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艺术源泉律的观点来看,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成功的艺术作品无一不是真实、准确地反映了社会生活。而要正确地反映社会生活,首先必须深入生活,认识生活,了解社会,思考人生,这就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因此,观察对于艺术创作是至关重要的,它是艺术创作的第一基本功,是使生活上升为艺术的首要前题,是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的基础。古往今来,大凡有所造就的作家、艺术家,无不极其重视提高和培养艺术的观察力。早在西晋时代,陆机就有“停中区以玄览”之说,意思是要站在社会中广泛地观察人生。清代山水画家石涛也曾提出“搜尽奇峰打草稿”的主张,  相似文献   

2.
审美反映活动所获得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生动的审美意象,它本身就是有形式的。但这种形式是对象的自然形态与人们长期艺术实践经验所积累而形成、对作家创作来说是一种“预成的”规范形态的有机结合。忽视对象的自然形态就会导致艺术表现的僵化,忽视艺术的规范形态则会使艺术感知永远停留在自然主义的水平而上升不到艺术的境界;惟有把这种“预成的”形式与对象的自然形态有机结合而化为“生成的”,才能使审美意象找到它自己所特有的艺术形式而得以真切、生动地表现之。同时表明与形式主义不同,真正的艺术形式不是游离于内容而独立的,正是与生活的天然联系才使得它具有生命和活力。惟有把审美反映与艺术形式看作是辩证统一不可分离的一个整体,我们对艺术形式的研究才会走上科学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在一些人思想中形成了对摄影这门艺术的一种曲解,认为摄影就是照相,就是原封不动地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在评价摄影作品时往往以象和不象为标准。这显然是不全面的。与此相反,也有人提出,摄影既然是一门艺术,就不应该受现实生活的约束,要“为艺术而艺术”。在这两种思想的支配下,便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有的摄影作品反映生活不深刻,过于写实,缺乏艺术感染力量;有的作品则过于朦胧,很难让观众看出作者的意图,自然也就失去了摄影的艺术价值。针对这两种情况,我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艺术并不完全服从自然界的必然之理,而是有它自己的规律。”①这艺术的“自己的规律”是什么?至今人们还莫衷一是。在我国,流行甚广、影响颇深的可谓再现的理论,认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形象的反映,而实现这形象反映的根本就是真实地冷静地再现客观现实关系。  相似文献   

5.
人类的审美意识,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萌芽了。作为人类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现实生活的原则——创作方法,也伴随着人类的审美意识的萌芽而萌芽。从最素朴的意义上来讲,人类从开始艺术地认识和反映生活的时候起,就体现为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两种倾向:一是倾向于直接反映生活本身,通过对现实生活原有面貌的精确描绘来体现作者的认识和评价;一是倾向于描写生活的理想,通过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夸张,以假想的逻辑来抒发作者的理想和激情。前者一般被人们称之为现实主义或写实派,后者则往往被人们称之为浪漫主义或幻奇派。随着时代的变化,这种萌芽的创作倾向逐渐发展成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文学是以形象反映生活的语言艺术。语言的艺术要用艺术的语言。不掌握艺术的语言,文学创作就不能“刻画入微”;文学欣赏就不能“体会入微”;文学批评就不能“分析入微”。文学的语言通过心灵的桥梁、艺术的形象把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巧妙地联系起来。因此,研究文学必须研究作家的语言技巧及其艺  相似文献   

7.
辩证法普遍存在于自然、社会和人们的思维中.文学是对生活进行艺术加工的产物,就必然不同程度地反映出对立统一规律,形成文学艺术的辩证法.杜甫诗歌在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处理上,实已达到了十分精彩的程度动静交替,庄谐统一;美丑相衬,虚实结合;悲喜结合,情景不离.其艺术辩证法的审美领域无边无际,深邃宽广而内涵丰富.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诗人审美心理、审美趣味的表现。一部杜诗,就完整地保存了诗人对生活的审美意识、审美感情和审美理想,把民族的精神之美冻凝在那具有恢宏历史感的诗篇之中,达到艺术上美的高度,充分体现出诗人艺术思维中那种能动地反映世界的审美把握。 一、虚实相生的取境美 杜甫的诗歌,长期以来被人们作为《诗史》来读,有重视其认识价值,而不太注意其审美价值的倾向。其实,艺术的根本功能是审美的。诗歌对现实的认识反映并非直接的,而是以情感为中介对现实作评价反映,并通过这种意象思维中的心理体验的反映,把现实的景化为诗中之境,借以流淌自己汩汩情思。  相似文献   

