个文明都搞好 ,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生态文明型社会指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按照生态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相统一的原则,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都能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与要求。构建广佛肇经济圈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必须以生态政治建设、生态经济建设、生态文化建设为重要抓手,推进广佛肇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一位对中华民族极其负责的伟大革命家、思想家和战略家.他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进程中,不仅首倡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深刻阐述了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在两个文明建设中,他提出必须把物质文明建设放在首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待互动、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对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巨大能动作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孙中山两个文明建设并举的理论,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当时及后来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产生了重要影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为此,必须处理好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辩证关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是两个文明之间辩证关系的集中表现;要处理好精神文明建设中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的辩证关系.逐步建立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在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对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防止西方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89年发生的政治风波,以及目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极端重要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全面地揭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决定的作用,生产实践是人类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物质文明就是人类进行生产实践、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社会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成果的总和。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这种基础作用主  相似文献   

12.
建国前后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我国社会形成了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物质文明发展格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逐渐转变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三大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逐步形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文明发展进一步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四位一体”的发展格局,从而形成了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的新格局。我国社会文明发展格局的形成过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3.
制度文明论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社会文明的基本结构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者的有机统一。制度文明是人们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的积极成果的总和 ,它具有不同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基本特征和功能。确立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三位一体的文明结构理论 ,加强制度文明建设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文章讨论了文化环境的本质、内容、作用,进一步认为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中提出的“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理论,突出了精神文明建设中基础文明建设的关键是社会风气和公共秩序的建设,明确了文化建设必须是精神文化软件和物质文化硬件一起上,并肯定了城乡生活环境建设是文化建设的根本物质基础,在文化建设的板块中实现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上存在两个认识误区,一是把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简单、机械地套用于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由此使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二是把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之间发展变化的所谓不完全同步性夸大化地推论于两个文明建设,使人们不能辩证地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内在统一性、同步性。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实现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就必须突破这两个认识误区。  相似文献   

16.
论21世纪的社会主义社会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的实质是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社会文明的整合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文明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创举 ,在 2 1世纪全球化进程中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将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升 ,从而更加展示自己的生机和活力。全球化既是不同社会文明的对抗 ,也是不同社会文明的交融。作为全球化时代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社会文明必须遵循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全球化是经济、政治、文化形态的全方位交融与竞争。社会主义社会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建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有机统一的文明发展战略。由市场经济建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由先进文化建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由民主法制建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当代中国文明进程的三大基本要素 ,而各方面文明的推进 ,都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基础和支撑。  相似文献   

17.
文明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文明的理解不尽相同。概括说来,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程度和发展状态,是人类在劳动实践中所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其中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是物质文明,改造主观世界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今天,我们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它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广大劳动人民享用的新型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坚定不移地加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8.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物质文明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不可缺少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建设不但起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保证它的正确的发展方向。两种文明的建设,互为条件,又互为目的。”这是对两种文明的辩证关系从理论高度和战略高度作了精辟的概括。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论述,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对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化物质文明和高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国家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步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志,也是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普遍现象,反映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更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大事。本文着重从哲学角度论述两个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及其辩证统一关系,从而阐明加强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及其艰巨复杂性。  相似文献   

20.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的提出是人类文明观的一次跃迁;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生态文明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它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推动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应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这“四大建设”协调共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