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过去的一个世纪,海明威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在海明威的一生中,他就像一个命运的战士,宁愿被毁灭,也不愿被打败。他创作了许多伟大的小说,美国人民把他看作美国精神的象征。作为美国现代文学的代表,海明威也是美国现代文学的领军人物。本文主要探讨海明威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英雄主义。  相似文献   

2.
施琳莉 《现代交际》2013,(11):73-73,72
海明威终其一生都在探索死亡的真谛,这反映在他的大多数小说中。本文主要探讨了他小说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及其产生原因。通过认真分析他的文本,作者发现海明威的死亡不断探索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好奇和模糊阶段、必然性阶段,困惑阶段。此外作者还分析了海明威的死亡意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是著名的文学作家,在他众多短篇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女性形象,透过这些女性形象,能够充分体现出他的女性意识。对此,本文首先从让人怜悯的女性形象、心中理想化的女性形象、现实竞争类的女性形象三方面,来阐述海明威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符合传统道德标准的女性以及拥有自我意识的女性两方面,深入探究了海明威的女性意识。旨在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海明威对女性的真实态度和立场,为更多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老人世界》2011,(12):32-33
他,出生在美国加州硅谷,是个私生子,一出生就被遗弃。17岁高中毕业,19岁迷上佛学,21岁在自家车库里成立苹果电脑公司,48岁患胰腺癌,52岁苹果推出iphone,55岁推出ipad。10月5日,骤然逝世,震惊全球。但他手中的那个苹果几乎改变了全世界,iphone4风靡中国,更是改变了很多中国人的生活。这都是因为他——史蒂夫·乔布斯,他是一个美国式的英雄,几经起伏,但依然屹立不倒,就像海明威在《老人与海》中说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倒。  相似文献   

5.
加西亚·马尔克斯还是一位大学生的时候,有一天。他忽然看见了马路对面的海明威。那一年海明威58岁,已经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马尔克斯想立刻跑过去。可海明威就要被人流淹没了。他用两只手握成筒形放在嘴边,大声喊道:“文学大师!”海明威转过身来,举起手,并高声说:“再见了,朋友!”随即,消失在卢森堡公园的那个方向中。  相似文献   

6.
海明威以他的硬汉文风闻名于世,然而在他的作品中不乏对女性的特别描写.文中以《雨中的猫》为例,从修辞方法和冰山理论的角度探讨海明威作品中所渗透的女性意识以及他对女性群体的关注.  相似文献   

7.
"迷惘的一代"首次出现,来自于海明威长篇小说《太阳依旧升起》,海明威引用美国女作家的一句话作为小说的题辞:"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从此之后,迷惘的一代开始成为一个流派。而海明威是"迷惘的一代"文学的代表作家,他的《太阳依旧升起》也因此而受到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8.
海明威是一个具有人文关怀与存在价值思考的作家,他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社会的关怀意识使他尤为关注人的生死问题,并致力于人类生存状态的探讨。在海明威的作品中,我们随处可以看到笼罩在人物四周死亡的阴影,无论是反映普通民众生活的作品还是描写战争题材的作品。  相似文献   

9.
轶事     
《社会观察(上海)》2004,(2):M001-M001
你们听说过站着写的作家么?美国的欧内斯特·海明威就是这样的作家。他说:“我站着写,而且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正是由于要“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所以,海明威的作品素以简洁、清新而著称。他把他的这种方式当成一种秘诀。  相似文献   

10.
他,一生受尽磨难却从不放弃;他,用尽一生的心血,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忍受种种苦刑狱中提笔也要将历史呈现给今人。《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记录了许多英雄事迹和英雄形象,一个个鲜活的英雄既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也是司马迁内心英雄观的写照。譬如《鸿门宴》,就有他独特英雄观的缩影。解读《鸿门宴》中司马迁的英雄观,也是理解《鸿门宴》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海明威的小说《老人与海》中的那个老人,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和那条硕大的鲸鱼搏斗,用惊人的毅力战胜了大海,战胜了那条巨头鲸。他似乎最终什么也没有得到,可是,他的搏斗是实实在在,是令人钦佩的。他的精神就是一座山。  相似文献   

12.
佟伟达 《现代交际》2013,(12):59-59
南宋词人辛弃疾是宋代豪放派词人的领袖,著有许多慷慨豪迈的英雄壮词。而他的人生经历尤其曲折动人,被称为词坛飞将。本应成为名将却做了词派大家的辛弃疾将他一生的抱负寄托于他的英雄词中,成就了他人中之杰词中之龙的美名,也让我们听到了英雄内心的呐喊。  相似文献   

13.
魏莹 《现代交际》2010,(8):47-47
在众多伟大的美国作家中,海明威以其独特的写作风格而著称。他改变了传统文学作品冗长、沉闷的风格,创造了一种简洁的电报式文体。小说中关于白象的完美象征以及海明威式的经典结尾,构成象征式微型小说那种令人回味的象征意蕴,因此,在象征式微型小说里,深层的象征世界是对表层的本体世界的一种超越。这种超越越大,象征式微型小说的艺术魅力也就越强。  相似文献   

14.
宽恕     
雨点 《金色年华》2008,(10):18-18
海明威在他在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里,描写一对住在西班牙的父子。经过一连串的事情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男孩选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  相似文献   

15.
宽怒     
雨点 《老年世界》2010,(16):15-15
海明威在他的短篇故事《世界之都》里,描写一对住在西班牙的父子。经过一连串的事情后,他们的关系变得异常紧张。男孩选择离家而去,父亲心急如焚地寻找他。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上世纪"迷惘一代"作家的杰出代表,美国作家海明威在自身的文学作品中塑造了各种勇猛无畏的硬汉形象。在小说《永别了武器》当中,主人公亨利正是被塑造成这样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对待人生的态度从满腔热忱到漫无目的,在经历各种磨难之后,亨利的硬汉形象更加透彻,然而其最终的悲戚命运也不免令人心生遗憾。这是世界大战对民众心理造成的精神危机,作品中亨利形象的塑造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新一轮思考。  相似文献   

17.
杭州大学生杨济源在和小偷搏斗的过程中牺牲了,很多人称他为英雄,可杨济源的父亲哭着对记者说:我并不在意儿子是不是英雄……  相似文献   

18.
镜头前的他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一直生活在“英雄”的光环之下,反而经历了种种不平和坎坷:妻子因他的“窝囊”而离开;儿子也活在自闭的阴影中……这位救了170多人的英雄,能否挽救自己破碎的家?  相似文献   

19.
<正>1961年7月的一个凌晨,美国爱达荷州凯彻姆石屋传出两声沉闷的枪声。此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成了大作家厄内斯特·海明威的忌日。2002年,海明威家族的最后一个孩子,也是几年里唯一一位每年都来为父亲祈祷的人——格里高利·海明威却  相似文献   

20.
马美著 《老年人》2010,(5):38-38
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元英雄。其实,当时在湖南同样有一位这样的抗元英雄。他,就是李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