9.
真实性是文艺作品的生命。但是,艺术的真实不是镜子,不是照相,不是单纯记录个别的、具体的生活现象,而是通过描绘生活现象来反映生活本质。因而,它就能更集中、更深刻、更典型地反映生活的内在的本质的真实。《水浒传》这部伟大的现实主义杰作,以它的高度的艺术真实性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它从成书到现在,大约有六百年历史了。它是在史书记载、流传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经过作家加工整理再创造而成的艺术结晶。因此,它有一定的史实  相似文献   

10.
论自然作为艺术的对象邹吉忠随着在实践和精神中人同自然界之间相互作用而催生出第一朵艺术之花时起,艺术就面对着自然界,艺术家就被这样的问题所困扰:自然何以能够进入艺术之中?艺术为什么必须反映自然?艺术所反映的又是什么样的自然呢?艺术家如何从自然创造出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一、文学创作与文学翻译──艺术反映与艺术再现文学创作是现实生活的艺术反映。它除了反映现实外,还具有很强的主观色彩,反映了原作者在创作中对被反映现实所持的态度和感情,以及对现实所作的评价。文学翻译是文学创作的另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它同样反映现实生活,但这种现实不是未经加工的生活现实,而是对原作者创作作品的艺术再现。作为译者,不允许在译文中表现自己对原作这一现实艺术反映的主观态度,或根据自己的好恶对原作者的观点、情感进行评价或修改,而应该如实地向读者艺术再现原作者的立场与情感。文学创作用形象这种方式艺…  相似文献   

12.
文学作品的强大艺术生命力就在于它以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特征,表现时代的要求和愿望,揭示人生的真谛。文学既然是反映社会生活的,那就必须遵照社会生活的逻辑反映生活,揭示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它所描绘的社会生活,越真实、深刻,它的艺术价值就越高,它的艺术生命力也就越强。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能够正确地把握住社会生活的本质特征,深刻地揭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等,他们的作品已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代,社会变了,时代变了,但它们迄今仍  相似文献   

13.
文艺是对生活能动地反映和加工的产物,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典型。别林斯基说过:文艺作品所创造出来的第二自然,可以此生活本身这第一自然更真实。这是因为文艺作品经过艺术提炼和概括,可以更好地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鲁迅在长期文艺实践中,对艺术其实有深切的体会。他以自己特有的论说方式,对艺术其实问题的许多方面发表过很好的看法,达对我们正确理解艺术真实问题是很有帮助的。一鲁迅指出艺术真实的重要性,强调文艺作品要真实地反映生活,作家创作要有真情实感。人类的文艺史证明:凡是虚假地反映生活的作品,都没有什么社会价值,它们必定被历史所淘汰;只有真实地反映生活的作品,才有一定的社会意义,才能经受历史的检验而流传下来。诚然,真实并不能说明艺术的一切问题,也不等于文艺作品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因为对艺术来说还有个真善美相统一的问题;但是,真实是人们对文艺作品首先和基本的要  相似文献   

14.
在艺术领域内,“表现”与“再现”一般说来是两种不可缺少的因素,二者应该得到一定程度的融合与统一,而不是相互对立彼此割裂。在人类艺术创作实践中,艺术对具体的“掌握”、“反映”,一般地体现为对客体的艺术“再现”。而艺术对具体的“肯定”、“观照”,一般地表现为对主体的艺术“表现”。单纯的“表现”或“再现”是不存在的,表现艺术是不能脱离再现艺术而孤立存在的;同样,再现艺术也不能排斥表现艺术而单独生存。如果说,在艺术领域中,“再现”是“表现”的基础,那么“表现”则是“再现”的升  相似文献   

