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乡镇企业有如雨后春笋,在全国乡村迅猛发展起来。1982—198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平均递增25~35%,1987年仍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势头。1~6月份产值达204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5%。1986年全国乡镇企业达到1500万个,职工800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20%,总产值3540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47%,全国社会总产值的19%,农业总产值的88%。乡镇企业的总产值中,工业总产值为2413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乡镇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这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已对我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平度市不断膨胀养殖规模,提高畜牧业科技含量,积极培育市场体系,畜牧业六畜兴旺。1997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12亿元,畜牧业的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3%,已成为强市富民的主要经济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达地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乡镇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它的存在和发展,影响和制约着其它各业经济,如何处理好乡镇工业与种植业、养殖业的关系,促使其协调发展,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和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联系苏州农村实际,就此谈一些粗浅看法。双向流动互为依托苏州农村的乡镇工业,出现于50年代末,起步于70年代初,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得以迅猛发展。到1983年底,全市共有乡镇企业8696个,总产值37.4亿元,占农副工总产值  相似文献   

4.
1984年海城被列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以来,进行了一系列综合配套改革,使海城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乡镇企业的发展,令人瞩目。1990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37.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达25.8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85.2%,创利税5.7亿元,外贸出口交货值3.2亿元,乡镇企业拥有劳动力1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2%以上。1990年与综合改革试点前一年的1983年相比,乡镇工业总产值每年净增5000万元,共增长6.9倍,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9倍,财政收入增长3.1倍,这些成就,主要是由于乡镇企业的发展给海城带来的经济繁荣,海城的同志在实践中得出了结论:乡镇企业兴,海城事业兴;乡镇企业衰,海城事业衰。海城的结论表明了一个真理,即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符合海城,而且符合全国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是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的。应该注意到,乡镇企业的发展不能自发的发展,要扶持这一新生事物的成长,做为一个好的领导者,要认识这一客观规律,充分利用乡镇企业运行机制的长处,积极扶持其发展。  相似文献   

5.
农业经济增长方式如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通州市东社乡对这个课题有了一些成功的探索。2年多来,东社乡积极突破农业自然经济的樊篱,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以内涵硬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1995年, 全乡农牧渔业总产值达8370万元,比1993年增长3.75倍,其中,多种经营产值6670万。占农业总产值的80%;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倍,其内涵硬功主要有三招。一、规范经营实行地域专业化。要坚持集约型增长方式,必须大力发展  相似文献   

6.
“七五”期间,我国乡镇企业仍以旺盛的活力持续向前发展,乡镇企业总产值年平均增长28.4%。1990年,我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国社会总产值25.2%,占农业社会总产值67%。1991年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11000亿元。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 (一) 超高速的发展速度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方针指引下,我国的乡镇企业获得了迅速发展。1980年我国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20亿元,到1984年猛增到1,709亿元,增长1.5倍,每年递增26%。预计1985年将达到2,300亿元,超过1965年的全国社会总产值。乡镇工业总产值由1980年的573亿元增加到1984年的1620亿元,相当于1966年的全国工业总产值。1984年全国乡镇企业个数达606万个,从业人员达5,20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4%。乡镇企业产值占农村经济总产值的40.8%。从1979到1984年,乡镇企业向国家缴纳税金277亿元,仅1984年就达90亿元,为  相似文献   

8.
<正> “六五”期间是我国农村大转变、大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农村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划时代的变化,成为建国以来农村经济形势最好的时期之一。“六五”时期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显著特点是:(1)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全国农村社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12%多。(2)产业结构趋向合理,从农业总产值构成来看,林牧副渔业产值比重上升,种植业产值比重有所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趋势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 )“八五”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1990年时 ,全国农业总产值为 7662亿元 ,1997年已达 2 45 88亿元 ;199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 2 2 2 5 43万吨 ,1997年增加到 2 3 0 95 4万吨 ;其他主要农作物以及各种畜产品、水产品的增幅更大 ,但各个地区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大的区域结构来看 ,我国农业生产力布局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农业生产力重心北移。1997年 ,东北地区农业产值在全国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11 5 %,比 1990年提高了 0 2个百分点 ,华北地区的比重为 2 4 6%,提高 1 7个百分点 ,华中地区基本稳定 ,而…  相似文献   

10.
美国机械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1975年美国机械工业产值为2810亿美元,为国民经济总产值(15160亿美元)的18.5%,为加工工业产值(9920亿美元)的28.1%。同年美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483亿美元,占美国总出口额(1062亿美元)的45.4%。1973年美国机械工业从业人数占加工工业总人数的30.7%,净产值占34.1%。  相似文献   

11.
苏州是全国乡镇工业起步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地区之一。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6年中,前5年的乡镇工业产值以平均每年递增25%的速度增长,到1983年底,全市乡镇工业(指乡(镇)、村办企业,不含其他部分,下同)总产值,比1978年增加2.3倍,达到37亿4千万元。1984年,在中央一号和四号文件的指引下,乡镇工业以大大超过前5年的年平均增长率迅猛发展,总产值达55亿元,比1983年增长44%,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1/3强,相当于全市纯农业产值的3.6倍。由于乡镇工业的大发展,继常熟市之后,沙洲县进入了年工农业总产值超20亿元的行列;继沙洲塘桥、乐余两个乡之后,又有沙洲县的妙桥、泗港、  相似文献   

