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岚 《新天地》2011,(12):443-444
要想让“教”与“学”这两根琴弦弹奏出更加和谐的音符,就必须把握好学生学习的本质。学生学习的本质就在于“思维”。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感知客观事物,记忆学习材料,而且要通过思维去掌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善于应用思维就不能很好地掌握概念、理解教材内容,解决各种问题。所以,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而思维能力的培养则是其中的关键。“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实质就是教师通过创新自己的“教”使全体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实现有创新的“学”。这样才有希望使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好起来。  相似文献   

2.
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渴求知识的人 ,不能仅仅给予知识 ,而应当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 ,使其学会学习 ,终身受益。一、激发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都说明了兴趣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启发求知欲 ,学生才会主动地去寻求他们所需要的东西。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呢 ?其一 ,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例如 ,教《沁园春·雪》 ,通过歌唱与表情背诵课文 ,把学生带入北国壮丽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雪境…  相似文献   

3.
在作文教学中,总感觉效率不高,吃力不讨好,于是便抱怨学生:选材立意、谋篇布局、表达方式,这些都是教学中反复讲过的,为什么一写便乱了方寸,变得像没学过似的?时间久了,语文教师的抱怨便影响了学生写作的热情。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我尝试着写“下水”作文,是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当场习作。这样做的好处有三点:  相似文献   

4.
“说课”是授课者对课堂教学策略的表述活动。它主要是指授课者对课堂教学形成“怎样才叫教得好”、“怎样教才能教得好”、“为什么可以这样教和这样学”的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是教学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中介。说课所具有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性品质正是触及教育中介属性的本质 ,说课具有促进教学与教研协调发展的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5.
备课的焦点聚向哪里? 讲授型的教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教者的“讲”把知识“授”给学生,学生再通过作业,对教者所讲授的内容进一步领会、巩固和加深。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地于容易使学生了解教学的内容,较快地掌握概念;运用得好,能制造一种学习气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它在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但一般地说,讲授法对激发兴趣,提高创造力,提高学生学习的责任感,帮助学生把知识内化为技能方面,却有着明显的缺点。这种教学方法,把备课的焦点聚在教者的“讲”上,一份教案,实际上就是一份讲稿。  相似文献   

6.
绘画界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密不透风,疏可奔马。”绘画作品中许多传世佳作都留给欣赏者遐想的余地,“蛙声十里出山泉”与“踏花归来马蹄香”等就是有名的布白艺术之作。阅读教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能将“布白”艺术运用于阅读教学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疑而不释,形成“思维空白”“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与“悱”其实是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前的一种短暂的思维上的空  相似文献   

7.
“三维目标”是从音乐教学目标实现的形态角度构成的整体结构,包括体验目标、内容目标和过程目标。通过音乐教学设计的“分析策略”和“组织策略”,围绕三雏目标设计音乐教学,有利于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思想于音乐教学之中,有利于更大限度地体现音乐教育功能。也就是说,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为什么而教”,而不仅仅是“知道”为什么而教,使教学目标真正起到其应有的纲举目张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创新教育为新世纪的教育带来了全新的气象,也对当前的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它要求语文教学要“以人为本”,抓住中学生思维活跃、敏捷、表现欲强,以及喜欢标新立异等特点,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笔者就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谈谈个人的观点。(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起主导作用,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卢梭在《爱弥尔》一书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的导入课文,使…  相似文献   

9.
“语文”即语言文学。看起来似乎很平常 ,易懂易解。教学语文不就是告诉学生说说话 ,写写文章么 ?即使是非专业的教师 ,也能担当此任。可是 ,如果稍加分析 ,琢磨起来 ,那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也可以从字面上这样理解 :“话”要说得有文彩。“文章”要写得象说话一样流利、畅达 ,则切中了语文教学的要害 ,要想教好语文 ,就得告诉学生把“话”说好 ,把“文章”写好 ,这就是语文的教学任务 ,也是最终目标。教育界的老前辈、语言学家吕淑湘说得好 :“教是为了不教”。其涵义就不仅是教学任务或目标了 ,还将意味着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和方法 ,培…  相似文献   

