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学术自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术自由是大学的核心理念,全面理解学术自由的内涵有助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大学的本质。在对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自由概念的归纳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学术自由的主体、内容、性质、范围等方面的问题,试图澄清人们对学术自由存在的模糊认识,以期推动学术自由问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  相似文献   

2.
论自由的层次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自由的理论逻辑与历史发展 (包括人类自由现实的发展历史和自由理论的发展历史 )相统一的角度 ,论述了自由是一个多层次的统一整体。意志自由、理性自由、政治自由、人格自由、人生自由 ,构成了人的完整自由的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抽象到具体、由低级到高级的层次结构。这一自由层次理论的建构为我们分析评价各种哲学社会科学自由观提供了参照的框架  相似文献   

3.
自由最基本的含义是指生物学意义的自由 ,即有机体能够不受约束而无任何障碍地行为。这种自由是人和其他一切动物共同具有的。它通常要受到两种条件的限制 :一是要受到有机体自身的生理条件和活动能力的限制 ;二是要受到与其生存相关的环境条件的限制。就这种自由而言 ,人与动物之间只存在量的差别而不存在质的差别。在自由形式上 ,可以将人与动物从本质上区别开来的 ,是法律意义上的自由。这是人类特有的自由形式。法律意义的自由根源于人的族类竞争的生物天性和社会协作需要这一相互矛盾的存在状况。从本质上讲 ,法律的宗旨不是为了限制人的生物学意义的自由 ,而是为了扩大这种自由的范围 ,因此 ,法律意义上的自由并非独立于生物学意义的自由 ,它实际上是为人的生物学意义的自由服务并从属于这种自由的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追求征服自然、做自然主人的自由,认为通过对自然的分解、对个别事物必然性的把握就可以获得个人的无限自由。现代性自由是原子式的自由,强调对人类个体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人类的整体和普遍利益,强调对自然物的占有而忽视自然生态整体的平衡与稳定,追求人的自由而漠视物的自由,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以及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断裂。有效限制原子式的自由只能是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人与自然生态整体实现协调而生成的自由,即生态自由。生态自由的本质是人自由也让物自由,这一审美本质要求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尽物之性与顺物之情改造自然界。  相似文献   

5.
伯林划分的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概念不足以涵盖人类对自由的理解与感受。根据历史上思想家们对自由含义的不同界定,自由从概念上应分为内省型自由和外缘型自由两大类,而后者又可以分为守卫型自由、发展型自由和依附型自由三种。伯林所界定的消极自由可以归于守卫型自由中,而积极自由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分属于内省型自由以及三种不同的外缘型自由中。  相似文献   

6.
自由先天地具有两种面相。基于人性的限度,属于“应然”范畴的人的绝对自由由于受制于社会环境而走向相对自由。基于平等的限度,消极自由主义看到了自由对于正义、美德、平等等价值的重要性,却局限于平等问题的解决;积极自由主义强调依靠人为努力获得自由,但对自由的强制追求却可能导致灾难性后果;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追求具有社会伦理规范意义上的实质自由。基于宽容的限度,走向普遍主义的单一自由必然以自由的名义剥夺人们的自由;作为一种“权宜之计”,以宽容为核心的多元自由则认为价值没有中心与等级之分,因为自由是一种宽容的哲学,宽容的目标是共存而非共识。  相似文献   

7.
自由是西方政治哲学的核心概念,对自由概念的探讨是政治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以赛亚.伯林在理清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自由的含义的基础上,将自由区分为"免于……的"消极自由和"去做……的"积极自由。对两种自由概念的区分是伯林对政治哲学的重要贡献。本文基于伯林的著作文本,对伯林的两种自由概念的内涵、划分以及理论基础进行分析,试图探讨伯林的自由观的内在含义。  相似文献   

8.
自由观解析     
哲学视域中围绕着自由与必然的关系探讨自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自由观。主要有消极自由观、绝对自由观、理性自由观和实践自由观。本文拟从自由和必然关系的角度解析这些自由观。  相似文献   