12.
利川市位于鄂西南隅,是湖北的西南门户。全市国土面积4612平方公里,人口83万。这里平均海拔1100米,由于东部平均海拔1500米的石板岭山系和西边平均海拔1700米的齐岳山脉屏障,形成了利中盆地独特的农业灾害性气候特征,历史原因和特定的区位劣势阻碍了利川前进的步伐。利川历届市委市政府把项目建设作为培植经济增长点和拓展后续财源的大事来抓,建设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市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项目,带动了市域经济的快速发展。1998年实现了"八增一降":GDP 达到9.73亿元,增长11.2%;工业总产值9.36亿元,增长12.3%;乡企产值3.91亿元,增长61.9%;社会固定资产投入3.04亿,增长38.7%;财政收入1.95  相似文献   

13.
青海省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牧业又是我省三大优势之一,其产值约占我省农牧业总产值的50%,正如田纪云同志在全国牧区工作会议上所讲的那样:牧业经济,畜牧业生产,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国民经济中一个带有战略性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畜牧业累计饲养牲畜5.6亿多头,向国家提供肉畜、役畜和种畜3,000多万头,毛绒7亿多斤,皮张4,000多万张,价值43亿元,累计畜牧业产值83亿元。按照常年计划,畜牧业产值占全省农业总产值47%以上,比全国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还多2.6倍。就土地面积看,全省土地总面积为10.8亿亩,仅次于新疆、西藏和内蒙古,居全国第四位。境内除日月山以东湟水、黄河两岸10多个县市农业区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为牧业区。可见,稳定地发展我省的畜牧业,在我省的经济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4.
《源流》2006,(2)
近年来,阳春市注重发挥地域优势,实施“一乡一品、一村一业”特色农业工程,初步实现了特色农副产业规模效应,增加了农民收入。2004年全市“一乡一品”实现总产值35.7亿元,比上年增加2.8亿元,增长5.5%;农民人均纯收入3247元,比上年增加126元,增长6%。目前,全市形成优质水果、特色蔬菜、蚕桑、甜玉米、南药、花卉等六大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15.
“三资”进入通州农业已初具规模,全市农业“三资”企业达946个,投资总额5.5亿元。民间资本占56%,工商资本占32%,外商资本占12%。今年全市有2.3亿元民间资本、1170万元工商资本、720万元外商资本进入农业,投资  相似文献   

16.
农业在云南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省人口中近90%是农业人口,农业总产值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轻工业总产值中以农产品为原料的产值占80%以上,城乡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改善离不开农业,发展轻工业积累建设资金也离不开农业。建国近四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十年来,我省农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1988年与1978年相比,农业总产值增长74%,烤烟产量增长3.14倍,甘蔗产量增长2.65倍,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广东农村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1992年全省农业总产值比1978年翻了一番多,农村社会总产值翻三番多;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80年的274.37元增长到1992年的1307.65元;传统农业在农村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由1980年的67.92%降到1992年的34.02%;乡镇企业迅速发展,1992年的总收入已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66.08%;农村中从事传统农业的劳动力已从1980年的89.45%降到1992年的63.27%。一些如珠江三角洲发展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通州市在稳定粮棉生产的时,跳出现有耕地这个小圈子,把重点放在非耕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的规模生产。尤其是去年实施“百项投入工程”以来,多种经营的规模生产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去年全市多种经营产值达10.31亿元,比1993年增长46.87%,占农业总产值的57.89%,全年生产林果品18117吨,生产水产品17821吨,生产商品蔬菜24.9万吨,饲养  相似文献   

19.
一、引人注目的变化堰桥乡位于无锡市北面13公里,素有“锡北门户”之称。全乡共占地36平方公里,有耕地24,700亩、水面2,800亩、桑田1,373亩、果园153亩。有19个村、271个生产队、8,600多农户、33,000余人、16,611个劳动力。堰桥乡原来的经济基础在无锡县仅处于中、下游,但在1983年中,情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全乡农副工三业总产值达6,828万元,比上年增长74%;净收入达1,950万元,比上年增长65.5%;社员人均收入达504.51元,比上年增长1.03倍。地还是堰桥的地,人还是堰桥的人,为什么在一年内变化如此之大、发展如此之快?这个问题,正在越来越引起全国各地的关注与重视。  相似文献   

20.
海内外的不少人都知道,这几年沙洲县腾飞起来了。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5年间,这里发生了奇迹般的变化:去年全县农副工总产值达15亿7400万元,比5年前翻了一番多。沙洲的腾飞不仅是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也突飞猛进,全县已有90%的乡集镇和70%的村开展了文明村镇建设活动,农村的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出现了崭新面貌。前些日子,群众文艺演出队还光荣应邀进中南海,为中央领导演出,载誉而归。沙洲已今非昔比,沙州人物质富了,精神也富了。在这里,人们已看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雏型。沙洲的发展说明,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轮子一起转。只有两个翅膀一起飞,社会主义的沙洲才能腾飞得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