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老枪 《中华魂》2011,(8):32-33
立夏刚过,中国广播网就发出《电荒提前来临,今夏或大面积拉闸限电》的警报.消息说"国家电监会近日表示.继湖南、湖北、山西等省宣告电力供应紧张后,浙江、广东、重庆等地也出现"电荒".此外贵州、陕西、河南、青海都存在一定的缺煤停机现象.  相似文献   

2.
10个贵州山里孩子的"世博接力"已经结束,但新的接力仍在继续…… 2010年10月,帮助10个孩子完成了"圆梦之旅"的80后支教女教师蔡加芹在上海和有捐赠意愿的网友成立了"济善小组",目前已有100多个贫困孩子通过这个组织得到了网友"一对一"的帮扶.  相似文献   

3.
孙欣 《东方论坛》2005,(4):120-126
2005年8月9日至11日,以"近代中国的城市·乡村·民间文化"为主题的"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大学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岛大学共同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文化史研究室、<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承办,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山大学、山西大学、苏州大学、贵州师范大学等六所大学协办.来自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港台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一部分特邀代表也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4,(3):F002-F003
2004年5月25日,贵州省教育厅以黔教社发(2004)184号文件发出了《关于公布贵州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计划第一批人选机构名单的通知》。我院民族研究中心申报的“贵州世居民族研究中心”是省教育厅确认的五个研究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5.
贵州发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然而贵州生态旅游的发展与其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极不相称。针对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本文介绍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内涵;贵州的生态旅游资源及开发贵州生态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贵州生态旅游发展的开发建议。  相似文献   

6.
新形势下,贵州的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发展,既是贵州职业教育科学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贵州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课题,更是构建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大课题,积极探索新的历史背景下贵州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引导贵州高等职业教育科学有序健康发展,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贵州通志•苗蛮志》(为了行文的方便,《贵州通志•苗蛮志》(乾隆)在下文一律简称“乾志”。)(乾隆)与《百苗图》两书写作的时间相近,所处社会背景相同,叙述的对象都是今贵州境内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所述内容也十分接近。不同者在于,前者是官方著述,采取的是官方立场,评议标准具有鲜明的官本位色彩,参与编修者一般未经实地查勘,大多靠摘编前人著述或凭当事人的转述材料成文,因而疏漏错讹在所难免。后者则是陈浩凭借本人的实地经历,参阅前人著述,编成的文图并茂的民族志专著。由于位卑言轻,陈浩对“乾志”的疏漏错讹和立场观点的不满,虽然多有批判和匡正,但言词委婉,手法隐讳,以至于后世研究者若不加细究,不免误以为《百苗图》仅靠摘编“乾志”成文,因而史料价值不大。本文在逐字对校两书相关记载的基础上,结合《百苗图》的附图,发现陈浩对“乾志”的批判极为严厉,所作的匡正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因而要了解当时贵州各民族的实情,理应看重《百苗图》,不能偏信“乾志”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贵州史前文化遗址众多,文物富有代表性,反映出贵州远古人类的繁衍过程和社会文化的发展状况。出土的古人类遗骸,说明贵州是人类发源的摇篮。石器和骨器、角器的广泛使用,改变了贵州古人类的生存状态。狩猎技能的提高,火的广泛采用,纺织和种植的出现,改善了贵州古人类的生活条件。发掘出的金玉装饰之多,反映出贵州古人类已具有审美意识。贵州史前文化不但是贵州社会文化发展的源头,同时也为贵州汉代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贵州有第一流的散文作家 ,但贵州散文的总体水平不高 ,这是贵州散文存在的最大问题。要提高贵州散文的总体水平 ,必须更新观念 ,加强理论引导 ,增强“专业”意识 ,并为贵州散文确定努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乾隆)《贵州通志•苗蛮志》(为了行文的方便,(乾隆)《贵州通志•苗蛮志》在下文一律简称“乾志”。)与《百苗图》两书写作的时间相近,所处社会背景相同,叙述的对象都是今贵州境内的各民族传统文化,所述内容也十分接近。不同者在于,前者是官方著述,采取的是官方立场,评议标准具有鲜明的官本位色彩,参与编修者一般未经实地查勘,大多靠摘编前人著述或凭当事人的转述材料成文,因而疏漏错讹在所难免。后者则是陈浩凭借本人的实地经历,参阅前人著述,编成的文图并茂的民族志专著。由于位卑言轻,陈浩对“乾志”的疏漏错讹和立场观点的不满,虽然多有批判和匡正,但言词委婉,手法隐讳,以至于后世研究者若不加细究,不免误以为《百苗图》仅靠摘编“乾志”成文,因而史料价值不大。本文在逐字对校两书相关记载的基础上,结合《百苗图》的附图,发现陈浩对“乾志”的批判极为严厉,所作的匡正也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因而要了解当时贵州各民族的实情,理应看重《百苗图》,不能偏信“乾志”的记载。  相似文献   

