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5年5月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藏区时由于严格执行党的各项民族政策,赢得了藏族人民的信任和拥护。藏族的普通群众和很多开明的上层人士从人力、物力及道义上采取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为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文章从充任翻译、向导,搭起红军胜利的桥梁;成立地方武装,维护秩序、平定叛乱、配合红军作战;支援粮食、发展经济,解决红军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藏民参军,为红军补充优秀兵力;救护伤员、保护红军;运送物资、铺路搭桥等其他支援红军的活动等6个方面对藏区群众对红军长征胜利的重大贡献作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2.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针对双方(红军将士与党政工作者、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少数民族群众)相互了解极少甚至有误解的实际情况,努力克服一切困难,以言传与身教为主、“漫灌”和“滴灌”为重、纵向和横向为要等三维方法和形式构成立体态势,对内对外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推进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落地生根。少数民族上层人士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积极参加红军,或主动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支持,为党和红军赢得长征的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以后有效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实践和新时代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3.
吕静 《中国民族博览》2017,(12):236-237
两万五千里长征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工农红军抛撒鲜血所谱写出的壮丽史诗.福建是红军长征的重要出发地,福建特别是闽西地区为红军提供了人力支持和战略物资的后备支持.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宝贵的精神财富来指导福建新时期工作的开展.让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夺取新时期新长征的胜利而努力奋斗.  相似文献   

4.
1935年10月,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在宁夏西吉县将台堡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红军帮助建立回民独立师、预海回民自治政府,赢得了当地回汉人民的拥护。  相似文献   

5.
1934年10月,受中国共产党内“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路线的影响,中国工农红军对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败,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长征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南、西南和西北等少数民族聚居区艰难跋涉。为顺利通过这些地区,红军创造性地运用了我党的民族政策,既有力地保证了红军长征的胜利,同时也对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制定的民族政策进行了验证,探索出了一条实施民族政策的有效途径,丰富和发展了民族政策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红四方面军创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支援和策应了中央红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为党中央把革命的大本营放在西北提供了重要依据,对红军长征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骆雪 《回族研究》2023,(1):27-34
红军长征时期对民族政策的宣传动员显示出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从理论走向具体实践,而如布依族红军歌谣这样的族群口头传统则是其中重要的地方渠道,与红军自身的宣传动员形成互联互动的关系。一方面,在这些红军歌谣的文本与红军宣传的革命话语中都强调凸显了“同一与同体”这一核心概念结构,从而实现了意义的共通;另一方面,“同一与同体”的意义框架,会深化布依族群众对红军的身份认同、促成其革命意识的觉醒并发展为对红军革命理念的认同,进而在情感、理想信念等方面产生动员作用,指引着广大布依族群众积极投身于红军的革命斗争中。长征时期红军民族政策的宣传动员中所彰显的人民性、群众性的时代意蕴,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统战工作的开展以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1990年8月25日,雄伟壮观的红军长征纪念碑在四川省松潘县元宝山顶落成。红军长征纪念碑缘何选在此地?选点四川在红军长征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红军在这里经过的时间长,活动的范围广,面临的环境艰险,进行的斗争卓绝,创造的业绩多,付出的牺牲也大。基于这方面的考虑,在红军长征胜利50周年之际,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在四川建立一座纪念红军长征的“总碑”。  相似文献   

9.
红军长征胜利至今已80多年,总结长征胜利的经验,中国共产党在强敌围追、万里迁徙的环境下高度重视并大力推进宣传思想工作,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标语、口号和歌谣作为当时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载体,其在民族地区的广泛传播与运用,起到了理论传播、政策宣传、群众动员、形象塑造和文化育人等重要作用。这一时期党在民族地区的宣传思想工作具有显著特点,包括地域上的广泛性与普及性、时间上的持久性与传承性、形式上的多样性与灵活性等。借鉴党在长征中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经验,新时期推进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注重载体创新,运用通俗语言,强化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编者说明1935年4月至1936年10月,红军长征在经过藏族同胞聚居的地区时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这些会议改变了红军错误的政治路线、解决了红军的团结统一问题,从而使红军从失败走向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段历史,编者根据《红色记忆——藏族群众支援红军长征历史资料》《阿坝州志之红军长征在阿坝(1935年4月—1936年8月)》《长征行》、人民网的《沙窝会议》及《毛尔盖会议前后》、南方新闻网《毛尔盖会议》、中国网《长征途中决定红军战略走向的历次会议》等文献资料编辑整理了此文。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后对民族关系的妥善处理麻秀荣白锡荣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由于西北地区是回回、蒙古等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民族问题错综复杂,这就要求党和红军必须围绕着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从方方面面处理好同少数民...  相似文献   

