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乐记》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具有较为完整的关于音乐美学和教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专著,现存11篇。其中关于推行礼乐教化的必要性和其社会功用的乐教思想的记载,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乐有陶冶情操、纯洁人心的功用,具有"德"的内容的音乐与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品德素养;其二,乐有"移风易俗"的特性,听乐可以知政和弘扬美善道德之社会功用;其三,"大乐与天地同和"的和合思想。  相似文献   

2.
《诗经》中具有丰富的生命伦理意蕴。《诗经》不仅被儒家奉为重要经典,事实上也是整体儒家生命伦理体系得以建构的重要理论渊源和思想基础。《诗经》内蕴着“天道”在“生”的思想,将“天命”赋予“生”之德的内涵,是以天人共“生”的德性内容来诠释“生命”概念的。对人而言,生命之完善及其意义彰显即在于体悟和践行“生”之道,以“生德”涵养自身,这也是生命健康的根本保证。在现实的层面,《诗经》基于人的真实性情来突显生命的本真状态,并以“中和”之品格提示我们完善生命的根本方式,《诗经》以特有的方式提示我们,养生的根本在于德性的修养。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处理现代生命伦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管子》认为“德”是“道”的产物即“道生德”、“德者道之舍”;“道”“德”本来是没有区别的“无间”,之所以把它们加以不同的表示,主要是为了标明“所以舍”与“舍之”的关系;“道”是“德”的根由,“德”是“道”的形下显现;“道”“德”是内容与形式、本质与现象、体与用的关系;“道”“德”舞台上面的演员是芸芸万物,“德”在不同的个物那里,实现着不同的样态,“道”也在与万物的共作里,展示着自己无形而无限的力量,从而形成切实可感的即物而形、即物而是、即物而性、即物而德的“道”“德”链,展示了《管子》法家所具有的道德情怀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研究生导师要从明“强国复兴”之大德、守“处世为民”之公德、严“修身养性”之私德的目标定位,把握和内化立德树人的履责内容;从最低的“无觉”的阶段、次低的“他觉”阶段、次高的“自觉”阶段、最高的“慧觉”阶段的发展定向,认识和提升立德树人的履责境界;从把稳“学思践悟”思想之舵、坚定“己立立人”取譬之道、用好“寓教于研”磨砺之策、练就“因人而异”施教之法、凝聚“协同多方”奋进之力等实践定法,创新和用好立德树人的履责方略。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原道》云:“文之为德也大矣!”学者们的解释不一。德,原是禀性、特性之意,但在“×之为德”这个语式中,“德”字的含意虚泛化,也就是说重点在“×”,而不在“德”,因此说“×之为德”与单说“×”意思差不多,只是前者语气较为强调而已。古代汉语中有“×之为物”的语式,在许多情况下,“之为德”与“之为物”意思相近,只是前者使人感到有抽象的意味罢了。故译解“文之为德也大矣”时,无需将“德”字译出,而应译作“文这种东西真了不起呀”、“文很伟大呀”;若译作“文的功用”、“文的属性”等,反而不尽妥贴。  相似文献   

6.
作为近代著名音乐教育家的曾志忞,本该十分注重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及其审美本质,但他却格外强调音乐教育的社会功用,而将作为音乐艺术审美性质中要素之一的娱乐性视为“治身之末”,甚至有时还流露出些微否定倾向,在音乐审美属性与社会功用关系问题上,明显表现出了一种矛盾性。其音乐教育思想的这一矛盾性,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7.
《诗经》是西周乐官文化的产物。在艺术形态上,《诗经》已经逐渐脱离原始艺术的混合形态,而开始了以声歌为主,歌诗与舞曲、器乐初步分化的历史进程。“金奏”、“笙奏”、“管诗”等即是当时产生的区别于“工歌”、“升歌”等歌唱形式的新型艺术品种。但歌诗仍然居于主导地位,“笙诗”与“舞诗”则占较小比重。从艺术功用上看,《诗经》体现了以德为本、以礼为用的文化价值和鲜明的理性精神。“德”是乐官必备的素质,“乐德”是贵族音乐教育中的必修科目,“德音”是儒家美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理论范畴。《诗经》依据塑造伦理人格、完善群体道德的理想,描写了敬慎修德的彬彬君子之风,赞美了等级社会宗子宗孙、世卿世禄的宗法制度,个体则完全消融在由君臣、父母、兄弟、友朋、家族、婚姻所组成的社会关系网络之中,而鲜有个性的表现。因此《诗经》堪称西周礼乐文明的范本,它完整地反映了艺术与文化的深刻联系  相似文献   

