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树明  孙雁 《城市》2006,(6):61-63
一、海岸带规划概述 天津海岸带地区发展战略规划范围由陆域和海域两部分组成,其中陆域部分面积1877.31平方公里,除海河下游工业区以外,包括滨海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海域部分即天津所辖3000平方公里海域.  相似文献   

2.
一、津滨走廊——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 按照国务院关于“天津市是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港口城市和我国北方重要经济中心”的指示,新修编的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了以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和海河至天津港方向为天津发展主轴(简称津滨走廊),自西而东重点建设武清县城、天津中心城区。海河下游工业区、塘沽城区的城市发展方针。实施这一方针,对于促进中心城区和滨海城区的经济互动,利用中心城区经济技术实力支持滨海新区开发;利用滨海地区区位、资源、政策优势,加速滨海地区发展,进而带动天津市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天津现代服务业发展前景 (一)天津在区域中的地位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优越的基础 天津市倚山面海,位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是中国华北最大水系海河流域的入海口,是北上关外塞北、南下湖广江浙的要冲,是华东、西北、华北连接东北的必经之地,具有便利的对外交通、雄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处于面向东北亚、带动环渤海和服务首都北京的重要位置,这就要求天津加快步伐,进一步增强服务辐射功能,集中力量实现现代服务业的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沈艳兵 《城市》2008,(2):18-21
服务业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也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程度的基本标志。随着国家把规划和建设滨海新区作为全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发展天津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对天津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天津服务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在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大背景下.天津服务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朱寿庆 《城市》2011,(7):39-41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城市形成、发展的原动力。海河是天津的母亲河,沿岸聚集了古文化街、冯国璋故居、袁世凯故居、饮冰室和利顺德大饭店等历史文化遗存,对天津城市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海河上游段的建设改造工程已经完成,海河综合开发向中下游继续延伸,古老的海河正焕发新的活力。新加坡河滨水区域规划建设的成功经验对海河的进一步开发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王学斌  刘晟呈 《城市》2007,(2):52-54
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国发(2006)2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把天津滨海新区确定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将其提升到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同等重要的位置。文件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是中央着眼全局、统筹区域发展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天津人民十几年期盼、十几年艰苦奋斗的结果,表明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天津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依托临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理论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天津城市总体布局与滨海新区发展目标天津是我国直辖市之一,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天津城市主体是“一条扁担挑两头”的布局——以海河和京津塘高速公路为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最新颁布的[国发(2006)20号]文件中明确指出,把天津滨海新区确定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将其提升到与深圳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同等重要的位置.文件强调要进一步推进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这是中央着眼全局、统筹区域发展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也是天津人民十几年期盼、十几年艰苦奋斗的结果,表明滨海新区的开发建设已经由地区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天津更快、更好地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天津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依托临空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这方面的理论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和河北雄安新区相比,天津滨海新区具有领先发展、 海陆兼备和实力雄厚等多种优势.河北雄安新区建设虽然给天津滨海新区带来外源性优质资源被分流、 市场竞争压力加大等诸多挑战,但更多的是带来了进一步发展的新机遇.河北雄安新区建设将促进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增强内外发展新动力,夯实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提升天津滨海新区作为国际航运中心、 国际港口物流中心和北方第一自贸区在全国和全世界的影响与地位.面对机遇与挑战,天津滨海新区必须采取主动,抓住机遇,发挥优势,优化发展方向,借势转型扩容,打造高端特色服务产业体系,化解挑战,加快发展.  相似文献   

10.
张莹  刘颖 《城市》2015,(8):50-52
十八大以来,特别是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京津冀协同发展双重国家战略的实施,天津滨海新区的各项事业稳步推进,国际影响和区域带动能力逐渐增强,但同时资源环境问题愈来愈成为全区实现“宜居生态城区”定位的严重桎梏。笔者在分析近年来滨海新区城市建设状况的基础上,研判未来可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并提出了新形势下宜居生态城区的规划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11.
马献林 《城市》2005,(5):16-18
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对规划和建设好天津滨海新区作出重要批示,提出规划和建设好滨海新区,不仅关系天津发展,而且对于振兴环渤海区域经济有着重要作用.2005年6月24日至26日温总理到天津考察时指出,加快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环渤海区域及全国发展战略布局中重要的一步棋,走好这步棋,不仅对天津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实施全国总体发展战略部署、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宏伟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琳 《城市》2007,(1):49-51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这就为天津向国际现代化城市迈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其中推进文化建设是滨海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3.
一、建设背景与目标 (一)建设背景 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是继深圳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开发开放之后的又一个国家发展战略。滨海新区作为产业高度聚集区,吸引了中石化、中石油、渤海化工等众多大型国企在此落户。随着滨海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地下管线特别是工业管线数量与日俱增。  相似文献   

14.
谭健  王滨  邵勇 《城市》2007,(3):72-73
天津滨海新区通过近些年的开发建设,港口、铁路、公路、民航、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已逐渐发展成为北方经济中心、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滨海新区的中央商务区(以下简称CBD)将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建设和发展设施完善、辐射力强的CBD,不仅有助于滨海新区城市产业经济的发展与整合,而且能为环渤海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的经济环境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卢卫 《城市》2003,(2):10-12
自上世纪80年代天津提出“城市工业发展东移”的战略构想以来,我们在10年间已初步搭建起滨海新区的发展框架,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在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框架下,天津作为北方经济中心的城市建设,已进入一个需要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重新定位的历史新阶段。天津市开始实施的海河两岸综合开发工程,近期启动点侧重于主城19公里的上游区段。但20年的远期开发,则提出将海河建成天津经济带、文化带和景观带的战略目标。在制订海河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时,目前更多的讨论集中在近期和市内,但作为新世纪影…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这就为天津向国际现代化城市迈进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其中推进文化建设是滨海新区经济社会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7.
天津肩负着建设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宜居城市的历史重任,实现滨海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的国家战略,铁路建设发展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进一步整合铁路投资建设、运营管理资源,加快铁路建设发展进程,对于实现天津城市功能定位,促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白丽萍  赵树明 《城市》2011,(1):52-55
一、生态资源调查与评析(一)生态资源概况1.自然环境状况。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天津中心城区东侧,濒临渤海,陆域面积2270平方公里,海岸线153公里。滨海新区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蒸发量1750毫米~1840毫米,  相似文献   

19.
天津滨海新区与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寿义 《城市》2006,(3):3-6
开发建设滨海新区,是1994年天津市委、市政府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改革开放的战略部署,从服务环渤海及我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战略角度,结合天津改革开放实际作出的一项跨世纪发展的重大决策.经过天津市上下十几年的奋斗,迎来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的开发开放",将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全国总体发展战略布局.由此,天津滨海新区进入了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积极主动地承担国家综合配套改革先行先试的任务,是天津滨海新区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获得进一步发展和服务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0.
吴婷 《城市》2015,(6):70-72
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城镇化进程加快、滨海新区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统筹规划、生态集约规划理念运用到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中是笔者研究的核心主题。笔者通过对“生态规划”理念进行解析,明确生态规划核心思想,并参照天津滨海新区2012年总体规划修编思路和理念,优化滨海新区空间结构,从而提出对滨海新区空间发展指引模式,更好地适应其经济发展,带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