12.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交错杂居和少数民族成片聚居的省份,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不仅是一支军队的突围行动,它引发了贵州社会多方面的变迁,民族关系亦不例外.红军长征前贵州的民族关系形势是,一是少数民族众多,二是由于历史及现实的原因,民族关系紧张.红军经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党和广大红军战士经过亲身经历,对中国的诸多民族问题,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存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有了切身的认识.结合贵州少数民族众多的特殊情况,党和红军积极主动调整政策,积极制定并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对民族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政策与策略趋于实际与具体.基于红军长征在贵州等民族地区的一系列政策基础和历史经验,党的民族政策很快成熟与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3.
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红军长征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团结少数民族,在各地宣传的民族平等口号和实施的民族政策,为新中国民族工作播撒了种子。贵州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命运的转折点。本文以贵州一省为例,梳理中国共产党通过开展平等团结、民族统战、尊重文化、救贫济困等民族工作,将贵州各民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探索和实践了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和经济共同体的建构,指出中国共产党在贵州打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指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方向,凝聚了民心,为转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石。  相似文献   

14.
何洁 《中国藏学》2016,(3):96-104
四川藏区是红军长征途经地域最广、聚集人数最多、停留时间最长、所处环境最艰险、最早建立少数民族革命政权的地区,红军在四川藏区期间,积极、妥善处理与藏区广大群众、上层人士的关系,汉藏民族交往进一步加强;积极帮助藏区群众建立自己的革命武装、民族自治政权,努力建构民族平等的新型政治关系;四川藏区人民群众给予红军巨大的支援和帮助,对保存红军势力、支援红军北上作出了巨大贡献。长征进一步加强了四川藏区汉藏民族的密切交往,深化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对四川藏区社会的政治、社会、血缘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红军长征途经回族地区建立的革命政权,具有组织形式的多样性、机关性质的民族性、活动内容的应急性、存在时间的短暂性、影响产生的深刻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长征”一词,随着红军长征的发展有一个演变过程,并不是一开始就明确的。据中央档案馆梁慧荣的考证,“长征”一词的首次使用是在1935年5月中共中央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布告指出:“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  相似文献   

17.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与少数民族广泛接触、深入了解,较为全面探索了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长征中,面对民族矛盾、宗教问题与现实政治相互交织,中共中央设置专门的民族工作机构,制定了不同的具体民族政策,各路红军发布有关指示、决议、布告、宣言,张贴通俗、形象的标语、法规、口号、壁画,使少数民族了解接受中国共产党的原则立场和政策主张。中国共产党在长征中的民族工作成功实践,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理论源头,将激励与指导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回族的政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征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回族的政策李荣珍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行动。红军长征经过的12个省,有一半以上是少数民族聚居、散居地区,红军先后接触了藏、壮、回、苗、瑶、白、侗、裕固等10多个少数民族,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制定了...  相似文献   

19.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以后各路红军相继踏上征程,直到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静宁、会宁地区会师,结束长征。红军所经过的湘、黔、滇、川、康、甘、陕地区,生活着苗、瑶、壮、纳西、布依、白、侗、土家、彝、羌、回、藏等少数民族,他们都有许多不同的宗教信仰,党和红军能否做好信教群众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红军的进军顺利与否。因此,长征既是中国革命由经受挫折转向胜利的转折点,也是党的宗教工作得到卓有成效开展的时期。尊重宗教界上层人士在信教群众中的地位,保护他们的宗教财产,并视其为统一…  相似文献   

20.
红色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传承革命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促进文化交流等。本文从长征会宁大会师原创红歌《小红军之歌》《会师谣》等红色音乐文化为切入点,思考这些原创红歌的教育与传承价值,全方位地融入到中小学生教育当中,实现对红歌音乐的保护和传承,发挥红色音乐的“立德树人”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