10.
目前的高校文科教学,一般均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得法,同样会富有启发性;有时教者举一隅而学生以三隅反,教者稍加点拨,学生便浮想联翩,引起知识的连锁反应.听这种课,学生如坐春风、如沐春雨,既加强了“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又开发了智力.这样的课堂讲授,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11.
田野 《新天地》2011,(8):84-84
“教是为了不教。”现代教育得目的是以培养人才需要为目标,多角度多方位对学生进行思想、知识、能力的教育。而全面实现教育目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组成的。教学活动的中心地位是“学”而不是“教”。  相似文献   

12.
教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认真考虑怎样教,而且也应认真注意学生怎样学,只有“教”与“学”完善和谐地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教师讲课的艺术1.以讲引路我们开展教学活动不可能不讲,问题是讲什么和怎样讲,一个全新而又难于掌握的方法要讲;旧知识与新知识,旧方法与新方法的联结过渡要讲,教师的“讲”不是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存储器”向里面注入知识,教师的讲是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是以讲5;路。讲要讲深,讲透,讲出矛盾的发生与发展,讲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要使学生从中学会思维问题的途径,解决问题的方…  相似文献   

13.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其实验方法是人们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 ,我们教师必须重视和研究实验教学 ,达到以“物”说理 ,以“物”证理的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探索及创新能力。1、激发兴趣 ,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兴趣就是学生带着一种高涨能力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 ,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我们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 ,把握教材 ,挖掘教学内容中的趣味点 ,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利用介绍物理、化学、生物的发展史 ,介绍科学家的故事 ,…  相似文献   

14.
教什么、怎么教是当前教育研究的中心问题。教师要处理好“教”的问题,必须研究“学”的问题。文章通过阐释陶行知“以教人者教己”思想中“先学后教”和“为教而学”的内容,深入探究教师的“学”如何立足学生,以研究性的态度和方法,培养学生“自动”的能力和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正>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其任何科目的教学都是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大纲规定:“严格要求学生,勤学苦练,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据此,我们对中小学生写作基础训练的目标要求应该是,使学生能写出一些字句通顺、文体规范的文章。具体来说,就是着重训练学生对作文基本“规矩”的恪守和养成,而不仅仅是技巧训练。写作既是思想活动,语言活动,更是思维活动。但这些活动不是各自孤立地进行的,而基本上是后一种活动决定着前两种活动。因此,我在作文教学中便着重于把作文训练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主动、独立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的一种思维形式。“思路不为习惯所囿”是其主要特征。教师课堂提问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要促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在教学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时,曾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孟子就‘五十步’与‘一百步’的实质分析,认为两者是一样的。但我觉得‘五十步者’未必就‘不能笑百步者’,如学科成绩上的一分之差、尖端科技上的一厘之差、运动场上的一步之隔。那么大家的意见呢?”这个提问一反常规,新颖别致,激发了同学们的创造性思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 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情感中学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不愿学 ,老师教起来也索然无味 ,学习气氛沉闷的现象。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较多 ,但主要原因是传统教学模式造成的。整节课上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思维被制约 ,自然对语文无兴趣可言。学生对语文兴趣不浓 ,对我们的教与学都是不利的 ,孔子两千多年前就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培养学生情感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 ,使学生好学、乐学、勤学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2 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情感的独特条件情感需要从小培养 ,据美国《…  相似文献   

18.
试析对中医之"气"的理解中的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古代的概念 ,难免会出现偏差 ,将“气”定义为物质就是一典型范例。通过运用中国古典的非对象的、唯象的思维方式 ,对气进行考察 ,便可看出 ,气是物质运动之象 ,中医中的气则是人体生命活动之象。从而得出结论 :对中医学中基本概念的理解 ,不能只站在现代的角度 ,而应穿越思维空间 ,去经历古人的思维历程 ,只有这样才能得出准确而实事求是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抓住“课眼”巧设疑难所谓“课眼”,就是文章的重点,作者的思路。我们在备课和讲课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样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作者是怎样表达这个中心的?为什么这样写?这就需要我们精心设计问题去激疑。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和浓厚的兴趣,积极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如教《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一文时,我事先把《滥竽充数》这篇古文张贴出来,要求学生和课本中第二段“译文”相对照。看看有什么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20.
问题的提出:为什么要活用教材 传统的教材观认为:“教材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的凭借。”视教材为学生学习的唯一资源,作为学生评价最主要手段的考试,也是在这样的理念之下设置命题的,每次考试“课(本)内内容”都占极大的比重。在这种语文教学观的指导下,教师的任务只是教学,是按照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去教,让学生把课本的内容背下来、记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