15.
古希腊艺术的伟大成就与古希腊文明的崛起同样是个难解之谜。古希腊艺术的诞生及其不朽的艺术魅力,首先在于其一开始就反映了它赖以产生与发展的那个时代和民族,因而古希腊艺术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具有不可复制性;其次,古希腊人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了一种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使古希腊艺术在伟大的幻想与夸张中体现了民族历史的真实性;第三,古希腊艺术在描摹自然中,忠实而深刻地记录下了人类原始的人性;最后,古希腊艺术是“流”而不是“源”,它不仅具有继承性开放性,而且具有卓越的艺术独创性  相似文献   

16.
汉代是艺术勃起而兴盛的时代,也是现实主义巩固和发展的阶段。汉砖是汉代极为发达的、有高度文化价值的艺术品,它继承了战国时代的现实主义传统,反映了封建专制主义的强盛,也反映了强大的政治力量和经济实力所形成的大一统局面和社会的繁华。 四川的昭化是汉砖艺术的宝库。昭化古地,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其声望在四川地区就仅次于巴和蜀,且地处要冲,是秦入蜀的古栈道核心地带,又有水陆通行之便。因此,昭化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四川地城内接受中原文化的要衢。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统一,政局稳定,昭化成了较繁荣的手工业商业城市。当时的贵族、商人,推崇死后厚葬,因此,昭化地区便出现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和汉砖艺术。  相似文献   

17.
心理描写,是鲁迅杂文刻画人物的基本手法中,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种。某种艺术手法在特定的艺术体裁中能否应用,这主要地取决于这种艺术手法对于该艺术体裁所要反映的内容是否适宜;同时,也要看,该艺术体裁本身能否容纳这种艺术手法,前者是需要与否的问题,后者是可能与否的问题。如果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  相似文献   

18.
影视艺术从它们形成的那一刻起,就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即以连续活动的画面艺术地表现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真善美以及假恶丑,反映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为此,影视作品首先要解决的第一个关键问题是,在真实地表现之基础上艺术地再现现实生活。影视艺术所以为人类特别钟爱,是因为它们太“真”了。这里的“真”,除了演员逼真地表演了日常生活中的人们外,更重要的是因为影视艺术的技术手段在所有的观众面前展现了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空间世界。因此,从视觉语言角度看,影视作品是否在观众眼前展现了“真实”的空间世界,乃是影视作品获得成功的首要前题。 影视画面的空间感,是摄影师运用各种影视造型手段协调作用而形成的。如光影、透视、对比,景深控制及运动拍摄技法等。本文拟从三方面谈谈笔者的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运用光影表现空间 影视艺术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与光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或许应该更进一步说,没有光影就没有影视艺术。但是在早期阶段,人们往往只注重光的照明作用,而没有充分注意运用光,及其光影去再现现实空间。随着影视器材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影视作品认识的提高,艺术家们越来越重视光在影视片中的艺术表现。但是,仍有许多影视片给我们的印象是只注重了故事  相似文献   

19.
一提起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爱情剧,人们马上就会想到才子佳人一见钟情、密约偷期和中状元、大团圆之类的情节,似乎这已经成为一种固定格套。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但文学艺术是时代的反映,随着社会的发展,新的历史时期的新思想、新观念必然会在爱情剧中反映出来;而新的思想内容对艺术形式的要求,观众在审美上求新的愿望,作家艺术经验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作家的生命在于作品”(丁玲语),而作品的艺术生命,却在于深刻地反映时代的现实生活。文学作品倘若没有绚烂的时代色彩,它必将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消失。本文拟就丁玲解放前小说创作所反映的时代特点,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个伟大作家的创作,无一不是同时代的变革与斗争紧密相连的,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也是与时代的步伐相一致的。丁玲解放前二十年的小说创作,就是经历了这样的发展过程。她的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