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 ,合同式利益机制是龙头企业与农户连接的主要形式。文章以丰润县奶业产业化的实践为例 ,重点探讨了合同式利益机制的形式、内容和特点 ,以及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背景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当代丛林的组织模式发生了较大变迁.本文基于昆明市城郊宝华寺的实证分析,探讨了当代丛林组织模式现代建构的内容与范围,指出不仅当代丛林的神灵谱系、教派界限和宗教活动内容有了变化,其成员结构、成员准入程序、权力体系、规范结构、经济结构、与世俗社会的联系方式等一系列要素均表现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变迁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义祯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2,(4):44-4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组织主要发生了两次较大规模的变迁,即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和逐步壮大的合作经济组织.文章从制度经济学角度,尤其是运用产权与交易成本理论对我国这两次农业生产组织变迁作深入分析,旨在揭示此中原由,并对未来农业生产组织的变迁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国情、民情会对合作组织的变迁产生怎样的影响?会导致怎样的路径选择?本文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美、日两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变迁的差异加以分析,挖掘其变迁深层次的制度原因,以期为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和政策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许有松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8(1):45-46
我国金融制度改革实践采取的是一种至上而下的政府主导的强制型制度变迁模式,而没有选择至下而上的自发的诱致型制度变迁模式。从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这一制度变迁模式在转型时期的中国是合理和正当的。 相似文献
6.
易旭明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5):128-140
市场需求变动、制度环境变革、技术进步是中国传媒产业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制度创新是通过“初级行动团体”权衡自身收益与成本而启动,“次级行动团体”配合而完成。市场需求增长带来各个相关方收益都能增加的“增量型”制度创新比较容易进行,如广告经营制度、有线电视制度等;涉及利益调整的“存量型”制度创新则阻力很大,如“制播分离”等制度。市场需求、制度环境、传媒技术进步也将持续推动传媒产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营经济发展与区域制度变迁——以江、浙两省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志凯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7(2):99-109
发端于苏南和浙东南的民营经济(非国有经济)已经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主体.民营经济在民营化和市场化的过程中推动了中国区域制度变迁和产业群落的成长,推动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无论是在"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初中期发展阶段,还是在"专业市场与产业协作"的快速发展阶段,是在"企业对市场的正替代"的提高发展阶段,还是在今天中国"民营化机制普遍推开"的全面创新发展阶段,都处处体现了这一积极的动态发展特征.民营经济发展与中国区域制度变迁就是在这样的不断创新中向前演进的. 相似文献
8.
以中药材产业为例,分析组织创新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提出以农户为主的分散的农业生产方式不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改善,并从理论和中药材产业实际对这一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指出农业生产组织化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并从理论和实际案例分析横向经济合作和纵向经济合作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机制。认为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组织机制建设包括:增强农户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加快农业组织化进程;创新经济合作组织形式,培育产品质量控制平台;建立组织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组织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9.
西部地区在资本、人力、技术等地域性资源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培养其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区域内生经济增长,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区域发展的需要.以广西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主体发展能力、组织环境保障和区域管理制度三个层面来展开分析影响知识发展能力的综合因素,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组织文化会影响一个组织接受创新的能力和速度,通过海尔个案,可以看到组织文化的主要潜在变量对创新的影响。创新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而组织文化则能配合创新管理。 相似文献
11.
姜国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5-7
饮食观念的转变,为奶业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特别是美国的饮食文化对促进美国奶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引导饮食文化的转变,促进中国奶制品的消费,进而找出影响中国奶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已成为加快我国奶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陶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6-91
以云南省1985年-2008年的研究生教育数据和经济数据为样本,通过建立VAR回归模型和协整分析,分析了研究生教育所形成的人力资本对不同产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对云南省三个产业的影响不同。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第三产业,对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影响不显著,这与研究生主要流向第三产业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三农”问题:制度变迁与组织演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2):8-12
制度是组织的"内核",组织是制度的载体和行为角色,制度内核不同,其经济绩效不同;有效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和主体,而制度环境制约、影响组织的发育、成长和发展。基于上述制度与组织关系的视域构建一个"三农"问题分析框架,考察"三农"问题与制度变迁、组织演替的关系,发现: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挤压,涉农内生组织逐渐消亡、异化,外生组织入侵、占位,导致制度变迁主体缺失,组织演替丧失连续性和动力源泉;违反制度变迁的内在规律,导致涉农制度变迁滞后和非均衡;涉农制度变迁与组织演进在制度的"路径依赖"和自我强化中被"锁定",失去良性循环和互动。结论指出:"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制度变迁与组织演替的交互作用问题,其根源是制度变迁与组织演替关系异化,运行机制和内在动力遭到破坏,从根本上阻碍了中国农村制度变迁,组织创新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付彩霞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2):20-23
传统的产业组织政策着眼于国内市场垄断与竞争的协调与处理,为保护国内消费者自由选择和生产者自由竟争的权利,反垄断成为产业组织政策的主流.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国家战略利益成为各国政府产业组织政策所关注的重心,为此,政府运用产业组织政策的措施更加灵活,对待企业兼并、垄断的态度更加宽容,实施反垄断法的模式更趋行为主义.这一变化对我国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产业组织政策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取福建省邵武市为案例点,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和参与式座谈等方式对南方集体林区林农合作组织发展的相关利益者进行了调查分析,旨在研究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确森林经营主以后,如何通过合作组织这一形式解决林地分散经营带来的林业抵抗风险能力降低、林业经营成本增加等问题.通过实地调查发现,目前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合作组织发展的动力、自身运营能力、法律支撑和政策环境等方面.根据研究发现的问题,本文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希望对今后南方集体林区进一步推进林农合作组织的发展,从而促进集体林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及利益分配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卖难”与“买难”问题的突出 ,农业产业化的思路应运而生 ,农业产业化的组织模式有 4种 ,即龙头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科技带动型、其他类型 ,同时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利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7.
张腾飞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8(2)
在社工组织蓬勃发展背景之下,文章首先在理念上厘清我国社工组织嵌入性发展模式的基本内涵和主要表征,并指出,由于地区差异等因素,中部地区社工组织难以在近期实现自主性发展模式转型.依托中部地区区情,借鉴嵌入性发展理论,提出了"多向嵌入-社会资源网络"的嵌入性发展路径.以R组织为田野点,在实际社工组织运行中剖析了"多向嵌入-社会资源网络"之嵌入性理论可能及现实依据,进而为中社工组织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张雪江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8(3)
本文探讨技术变迁与企业组织演进的关系,并用自然选择模型解释技术变迁对组织演进的影响,目的是提高组织设计的科学性.在组织再造过程中,技术与组织结构应保持协调才能保证组织的有效性.因此,了解技术与组织的关系,有目的地引导组织变革,对企业提高竞争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建"合作主义"社会保障模式的途径探讨--以非营利组织发展为视角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图探讨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转型时期,面临社会保障需求的多元化转变,非营利组织作为一股新兴力量构建“合作主义”的社会保障模式的必要性,并且分析了现行的制度环境需做出的相应转变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变迁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 ,提出我国在加入WTO后一段时间内必须对原有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进行改革。改革的模式为从单一模式为主转变为以多元化模式为主 ,以过渡性制度安排为主转变为以长期性制度安排为主。具体表现为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体系 ,并逐步适应混业经营的国际金融形势 ,建立非银行金融组织体系 ,以满足我国农村和农民对投资与理财等金融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