9.
自由的发展程度是社会发展的基本标尺,自由有特定的含义和本质,马克思主义科学自由观认为自由是有条件和受制约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自由观是对西方自由思想的变革与发展。马克思认为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马克思把主体与自由结合在一起,确立了主体与自由的实现的中介,指出了自由的社会性和历史性,并且从阶级的角度理解自由,从而找到了通往自由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自由刑中应然的自由是犯罪人为实现其自身需要不受他人阻碍地进行选择性行为的状态.由于社会的发展,自由刑被纯粹化,自由刑中的"自由"经过不断的分化最终限定为狭隘的人身自由,即为满足正常生活和交往的需要而按自己的意志所进行的选择性的活动.由于人类自由的相对性和各国现代化水平的不同,自由刑中的"自由"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中发展趋势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2.
密尔自由学说从个人自由这一基本的立足点出发,为个人自由在社会中的存在做深刻地辩护;但在社会和个人的关系中探讨个人自由,他又强调个人自由的限度,包含着社会整体利益的思考。这种关于个人自由的限度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思考被梁启超发展出来,形成了团体自由思想。梁启超对密尔自由思想的这一演化使得个人自由的色彩逐渐淡化,个人自由服从于国家自由,呈现出工具性的特点。梁启超对密尔自由思想的这一理解方式,反映了近代思想家在宣传西方学说的过程中所共同具有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从纯粹的自由理念的契约自由原则到契约死亡、契约正义理论的出现,给我们展现了两个极端的契约理论,有学者认为这是契约理论发展的必然。本文通过对这两个极端理论的研究发现,契约自由原则之限制是正确理解这种契约理论发展的核心问题,并认为契约自由原则仍然是现代契约法的核心原则,契约自由之限制是契约自由原则的合理边界。  相似文献   

14.
密尔在《论自由》中论证了个人的自由权和社会及政府施于个人的权威的界限问题,提倡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认为自由是社会进步的唯一源泉。马克思在逆境中追求真理的经历,和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兴衰历史及百多年来的强国之梦,可以作为密尔《论自由》一书的最好注脚。  相似文献   

15.
德性与自由     
道德自由作为一种积极自由并不具有导致集权专制的危险。但当它被作为一种内在的无限的精神自由来追求时,却是以牺牲对政治自由的追求为代价的。当它被看作是依据道德获得的权利时,它有促进政治权利和自由的可能。但是,由于儒家的道德观主要是一种义务观,在权利观上是缺失,因此儒家的道德权利与西方意义上的道德权利有实质的不同,由此也就无法从中转出政治权利和自由。  相似文献   

16.
自由的理念在康德的先验哲学中首先应该是超验的(transcendental)和消极的,它作为纯粹理性的关怀对象总是与理性存在的纯粹形式保持同一,并成为获取一切普遍性原则的前提;其次,作为理念的自由又一定是积极的,自由地位的转变源于理性存在的实践特点,实践的理性通过意志的行为将自由的规定加以实现;此外,自由的不同地位并不是对自由理念同一性的改变,它所凸现的是人的存在意义和必然要求,即人的"中心地位"在于真正实现了智性规定与经验对象的联系统一。  相似文献   

17.
异化劳动摧毁了工人的个体活力与自由,诱发了人类本质的嬗变,但这只是社会发展的短暂阶段。劳动的本义不是分裂人和奴役人,而是使人的创造力以人性的完整和自由的唯一形式得到充分的表达。因此要恢复人的存在就是要瓦解分裂人的历史,这是历史不可避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哈耶克吸收了知识论上的康德主义观点,以理性限制与自发秩序作为哲学基础,并继承英国古典自由主义传统,将自由界定为"独立于别人的专断意志之外"。哈耶克主张在法治下实现自由,并以超立法原理作为判断法治标准的最高准绳。在论述自由与平等、民主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哈耶克强调法治之下的民主才能更好地保障平等与扩大自由,并以此论证了对政府权力适当的限制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抽象个人主义是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假设 ,这一概念在密尔《论自由》一书中得到了严密而系统的论证。密尔是从认识论个人主义、经济个人主义和伦理个人主义三个方面充实抽象个人主义这一概念的。这个概念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归责伦理学视野里,正是自由使人这种存在者存在于可能性之中而永远面临着自主决断的生活,因而自由构成了一切伦理价值与伦理法则的基础。因为只有能够在自己的存在中打开多种可能性而能够进行自主决断,才存在应当不应当的问题,才出现相互性要求的自主关系,并因而能够且需要确立相互规约的法则。归责伦理学并非不重视美德伦理学所追求的美德,而是首先要为成就美德本身确立可靠的前提。人类在实践领域里启动从基于"知识"的美德伦理向基于自由的归责伦理的过渡,意味着开始了古典时代向现代性时代的过渡。在这个意义上,后者确立了现代性社会的价值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