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伦理学批评是第一个属于本土的文学批评方法.该研究方法跨学科地将文学和伦理学相结合,强调伦理身份在文学文本分析过程中的过程和作用,既契合了当下对身份研究的热潮,又迎合了文学文化研究的伦理学转向这一特征.文章试图以挪威戏剧家易卜生的《泰尔耶·维根》为例,揭示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对文学文本分析的适用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非裔美国作家拉尔夫·埃里森在长篇小说《六月庆典》中,一方面塑造了黑人牧师希克曼对求真、求善、求圣的黑人伦理的坚守;另一方面塑造了希克曼收养的白人小男孩布里斯挣扎于黑人伦理与白人伦理之间,最终以白人伦理定位人生,成为参议员,却被私生子刺杀.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出发分析二位主人公最终的伦理选择,再现历史语境下黑人伦理不被认同的伦理图景,藉此揭示小说中折射出的埃里森的黑人伦理欲求.  相似文献   

3.
4.
《哈姆雷特》与《赵氏孤儿》两部作品的主题虽然同为复仇,可是复仇的内涵以及复仇执行者等方面都各有不同,并且复仇之后的哈姆雷特和赵武容易被学术界所忽略,故对两部作品中的复仇进行解读,记录下由复仇引发的思考,希望能对《哈姆雷特》及《赵氏孤儿》故事的研究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借鉴保罗·德·曼的修辞阅读方式解读《哈姆雷特》的"复仇"主题,可知《哈姆雷特》中已故国王和王子的真正复仇对象是王后而非"新王":老哈姆雷特死后洞悉天道报应,获知自己因王后为妇不贞而遭胞弟所害,要求王子杀死克劳狄以制止叔嫂乱伦,而将真正的复仇对象王后交由上帝审判,使其遍尝最残酷的神罚;同时,哈姆雷特谨遵父王吩咐,以言语讽刺的方式报复王后,使其遭受现世内心的折磨。由此,可廓清多年来学术界对"王子复仇"的一些歧见,从而准确诠释《哈姆雷特》中的"复仇"主题。  相似文献   

6.
从戏剧发展中的“隐性政治”、复仇过程中的多重矛盾冲突、反封建的人文主义精神背后隐藏的封建社会旧倾向等角度,探讨《哈姆雷特》中政治军事、对待罪恶的罚与善、封建与反封建等主题延伸内涵,可以进一步挖掘隐藏在《哈姆雷特》文本间易被忽视的细节。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霍桑的短篇小说《胎记》以主人公艾尔默借助科学实验祛除妻子脸上的胎记这一事件为核心,通过全知全能的第三人称叙事手法,成功地再现了美国19世纪科学不断征服自然的伦理图景,将读者引入一个伦理失衡的故事世界。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沿着“以科技祛除妻子脸上胎记”这条伦理主线,通过还原该事件发生的“伦理现场”,逐一解构小说中的“伦理选择”、“伦理身份”等“伦理结”,希图由此剖析浸淫于作品深处的伦理特性。最后,乔治亚娜的伦理反思也体现了霍桑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人类尊严流失的控诉。  相似文献   

8.
9.
南非著名作家安德烈·布林克的新作《菲莉达》生动再现了南非奴隶制时期伦理错乱、道德失衡的社会图景。本文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视角,通过分析女主人公菲莉达的婚恋关系违伦、戕害子女违伦以及宗教秩序违伦,探讨菲莉达的伦理选择困境以及其背后的文化根源,以期剖析作品深处的伦理特性和布林克的伦理观念。  相似文献   

10.
哈代在《无名的裘德》中,描写了主人公裘德与女主角淑违背维多利亚时期传统伦理观念的故事,展示了19世纪末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新旧道德标准冲突,人们追求个性与真爱所遭受到的阻力。裘德对伦理禁忌的畏惧与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形成伦理冲突,体现了他艰难的伦理选择,而裘德的伦理选择也把淑置于伦理困境之中。从文学伦理学角度来分析这一现象,可揭示小说的劝诫和教诲力量。  相似文献   

11.
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术语充分挖掘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的伦理价值,系统论述小说体现的伦理思想:重点解读了14岁的印第安少年阿诺德在贫穷和绝望中无望挣扎的社会以及家庭伦理环境;梳理了小说中少年们的伦理困惑,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博弈中逐渐成熟;分析了阿诺德在家园与梦想的两难困境中的伦理选择;最终阿诺德确定了自己伦理身份,实现印第安种族身份与白人主流文化身份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2.
美国戏剧家阿瑟.密勒《代价》表现兄弟二人不同的家庭伦理观及成因,透过道德现象分析阐释兄弟反目的根本原因,;揭示美国经济大萧条背景下一个典型中产家庭的家庭伦理关系,表达了建构和谐的现代家庭伦理关系的愿望。  相似文献   

13.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是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小说家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本文从文学伦理学批评视角入手,运用文学伦理学的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等相关术语解读小说,分析小说主人公麦琪内心矛盾冲突的具体表现,重新审视其不断变化的伦理行为及伦理选择,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追寻乔治艾略特的道德观。  相似文献   

14.
15.
《李尔王》是文艺复兴时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经典巨作,文本蕴含丰富的伦理因素。从文学伦理学的视角解读该文本,旨在通过对《李尔王》中的伦理主线,即王权、财产争夺战以及围绕该伦理主线上的伦理结予以梳理,剖析伦理结的形成过程、形成原因以及由于伦理结的产生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小说《路》中,伦理道德问题是小说中反复考究的主题。科马克·麦卡锡用一个启示录式的伦理寓言,揭示后现代社会中的伦理混乱和道德败坏,反映现代人的伦理困境。沿着"生存"这条伦理线,男人与男孩面临种种伦理困境和伦理选择,它们构成了小说中几个重要的伦理结。基于后现代伦理学的理论,运用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方法,试图为解读《路》提供一个文学伦理学的新视角,从中解读麦卡锡的伦理观。  相似文献   

17.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现代戏剧奠基人尤金·奥尼尔的早期剧作之一,文学伦理学批评是近年来兴起的重要的文学批评方法。本文从文学伦理学的角度出发浅谈了蕴含在该剧中的伦理关系,就同一文学事件,我们可以发现更多的伦理现象并且可以看到文学伦理学批评之于现代人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多丽丝·莱辛1963年出版的短篇小说集《一个男人和两个女人》,用5个短篇小说从不同的侧面集中考量了女性在两性伦理关系中为维护自身身份所面临的不同问题,展现了作者所坚持的伦理线,即女性在面对各种诱惑、挑战和困难时都应该清醒地保持自身的尊严和选择的自由。莱辛试图对读者产生影响,帮助英国人在20世纪60年代性解放浪潮中恢复理性,重构英伦社会的两性伦理秩序。  相似文献   

19.
20.
《宠儿》是托尼·莫里森的代表作,它展现了奴隶制给黑人奴隶带来的悲惨遭遇以及肉体和心灵的双重创伤,重现了黑人奴隶的血泪史。残酷的现实使得黑人极度渴望解脱,向往自由。在没有尊严充满压迫的日子里,获得自由是他们活下去的动力和目标,为自由而活着是他们普遍秉承的生存伦理。同时,残酷的现实使得黑人对亲人的爱无法正常地表达,导致黑人世界的家庭伦理走向极端化。通过对黑人奴隶的伦理异化和道德困境的刻画。莫里森表达了其倡导黑人民族摆脱伤痕累累的历史,重新建构民族文化,寻求伦理回归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