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杨嘉铭先生所著的<西藏建筑的历史文化>一书,是关于西藏建筑文化的学术专著.该书第一次对藏族建筑作了明确的历史分期,并论述了藏族建筑的形制、建筑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关系,使藏族建筑文化真正成为藏族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本书的突出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主席唐卡画像 高103.5厘米,宽74厘米。1954年十四世达赖喇嘛到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时敬献毛泽东主席的礼品。上面绘有9幅反映西藏和平解放后,进藏部队和工作人员为西藏人民做好事的图画。其画面以金皮包裹,上刻祥禽瑞兽、“八宝”图案,并刻有献词:敬爱的毛主席,永远跟着您,建设新西藏,建设伟大祖国。2003年8月,由中共中央统战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主办的、全面反映我国西藏社会历史变迁的大型展览—雪域的脚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展出展览通过大量历史图片、文字资料和见证实物详实介绍了西藏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西藏地处祖国的西南边睡,地域辽阔风光绮丽物产丰富,历史悠久。  相似文献   

3.
西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何地域、任何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都要回答和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即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问题。 所谓传统文化,指在历史实践中形成的、历代沿传下来的、具有统一特色的文化。所谓西藏传统文化,首先是地域文化概念,指现今西藏自治区的历史文化。但是,藏族是西藏自治区的主体民族,自古生息繁衍在西藏高原,是西藏历史文化的主要缔造者,因而,西藏传统文化,就其文化主体性来说也含有民族文化性质。 任何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传承性,文化现代化也是文化传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必然。继承传统文化,推进现代文化,是西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具有  相似文献   

4.
雪域高原有悠久的历史文化,高原文明是藏族人民的辛勤创造,也是和祖国各兄弟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结晶,文章概要地介绍西藏历史文化的发展进程,西藏在祖国大家庭中正迈步走向繁荣兴旺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从遥远的雪域高原到美丽的洞庭湖畔,他们的人生跨越了一个绵远的时空。虽然远离故土,远离了熟悉的草地、羊群和酥油茶,但是这些来自藏区的孩子,却并不孤单。他们在浓酽的关爱中体味着党的温暖,在知识的海洋里享受着学习的快乐,他们承载着藏族父老的希望和振兴家乡的理想,在岳阳这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南方城市里刻苦求学,磨炼本领。23年来,碧波粼粼的洞庭湖见证了这些藏族少年成长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汉藏人民亲如一家的手足情谊。  相似文献   

6.
生活在西藏高原的藏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朴实、勇敢和智慧,创造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灿烂文化,包括语言文字、历史文献、宗教典籍、天文历算、藏医藏药、建筑技术、文学艺术等,这一切是我们中华民族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 我们应该很好地继承这笔宝贵财富,使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尽管现代化是以现代的科学与精神文明为标志的,但它决不能凭空产生,而只能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离开西藏的历史,离开西藏历史上的传统优秀文化,西藏的现代化就  相似文献   

7.
屹立于世界之巅的雪域西藏,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深深吸引着世人。勤劳智慧的西藏人民在这块土地上,不仅千百年来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创造了崭新生动的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艺术,并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使西藏的文学艺术更加闪烁出夺目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8.
甘孜新藏画画派的开创者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它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和信仰,记录了西藏的文明、历史,传达了藏族人民对宗教信仰的无可比拟的虔诚,对生活的无比热忱以及对雪域家乡的无限热爱。而且唐卡以其特有的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赢得了藏族人民的喜爱,它是藏族人民生活中的珍宝,也是西藏文化艺术成就的代表,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  相似文献   

9.
2006年,是西藏历史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社会正经历从遥远的"异"文化变为近距离的"我"文化的过程。西藏经济发展呈现出复杂多样性,如产业结构调整(农牧业的基础地位,工商业的比重上升,服务业与旅游业的飞速发展)、城镇化加速与人口适度集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等。这一切将极大影响西藏文化的"原生态"与西藏人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文章试图通过对作为城市基层政权的西藏居委会城市居民之消费变迁的"文化意义"进行描述与思考,力求展示西藏历史文化背景下的城镇居民消费方式之变迁的基本规律与地方性知识。通过调整、引导居民的消费方式,发展适应西藏经济发展、适应藏族人文地理特征的消费文化,将对西藏经济发展及文化建设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文献材料及实地调研,对西藏的"藏回"及流动回族作一简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藏族和回族关系形成的客观因素.本文认为,最早进入西藏的穆斯林人发展成为今天的"藏回",融入了当地社会,与藏族和睦共处,这是经由历史上西藏地方政府的官方支持,回族和藏族之间在社会分工中形成互补、文化上借鉴、宗教上相互尊重和宽容的结果;而当前大批流动的回族在西藏的融入程度较小,这同样有客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