8.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理念,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建构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们常把中国传统文化称之为以“德”为主的文化。从古到今,“德”的文化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其核心内涵变化不大,大致是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为主体,在中国的民间尤其如此。在儒家思想中,“德”的核心理念为孔子所说的“仁爱之心”、孟子所言的“本善之性”,以此为基础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包括道、理、志、向。迄今为止,该体系在中国人的精神中依然发挥着作用,是我们在今天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9.
在文艺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上,孔子是首先强调内容,强调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决定和支配作用的。他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宪问》)这本是孔子谈论人的“德”、“言”关系的。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基础,只要有了好的道德品质,就必然能说出有价值的言语;与道德品质相较,人的言语是次要的,能说漂亮话的人,不一定就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所以他认为“巧言乱德”(《卫灵公》)反对“巧言令色”(《学而》)而缺少仁德的伪君子。孔子对人的“德”、“言”关系的论述,实际就涉及到文艺的内容与  相似文献   

10.
朱熹“仁”学思想内涵超越了以往儒家传统的内容,是在继承、发展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他认为立意为善是仁的首要含义;“仁是爱之理”;“仁是心之德”;仁有层次性,等等,是仁的具体内容。他的仁学思想是终极目的和科学方法的和谐统一论,是人人立意为人人好,用实际行动为人人好,用科学的方法为人人好。  相似文献   

11.
<正> 一、加强大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音乐家,而是培养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同志的“以德治国”方略充分体现在其“哈佛演讲”和“七·一”讲话中。“天人合一”是德之源,“自强不息”是德之本,“爱好和平”是德之兴,“独立自主”是德之制,“团结统一”是德之成,“虚心学习”是德之柄。德法兼治,中国必将如鲲鹏振翅大展宏图。  相似文献   

13.
高校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高等学校德、智、体、美全面教育的基本内容之一。本文从高校音乐教育重要性、必要性以及审美功能,阐明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4.
武汉大学博士后余元洲先生的新著《老子新编》,本人先睹为快,觉得很不错。说它不错,是因为通篇体现了一个“新”字———结构新奇、诠释新意、语言新颖,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结构新奇合理《老子》通行本,又称《道德经》,有“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和“德经在前、道经在后”两种体例。但是,无论是何者在前、何者在后,道经中都有许多德经的内容,德经中也有不少道经的内容。而且,所谓“德”者,在老子那里,是“得道之德”,这又由于“君王用之以治国,百姓用之以行事”而表现为不尽相同的标准或要求。今余元洲先生将其划为“社会之道”和“人生…  相似文献   

15.
德与美是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在人们生活领域的反映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独特作用 ,以美育促德育 ,最终实现德与美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素质教育包括德、智、体、美等各方面的教育。音乐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环节和手段,音乐教育理应归入素质教育的范畴。之如此,这更与音乐教育本身的根本性质及所起作用密切相关。高等学校把音乐教育归入素质教育范畴,必须积极实施音乐教育,掌握一些操作方法,处理好多方面的关系,使音乐教育真正起到推进素质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孔孟认为诚信具有人格价值,孔子认为是华夷之别的标志,孟子认为是和禽兽区别的标志,是君子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道德规范,诚信是立身之本,立国之本,和谐之本;诚信的功用价值还有多方面体现,孔子认为可以个体的信可以被他人信任,孟子认为秉持“信”德可获得“人爵”,在这点上孔、孟两人表现出分歧。  相似文献   

18.
论“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是主体自我确证和人与人、人与社会良性互动关系得以维系的重要道德范畴。吸收中外伦理学史中关于“信”德研究的优秀成果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以增强全社会的诚信观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春秋时代穆叔(叔孙豹)提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说,但并未对此作进一步的解说,尤其三者的主次、属性等均是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和比较论证对三者的意涵界定和关联进行研究。研究认为,穆叔在提出“三不朽”时三者是并列关系,并无高下之分;孔颖达在注疏《左传》时明显地认为立德高于立功、立言又可能在立功之下;钱穆等则认为立德较高,其余二者不分轩轾;倘若从儒家重德的立场来看,立德当属最高,立德、立言皆应受德的制约,且二者只要遵循德的制约,性质难以区分高下。“三不朽”需要一个人在生前完成,是重在现实社会与社会群体,属性是入世的;“三不朽”所谓不朽,仍有时空的限制,与所立之德、功、言的影响有关,属性是重质量的;不朽还存在一些恶的形象,“三不朽”意在鼓励积极向上的正面意义,属性是正面的。可见,“三不朽”是人人皆可企及的,是有益于社会群体的,其在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中是大众追求的人文精神,也是文学艺术创作所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先秦的“德”与一般“物”的概念不同,是一个没有实在对象的、完全是为了追溯人道之根据、并表明要相承于此根据而构建出来的概念。“德”概念的复杂就在于它有变与不变两面。始终不变的是德之为德的本质含义,它在《周书》中就已经被确立了,即对人道之根据的承受。当先秦各时期各学派对“人道之根据”以及“如何承受”作出不同的阐释后,将在“德”本质含义的基础上充实、外化出各种具体表现,从而有了语境意思相异的“德”。这即是“德”概念变化发展的一面。在把握了这两面之后,先秦“德”义之变迁也就能被清晰地梳理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