11.
现代性与审美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性概念本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它包含了内在的张力和矛盾,它可简单地分为审美现代性和启蒙现代性。本文旨在对审美现代性进行粗略的概叙,以基督教时间历史观为基础,清点其在现代性结构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带来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从小说《周渔的喊叫》到电影《周渔的火车》,我们应从精英文学和大众文化的不同受众,以及文字和图象媒介产生的不同艺术形式来阐释两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蒲松龄自称异史氏,是在著述目的、思想情感、艺术手法诸方面与《史记》高度认同的一个标识。《聊斋志异》对于《史记》从体裁、题材、创作思想、价值观、艺术观到表现手法甚至作品编排形式的追寻是全方位的,都是以社会教化为己任追求立一家之言,都为后世留下了一道多采的人物画廊,都在文章取材与体式上具有鲜明的独创性特点,都具有通过编排形式传达创作主旨的良苦用心。而最为本质的特征是都通过艺术形象表达了内心深广的忧愤。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海量”与“大量”这组同义词进行了考察,指出二者可以互相替换的情况,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方面分析了二者之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自宋代朱熹以来,许多人把"百夫之特"的"特"解释为"杰出的".本文从本诗、他诗和方言等三个方面提供证据,证明"特"应训为"匹",并分析错误训释的来源和流变.  相似文献   

16.
"是"与"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然语言表达"命题"或判断时,无论使用系词与否,无论使用何种起系词作用的句式,都摆脱不了先验的x=/()γ思维结构.无论在何种语言中,系词本身都没有独立的语义,只起连接主词和谓词的符号作用;而"在"或"存在"却具有独立的语义,甚至能单独构成句子的谓语.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即便在印欧语中,"是"与"在"在语义上也没有必然联系.希腊语ousia一词的语义与其说是从einai一词抽象得来的,毋宁说是借着einai从x=/()γ实验思维结构中抽象得来的.einai并没有为这种抽象提供确切的语义,而仅提供了一个方便的符号.人类语言发展趋势是清晰化和准确化,故而汉语不应像某些学者所主张的那样逆势而行,把"存在"、"在"和"有"等语义移植到一个本无这些词义的"是"字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存在”和“是”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西方哲学的核心范畴 being(希腊文 estin, to on),原来没有统一的译法,五十年代起形成一个统一的译词“存在”,近来有学者主张改译为“是”。这个西方的词原有“有”、“在”、“是”的在合一的意义,但在中文中,“存在”和“是”的意义是不同的。只有用“是”和“不是”构成的肯定和否定命题,可用以辨别“真”和“假”。巴门尼德正是由此提出认识的两条路线,亚里十多德由此制定逻辑学,牛一再分析“是”和“真”的关系。所以我们以为只有将它译为“是”,才可以正确理解西方哲学重视逻辑和科学的传统精神。  相似文献   

18.
庄子之"道"重在对人生理想境界的追求.然而,"道"又难以言说.故庄子以"技"论"道",用通俗易懂的故事来使人更易悟"道".庄子本无心于艺术,可是这些故事却对后世的文艺创作与艺术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是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追求"虚静"的审美心胸.二是在写作方法和创作技巧上强调天人、合道艺,以实现"人艺"与"天工"的自然融会.  相似文献   

19.
"生活形式"与"生活世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概念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相比较 ,分析和评论这两位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观点的异同 ,考察维特根斯坦对现象学的态度 ,以及他在何种意义上接受马赫和博尔茨曼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